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召開 189個專案獲獎

記者 魏彧 張璐

昨天上午, 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天津禮堂召開。 市委書記李鴻忠出席會議並講話。 李鴻忠強調,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重要思想特別是在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 把創新驅動發展作為核心戰略置頂, 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 念好“創新大學”, 以新應新、創新贏新, 加快建設科技創新強市, 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作出天津貢獻。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東峰主持, 市委副書記懷進鵬, 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書記陳浙閩, 副市長何樹山出席。

會議宣讀了《天津市人民政府關於頒佈2016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的決定》,

授予“微納結構與電化學能源器件”等4項成果自然科學獎, “人工神經康復機器人系統及其關鍵技術”等8項成果技術發明獎, “生物降解藥物塗層冠脈支架系統開發及產業化”等177項成果科學技術進步獎。 會上, 市領導同志為獲獎代表頒發了獲獎證書。 天津大學教授明東、賽諾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孫箭華作了發言。

李鴻忠在講話中充分肯定了我市科技事業取得的成績, 高度評價了廣大科技工作者作出的重要貢獻。 他指出,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 去年5月, 黨中央隆重召開全國“科技三會”, 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

圍繞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 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 吹響了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時代號角, 是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 極大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寶庫。 我們要深刻把握科技創新的戰略目標、戰略部署和戰略途徑, 確保習近平總書記科技創新重要思想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見到實效。

李鴻忠強調, 堅持以新應新、創新贏新, 建設科技創新強市, 要在觀念上革故鼎新, 準確把握新一輪科技產業變革的規律和趨勢, 構建全新的產業體系和創新體系;在行動上搶佔先機, 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機遇, 深化部市、院市、校市合作,

聚集高端科技資源;在體制上率先突破, 堅決清除各種有形無形枷鎖, 建立有利於激發積極性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 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讓創新要素充分活躍起來。 要突出“民、實、用”三個字, 著力提高科技創新有效供給能力, 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 “民”就是以人民為中心, 滿足群眾的生產生活需求, 促進民生領域新科技應用;“實”就是從實際出發, 更好地促進發展、引領發展, 用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推動創新成果向各行業各領域覆蓋融合;“用”就是堅持以用立業, 在研發方向、資源配置、經費使用、專案評審、成果評價、推廣應用等環節, 讓市場說話。 要最大限度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著力優化創新創業環境,
推進政府職能從研發管理向創新服務轉變;著力打造創新創業平臺, 鼓勵發展專業化眾創空間;著力會聚創新創業人才, 實現“天下才天津用”, 以人才高峰支撐起科技創新的高地。

李鴻忠強調, 各級黨委要以全面從嚴治党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強保障, 強化對科技工作的組織推動和服務。 要加強科協基層組織建設, 真正成為科技工作者之家。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增強“四個意識”, 堅定“四個自信”, 把祖國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再接再厲, 通過科研實踐, 更好地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189個專案獲天津市科學技術獎

在昨天召開的2016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

本市共有189個專案獲獎。 其中, 一等獎23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109項, 涵蓋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 2016年度本市獲獎項目總體品質顯著提高, 反映出本市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創新能力明顯提升, 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

按照國家獎勵辦“減少數量、提高品質、優化結構、嚴格程式”的要求, 2016年度本市一等獎總數適當減少。 在此前提下, 2016年度本市自然科學獎和技術發明獎獲一等獎數量占總數30.4%, 彰顯本市原始創新能力顯著提升。 同時, 本市45歲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占獲獎總人數的49.7%, 較去年提高了1.7個百分點, 凸顯出本市科技人才培養取得的顯著成績。

2016年度本市科技型企業獲獎專案數顯著提升, 產學研結合更加緊密。 2016年度獲獎專案中共有124項為企業第一完成單位或產學研結合的項目,占獲獎總數的65.6%,為本市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2016年度獲獎專案中共有124項為企業第一完成單位或產學研結合的項目,占獲獎總數的65.6%,為本市科技型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