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資訊技術教育的“約伯斯之問”:技術之變與教育之不變

變的永遠是技術, 不變的永遠是人文精神。 教育不是工廠的加工設備, 也不是商業物流的溝通, 人的能力和情感體系不能通過技術、工具完全實現。

約伯斯之問

“約伯斯曾經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電腦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 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日前, 在民進中央舉行的智慧教育論壇上, 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發出了這樣一個疑問, 引發大家思考。

朱永新介紹, 美國聯邦教育部部長鄧肯曾在國際教育技術領域提出了“約伯斯之問”:為什麼在教育領域資訊技術的投入很大,

卻沒有產生像生產和流通領域那樣的變革效果?世界上所有政府對教育資訊化的投入之巨, 是所有其他行業不能匹敵的, 但是為什麼沒有生產和流通那樣的效率, 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鄧肯認為, 原因在於教育沒有發生結構性的改變。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 2017年要制定實施《中國教育現代化2030》。 以教育資訊化推動教育現代化, 進而支撐國家現代化, 使更多孩子成就夢想、更多家庭實現希望。

“各地普遍認識到實現現代化的過程, 就是利用資訊技術不斷改造教育的過程, 教育資訊化的核心內容應該是構建資訊社會的教育教學的新模式, 實現在規模化教育前提下的個性化培養, 提高教育品質和實現教育公平。

”對此, 教育部科技司司長王延覺列舉了一串數字, 近幾年來, 全國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從25%上升到87%, 多媒體教室比例從不到40%增加到80%, 每100名中小學生擁有電腦台數從8台增長到12台, 師生網路學習空間開通數量從60萬個激增到6300多萬個。

除了公共教育服務技術應用範圍提升, 互聯網教育市場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 據瞭解, 2016年第四季度中國互聯網教育市場整體營收規模達481.6億元人民幣, 互聯網教育市場維持著增長勢頭。

但正如教育培訓業領軍人俞敏洪在某教育論壇上所表示, “互聯網一定會推動教育繁榮和多樣化, 這毋庸置疑, 但深層次來說, 互聯網還沒有推動教育本質的變革, 以及中國現狀的改變。 ”

“互聯網+教育”之變

“未來課堂不是老師一個人在講學生聽, 而是大家都在做都在學, 老師和學生的界限會模糊。 未來學校可能更多的是基於線上和線下教師與學生相互學習的學習共同體, 從封閉的校園到開放的校園, 打破固化的組織形態, 採用彈性學制和扁平化的組織架構, 根據學生的能力而非年齡來組織學習, 根據學生的個體需求提供靈活的教學安排, 打破現有的學制, 加強不同學段之間的銜接, 更好地滿足當代學生自主發展的需求, 為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支援個性化發展的更加精准的教育。 ”談及資訊技術給教育帶來的教育變革, 人大附中校長翟小甯預言。

華南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胡欽太補充說:“資訊技術驅動下的智慧教育發展帶來了6個方面的變化,

第一, 教學技術的變化;第二, 教學結構的改變;第三, 場景和時空的變化;第四, 對學生學習資料的採集與分析, 最終實現學習的個性化定制服務;第五, 學習的交互體驗;第六, 教育決策的變革。 ”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張志勇認為,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 教育的每個環節都可以運用新技術來改造。 “互聯網帶來的教育變化之一是, 教師、學生都可能成為課程的供給者, 教育的跨界與協同成為必然。 ”也因此, 互聯網將成為更多優秀教師展示才華的舞臺。 張志勇舉例說, 在山東省東平縣, 有兩個老師合作開發了一門用流行歌曲學語文的課程, 並通過互聯網組織更多的教師共同參與開發這門課程。

“這個在過去是不可能的。 ”

“互聯網+教育”之不變

資訊技術正在越來越多地改變教育細節, 但技術並非全能。

互聯網在改造教育的同時, 卻並沒有撼動中國教育目前面臨的弊病——教育的應試化傾向。 張志勇認為, 資訊技術給教育發展帶來極大推動, 但由此也出現了教育“資訊化陷阱”。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 中美兩國產生了非常明顯的差異, 國內很多線上教育企業都在利用互聯網技術幫學生解題、提高分數、背單詞, 用互聯網技術把應試教育做到極致, 而國外已經將風向瞄準了為互聯網時代重新設計學校, 重新建構教育, 推動未來學校的誕生。 ”在張志勇看來, 在教育現代化的過程中, 我國教育價值觀的轉型,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

“沒有教育結構性的變革,沒有學校形態的變化,其實互聯網很難顛覆現在的教育過程,實現資訊技術和教育真正的深度融合。教育不像商業模式那麼簡單,必須要有學校形態的變革才能帶來真正的變革。”朱永新表示。

