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薦讀」意識形態 常抓不懈

魯 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 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煥然一新, 主流社情民意一心向黨, 凝聚起了決勝全面小康、實現中國夢的強大力量。 “人心齊, 泰山移”, 思想上的團結統一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 面對新的形勢任務、新的發展要求、新的責任使命, 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彙聚正能量, 提振精氣神, 擰成一股繩, 步調一致地向前進。

意識形態工作是政治工作, 歷來是我們黨的政治優勢, 是我們黨克敵制勝、排艱除險的法寶, 一時一刻也不能放鬆。

歷史的教訓深刻地警示我們, 一旦放鬆, 必然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今年我們黨將要召開的十九大, 意義重大、舉世矚目。 盛世譜華章, 盛會展宏圖。 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什麼樣的思想情感、什麼樣的奮鬥姿態迎接黨的十九大, 是一個嚴肅的政治問題。 目前, 全省上下團結一心、努力工作, 形成了“一切圍繞十九大、一切服從十九大、一切捍衛十九大”的濃厚氛圍。 但也要看到, 每逢黨的重要會議召開之時, 思想領域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新動向, 各種觀點趨於活躍, 各種訴求明顯增多, 其中不乏雜音噪音, 迫切需要用強有力的意識形態工作來引領、來明辨、來護航。 我們必須從講政治的高度, 從維護習近平總書記核心地位、領袖權威的高度,
保持清醒頭腦, 增強政治定力,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主動權, 鑄魂聚力、強基固本、扶正祛邪、激濁揚清, 大力營造昂揚向上的思想輿論氛圍, 不斷鞏固人們思想上的團結統一。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 思想統一了, 發展就有了動力, 就會一呼百應;思想不統一, 前行就會跌跌撞撞, 發展就會步履維艱。 “千人同心, 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 則無一人之用”。 當前, 堅持走在前列的目標定位,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步伐, 實現山東發展“浴火重生”, 是我們面臨的最緊迫任務、最現實挑戰, 是全省幹部群眾共同的期盼。 挑戰面前, 畏難者有之, 懵懂者有之, 空談者有之, 蠻幹跑偏者亦有之, 尤其需要更加廣泛地凝聚社會共識、最大限度地激發創造活力。

山東有著艱苦創業、勇挑重擔、攻堅克難、開拓進取的人文底蘊和優良傳統, 從革命戰爭年代締造的沂蒙精神, 到改革開放以來創造的發展成就, 都充分表明, 我們完全有能力、有信心破除一切困難, 向著更高目標邁進。 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就沒有幹不成的事業、實現不了的目標。 肩負新的發展使命, 思想可聚不可散, 幹勁可鼓不可泄。 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擺上更加突出位置, 充分發揮其“領航員”“集結號”“助推器”作用, 形成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凝聚最大向心力, 讓山東發展的幹勁更足、勢頭更好、成效更大。

意識形態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 掌握思想領導是掌握一切領導的第一位。

能不能繃緊意識形態工作常抓不懈這根弦, 善不善於做人的思想工作, 體現了幹部的宗旨意識和對群眾的感情, 體現了人的工作能力、素質和水準。 我們必須把意識形態工作貫穿融入到各項具體工作之中, 工作幹到哪兒, 思想引導就跟進到哪兒;人走到哪兒, 政治關愛就做到哪兒, 及時把握人的思想動態、加強思想教育、打開思想癥結、築牢思想根基。 在大是大非面前, 必須政治敏銳、旗幟鮮明, 敢於亮劍、勇於擔當, 堅決與錯誤思想言論作鬥爭, 決不能“愛惜羽毛”、妥協避讓。

“二人同心, 其利斷金;同心之言, 其臭如蘭”。 意識形態這項工作做好了, 人心思上、人心思進、人心思幹, 我們就會有一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經濟社會發展中去,

才能真正實現發展品質效益高、生態環境優、人民群眾富、社會文明和諧的強省目標。 讓我們邁開扎實的工作步伐, 迎接十九大召開、學習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好十九大各項要求。

↓↓點擊下列標題, 閱讀往期精彩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