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今日|國內長漫費成歷史 提速降費邁出大步伐

文/ 通信產業報(網)涼涼

從今天起, 三大運營商同時取消了手機國內長途和漫遊通話費, 用戶無需申請, 自動生效。 而這比今年3月兩會期間三大運營商宣佈10月1日起實現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整整提前了一個月。

取消長漫費, 不僅是政策推動, 更是通信技術發展的必然。 正如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表示, 由於運營商業務結構的不斷調整優化, 目前長途、漫遊費收入在運營商收入來源中占比降低, 對於運營商而言, 取消長途、漫遊費後可以利用其他收入來彌補成本問題。

得益政策利好

從2016年末到今年的兩會, 國家已三次專門研究“提速降費”。 之所以高度重視提速降費, 就是“因為人類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 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 也直接影響著我國整體的經濟結構。 這項工作不僅僅是給老百姓‘送紅包’, 更對國民經濟轉型升級意義重大。

2013年, 我國提出國家寬頻發展戰略, 提出“資訊消費”, 並發放4G牌照, 大力提倡通過資訊化的發展拉動國民經濟增長。 2015年將提速降費提上了國務院工作日程, 這實則是國家寬頻戰略的延續。 在2015年5月, 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印發了《關於加快高速寬頻網路建設推進網路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 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的舉措順應了國家的發展戰略。

三大運營商對於長途漫遊費一直在做積極下調和取消的工作。 例如中國聯通自2009年3G商用開始, 就已主動降低手機用戶國內長途和漫遊費, 率先推出“長市漫一體”的3G套餐;自2016年10月1日起, 中國聯通對主流資費套餐取消了國內漫遊費;自2017年1月1日起, 中國聯通新增使用者已全部取消漫遊費,

實行一體化資費。 中國電信從2015年4G業務上市起, 所有4G套餐均為長市漫一體化套餐。 中國移動在去年7月份已經停止新套餐中包含長途漫遊的收費, 2016年底取消銷售包含長途漫遊的套餐。 對京津冀地區的使用者來說, 早從2015年8月份開始, 三大運營商就取消了京津冀地區的長途通話費和漫遊費。

歷史發展必然選擇

那麼取消長漫費除了政策的導向外, 為什麼這也是技術的發展所必然發生的選擇?

手機長途、漫遊費在我國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最早可追溯到上個世紀90年代的“大哥大”時期, 由於當時我國移動通信處於發展初期, 當手機用戶在異地進行通話產生漫遊, 歸屬地電信局需要通知漫遊地電信局允許用戶入網,

這在當時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 並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 所以收取長漫費一是成本的需求, 二是電信業的起步需要資金的支援。

而如今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反覆運算, 運營商實現了從2G到3G, 3G到4G, 並正從4G向5G過渡。 技術的變革帶來一波接一波的變革浪潮, 網路不斷提速, 隨之帶來的就是長漫費業務需求大大降低。 目前, QQ、微信等手機社交軟體功能日益完善和使用者大幅度普及, 使用應用軟體發送圖文消息、語音訊息、視頻通話等一應俱全, 極大程度上削弱了用戶對於長途通話的需求。

據工信部資料, 截止到今年7月份, 我國移動互聯網用戶數達到12億戶, 使用手機上網用戶11.2億戶, 對行動電話用戶的滲透率為81.8%。

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大趨勢下, 移動互聯網接入量呈持續增長態勢, 累計流量達109億G, 同比增長139.8%。 而行動電話通話量則持續下降, 行動電話國內長途通話時長2017年前7個月僅為2403.36億分鐘, 比上年同期減少34.3%。 由此帶來的結果就是, 語音業務帶給運營商的收入正日益減少, 而流量正成為運營商收入的發力點。

從三大運營商中期財報來看, 傳統業務下滑依舊沒有停止。 今年上半年中國移動語音業務收入881.27億元, 同比降低26.8%;中國電信語音收入同比下滑12.6%至318.33億元;中國聯通也處於下滑階段。 作為語音收入之一的“長漫費”不再是給運營商下金蛋的鵝了。 並且長漫費存在的理論基礎, 即跨區接轉成本今天不復存在, 取消長漫費也是勢在必行。

全球大勢所趨

在如今一體化的世界,取消長漫費正逐漸成為一種世界趨勢。歐盟在今年6月15日宣佈,在歐盟境內,用戶離開本國前往其他27國,手機通話、發短信、上網都將是統一價。但歐盟取消漫遊費僅限於用戶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內,如果用戶利用外地低價卡在本地使用成為“長期漫遊用戶”,監管機構允許運營商對其收取額外費用。

