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項開創性研究的“貓膩”

這完全是幻想, 虛構的。

Lonnstedt實驗室

這是3月初陰冷的一天, Josefin Sundin正站在Ar研究站的一個水族館內左右張望著, 好像在尋找什麼新線索, 她說,

“這就是所有事情發生的地方”, 而其好朋友兼同事Fredrik Jutfelt也在用手機拍照。 該研究站建在波羅的海瑞典哥特蘭島的一個偏遠地區。

9個月前, 這兩名研究人員因指控另一個同事在這個研究站做了虛假研究而在瑞典科學界引發了一些流言蜚語。 現在, 他們回到哥特蘭島就是想要討論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 以及揭發的那些內容是如何佔據了他們的生活。 因為2017科考季還沒開始, 所以這個研究站目前空無一人。 儘管如此, 研究站的管理者Anders Nissling還是泡了一壺濃咖啡, 並且陪同他們參觀, 並介紹科學家到這裡研究海洋以及附近湖內生物及生態系統所使用的辦公室和實驗室。

這個事件的核心是一篇僅有3頁紙的論文, 該論文於2016年6月3日發表在《科學》期刊後,

便成為頭條新聞。 研究人員表示, 實驗顯示歐洲鱸魚幼體暴露在海洋塑膠微粒環境下, 受精卵的孵化受到阻礙, 這不利於幼魚成長, 導致魚活動能力下降, 死亡率增高。

英國廣播公司(BBC)是這樣報導論文內容的:如果讓鱸魚幼體在天然食物和微小的塑膠碎片之間做一個選擇, 它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並且會像十幾歲小孩吃速食那樣狼吞虎嚥。 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會導致它們發育不良並且更容易受到掠食者的攻擊。 這是一個可怕的警告, 暗示塑膠垃圾進入河流、湖泊和海洋後, 會造成生態破壞。

針對這項研究, Sundin和Jutfelt表示, “這完全是幻想, 虛構的”。 該項研究據稱是由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一名研究員Oona Lonnstedt在2015年春天完成的。

但據Sundin所知, Lonnstedt的導師及唯一的論文合著者Peter Eklov, 從未在哥特蘭島上工作過。 而Sundin作為烏普薩拉大學的博士後, 那個時間段也在Ar研究站工作, 並且偶爾為Lonnstedt提供一些幫助, 但是這其間她從未見Lonnstedt做過任何《科學》期刊中描述的相關研究。

Jutfelt是特隆赫姆挪威科技大學的一名副教授, 與Sundin一樣是瑞典人, 當所謂的鱸魚研究正在進行時, 恰巧也在島上的研究站工作過幾天, 期間也沒有發現任何相關的研究跡象。 這兩個人聲稱, Lonnstedt在島上工作的時間甚至都沒有《科學》期刊中描述的研究所需的那麼長, 並且還有很多其他的細節值得懷疑, 比如Lonnstedt聲稱自己的筆記本在論文發表後的10天內被盜, 導致一部分研究日期永遠不能確定。

由來自其他國家的5名水生生態學家和地理學家組成的小組, 已經幫助Sundin和Jutfelt整理了一份堆積如山的證據檔案, 説明他們證實《科學》發表的該研究具有欺騙性。 但Lonnstedt 和Eklov否認了所有指控。 去年12月, Lonnstedt告訴《科學》期刊:“我肯定做過這些實驗。 ”她表示這些指控全部是Sundin因為嫉妒而添油加醋的一些言論。 她還說:“如果你把我和她的簡歷進行比較, 就會發現有很大的不同。 ”Lonnstedt目前在休假中, 沒有回應近期跟蹤採訪的請求, Eklov則完全拒絕回答任何問題。

去年烏普薩拉大學的一個專家組完成了初步調查, 撇清了學術不端的批駁, 對Sundin和Jutfelt的揭發檢舉做出了嚴厲申斥。 他們的調查報告寫道, 兩人的大部分反對意見“屬於正常學術討論範疇, 可以與文章作者直接溝通”。

但不久, 瑞典中央倫理審查委員會(CEPN)進行了第二次調查。 日前, 其中一位專家組成員提交了一份報告, 認為Lonnstedt的研究很有可能存在欺詐。 CEPN計畫於4月發佈最終報告。