“智慧教育不是給教師的大腦簡單地裝上機器,更不是用教學機器人來取代教師,而是將基於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教育技術嵌入教育教學過程,借助人類教育技術的革命,最大限度地解放教育的生產力,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張志勇接著朱永新的話說,今天我們的教育需要培養的是電腦和機器無法取代的人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把主要核心目標放在知識體系的傳承上。

教育的本質是關注人

“‘互聯網+教育’無法替代或者完全替代教師的作用,教育要向學生推送生命的氣息,而向學生推送生命氣息最直接、最溫暖的方式,還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家庭、學校、社會、團體的作用永遠不可或缺。”論壇上,翟小寧表達自己的觀點。

翟小寧舉了人大附中畢業生、共用單車企業創始人戴威的故事。戴威在大學時加入了騎行社,在參與社團活動中發現人們對自行車的使用很不方便,於是就有了共用單車的創意。“我們要有越來越多的新創意來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培養的學生一定要擁有面向未來的技能、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大愛精神、德才兼備的未來公民,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脊樑、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創新型的全球化人才。”翟小寧認為,雲教育、人工智慧、互聯網,對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巨大的,可能是顛覆式的,甚至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但是教育的本質是亙古不變的,不管用什麼手段,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應該是關注生命的、關注心靈的、關注精神的,這是技術做不到的。”

“人類教育變的永遠是技術,不變的永遠是人文精神。教育不是工廠的加工設備,也不是商業物流的溝通,人的能力和情感體系能否通過技術、工具完全實現?我想是不可能的。”張志勇說,在互聯網時代,數字鴻溝很快就會消失,也就是說每個人獲得知識的差異、機會成本會越來越小,在獲取資源的公平性上會越來越大,但是最大的鴻溝是積極性鴻溝,每個人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的差距,恐怕靠技術很難解決。

張志勇表示,在資訊化時代,教育面臨三大挑戰———學習的碎片化,學習者的專注度下降以及在海量的資訊知識學習面前,學習能力和批評性思維下降。“這三個挑戰恰恰是技術本身代替不了的,它需要教師的高度的專業和情感投入、智慧投入去解決。”

“教育最根本的是解決人的幸福的問題,在教育的變與不變中,只有把握了‘變’的方向,‘變’才有意義有價值。”朱永新說。

我國教育價值觀的轉型,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

“沒有教育結構性的變革,沒有學校形態的變化,其實互聯網很難顛覆現在的教育過程,實現資訊技術和教育真正的深度融合。教育不像商業模式那麼簡單,必須要有學校形態的變革才能帶來真正的變革。”朱永新表示。

“智慧教育不是給教師的大腦簡單地裝上機器,更不是用教學機器人來取代教師,而是將基於互聯網和物聯網的教育技術嵌入教育教學過程,借助人類教育技術的革命,最大限度地解放教育的生產力,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張志勇接著朱永新的話說,今天我們的教育需要培養的是電腦和機器無法取代的人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把主要核心目標放在知識體系的傳承上。

教育的本質是關注人

“‘互聯網+教育’無法替代或者完全替代教師的作用,教育要向學生推送生命的氣息,而向學生推送生命氣息最直接、最溫暖的方式,還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家庭、學校、社會、團體的作用永遠不可或缺。”論壇上,翟小寧表達自己的觀點。

翟小寧舉了人大附中畢業生、共用單車企業創始人戴威的故事。戴威在大學時加入了騎行社,在參與社團活動中發現人們對自行車的使用很不方便,於是就有了共用單車的創意。“我們要有越來越多的新創意來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我們培養的學生一定要擁有面向未來的技能、具有社會責任感和大愛精神、德才兼備的未來公民,我們要培養的是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國脊樑、人文和科技相交融的跨界創新型的全球化人才。”翟小寧認為,雲教育、人工智慧、互聯網,對學習方式的改變是巨大的,可能是顛覆式的,甚至會遠遠超出人們的想像。“但是教育的本質是亙古不變的,不管用什麼手段,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應該是關注生命的、關注心靈的、關注精神的,這是技術做不到的。”

“人類教育變的永遠是技術,不變的永遠是人文精神。教育不是工廠的加工設備,也不是商業物流的溝通,人的能力和情感體系能否通過技術、工具完全實現?我想是不可能的。”張志勇說,在互聯網時代,數字鴻溝很快就會消失,也就是說每個人獲得知識的差異、機會成本會越來越小,在獲取資源的公平性上會越來越大,但是最大的鴻溝是積極性鴻溝,每個人主動學習的積極性的差距,恐怕靠技術很難解決。

張志勇表示,在資訊化時代,教育面臨三大挑戰———學習的碎片化,學習者的專注度下降以及在海量的資訊知識學習面前,學習能力和批評性思維下降。“這三個挑戰恰恰是技術本身代替不了的,它需要教師的高度的專業和情感投入、智慧投入去解決。”

“教育最根本的是解決人的幸福的問題,在教育的變與不變中,只有把握了‘變’的方向,‘變’才有意義有價值。”朱永新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