相對來說,國土面積較小國家如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大多數沒有漫遊費,而一些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國內長途通話費用高於本地通話,如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都如此。但並非所有國土面積大的國家都收取漫遊費,如與我國國土面積相當的美國,其主要運營商Verizon、T-Mobile、AT&T、Sprint的資費方案中,均已取消國內漫遊費。目前,各國運營商定價模式大趨勢均由語音為主轉向流量為主,大多高流量套餐都會贈送一定量的免費通話。

流量漫遊費待解

但隨著長漫費的取消,另外一個議題又悄然興起,那就是取消流量漫遊費的問題。

目前我國手機上網流量費統一尚無計畫,用戶普遍對現行區分本地流量、全國通用流量表示不解與無奈。很多人被迫陷入“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國流量不夠用”的流量消費怪圈。流量收取漫遊費其原因在於各地運營商往往會針對本地經濟發展與競爭情況,推出優惠程度各異的差異化資費套餐,因此本地流量相較全國流量本質上是一種應對競爭的優惠流量。

三大基礎運營商都是按省核算的,當跨地區產生流量業務時,號碼歸屬地運營商需向漫遊省支付一定的省際資料流程量結算費用。如果全國流量的優惠幅度很大,扣除給漫遊省的結算費用後可能還會存在自身收入的倒貼,因此出於對自身收入的保障,優惠越大的流量一般僅限省內有效。

德瑞諮詢分析師郭垠伶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移動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整體的流量趨勢必然是資費的不斷走低與套餐容量的不斷擴大,或許在5G時代有望取消流量的區域分割。

值得欣慰的是,運營商經歷了梳理套餐、調整和配置工作,並對集團公司、省公司兩級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和定制開發等一系列複雜繁瑣的工作後,長漫費最終取消了。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專家測算,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預計將直接惠及我國5.4億移動用戶,每年降費總額可達到280億元,平均每戶每年將節約52元。這樣的利好正在發生,並且隨著提速降費的不斷深入,人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

(今日編輯 :單彤)

溫馨提示:第一時間獲得最新資訊,輕鬆體驗微信公眾號置頂功能——請打開《通信產業網》公眾號,點擊右上角,開啟“置頂公眾號”開關,新聞隨時查看!

全球大勢所趨

在如今一體化的世界,取消長漫費正逐漸成為一種世界趨勢。歐盟在今年6月15日宣佈,在歐盟境內,用戶離開本國前往其他27國,手機通話、發短信、上網都將是統一價。但歐盟取消漫遊費僅限於用戶在合理的使用範圍內,如果用戶利用外地低價卡在本地使用成為“長期漫遊用戶”,監管機構允許運營商對其收取額外費用。

相對來說,國土面積較小國家如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大多數沒有漫遊費,而一些國土面積較大的國家國內長途通話費用高於本地通話,如俄羅斯、巴西、印度等國都如此。但並非所有國土面積大的國家都收取漫遊費,如與我國國土面積相當的美國,其主要運營商Verizon、T-Mobile、AT&T、Sprint的資費方案中,均已取消國內漫遊費。目前,各國運營商定價模式大趨勢均由語音為主轉向流量為主,大多高流量套餐都會贈送一定量的免費通話。

流量漫遊費待解

但隨著長漫費的取消,另外一個議題又悄然興起,那就是取消流量漫遊費的問題。

目前我國手機上網流量費統一尚無計畫,用戶普遍對現行區分本地流量、全國通用流量表示不解與無奈。很多人被迫陷入“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國流量不夠用”的流量消費怪圈。流量收取漫遊費其原因在於各地運營商往往會針對本地經濟發展與競爭情況,推出優惠程度各異的差異化資費套餐,因此本地流量相較全國流量本質上是一種應對競爭的優惠流量。

三大基礎運營商都是按省核算的,當跨地區產生流量業務時,號碼歸屬地運營商需向漫遊省支付一定的省際資料流程量結算費用。如果全國流量的優惠幅度很大,扣除給漫遊省的結算費用後可能還會存在自身收入的倒貼,因此出於對自身收入的保障,優惠越大的流量一般僅限省內有效。

德瑞諮詢分析師郭垠伶指出,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移動網路基礎設施的完善,整體的流量趨勢必然是資費的不斷走低與套餐容量的不斷擴大,或許在5G時代有望取消流量的區域分割。

值得欣慰的是,運營商經歷了梳理套餐、調整和配置工作,並對集團公司、省公司兩級系統進行全面改造和定制開發等一系列複雜繁瑣的工作後,長漫費最終取消了。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專家測算,全面取消手機國內長途漫遊費,預計將直接惠及我國5.4億移動用戶,每年降費總額可達到280億元,平均每戶每年將節約52元。這樣的利好正在發生,並且隨著提速降費的不斷深入,人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實實在在的惠民舉措。

(今日編輯 :單彤)

溫馨提示:第一時間獲得最新資訊,輕鬆體驗微信公眾號置頂功能——請打開《通信產業網》公眾號,點擊右上角,開啟“置頂公眾號”開關,新聞隨時查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