最終結果產生的影響可能超越所涉及的4個人的職業生涯。 瑞典還未從外科醫生Paolo Macchiarini的醜聞中恢復過來。 Macchiarini從2010年到2015年10月在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I)做訪問學者, 在2001年—2014年間, 他曾對數名患者進行過人工器官移植。 當時手術被認為是再生醫學領域的巨大突破, 但隨後8名患者中有6人死亡。 2014年, Macchiarini在KI的若干名同事對其發表的該技術取得成功的描述提出了質疑。 KI副校長Anders Hamsten負責對Macchiarini在KI的工作進行調查, 但他認為Macchiarini並不存在科研不端行為。 但醜聞事件愈演愈烈, Hamsten承認自己犯了錯誤, 並最終辭職。

但這一案件動搖了公眾對瑞典科學的信任,並對瑞典高校調查自己研究人員的能力表示懷疑。如果烏普薩拉大學再次搞砸該調查,將促進上月發佈的一份計畫的推行:將學術不端調查剝離出高校職責,並將它們轉移到新政府機構中。

這一事件還引起了一系列其他問題。支持Sundin和Jutfelt的5位專家之一的瑞士納沙泰爾大學的Dominique Roche對《科學》雜誌表示不滿,稱其直到去年12月才發表了一篇與該論文有關的“表示關切的社論。”《科學》雜誌編輯也只是表示,該期刊一開始計畫等待委員會做出裁定後再採取行動。Roche認為,雜誌本身也應當調查該論文。目前,論文已經有了36次引用。

也有人認為,該事件反映了生態學和進化學領域在接受某種程度上的實驗透明政策方面走得太慢,而這些政策將有助於建構誠信體系和防止學術不端。

3年前,Lonnstedt從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獲得海洋生物學博士學位。她的數篇論文曾引起過媒體關注,並且她還探索了環境問題對魚類行為的影響。“她為研究而生,是一位非常專注和有道德的研究人員。”Lonnstedt 超過15篇論文的合作者、詹姆斯庫克大學的Mark McCormick說。

2014年回到瑞典後,Lonnstedt轉而關注塑膠微粒產生的危害。塑膠垃圾約占海洋漂流垃圾的70%,在風吹日曬下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垃圾就被稱為塑膠微粒。塑膠微粒易吸附有害物質、易被海洋生物攝入,從而危害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在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論文中,Lonnstedt和Eklov表示,與傳統食物鰓足蟲相比,鱸魚幼體更偏愛0.09毫米的聚苯乙烯微球。最終導致進入波羅的海的年幼鱸魚數量減少。

“我(對該研究)的印象非常深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Chelsea Rochman說。Rochman指出,之前的大部分研究使用了更高密度的塑膠微粒,這樣很容易看到其影響,但也存在與實際情況脫節的問題。而Lonnstedt和Eklov使用了實際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水準,且首次關注了相關生態影響。論文發表5個月後,Lonnstedt獲得了瑞典經費機構33萬美元的資助,繼續研究塑膠微粒。

但Sundin表示,在讀到這篇論文時,自己十分震驚。“我曾懷疑自己失憶了。”她提到,自己從2015年4月8日到6月17日一直在研究站,因此對這項研究非常熟悉。Lonnstedt則表示該實驗是在當年4月和5月進行的。Sundin表示,當Lonnstedt離開一周時,她甚至還為其照料過魚。在提供給調查專家的一份記錄中,Sundin等人提供了關於這篇論文的20個問題。

就在烏普薩拉大學審查完成前,Sundin和Jutfelt就要求CEPN介入調查。專家組邀請斯德哥爾摩大學學者Bertil Borg負責相關工作。而他得出了與烏普薩拉大學初步調查結果迥然不同的結論。

2月,Borg提交的19頁的報告稱,其中一些問題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覆。而且,時間線仍是重要問題。儘管Lonnstedt聲稱自己去年5月20日在哥特蘭島,但她沒有票據、照片或郵件能夠證明。

Borg還發現一個新問題。在論文中,Lonnstedt和Eklov表示已獲得倫理許可,並稱在實驗開始兩周後許可被頒發。但Borg發現,許可證獲得時間實際是實驗結束1個多月以後。

無論如何,處於風暴核心的4個人都同意一件事:這一事件已經對他們產生了極大壓力。“我在休病假。”Lonnstedt對CEPN表示,因此無法與Borg會面。Sundin也表示,過去6個月裡其心理壓力非常大。她從未想過一個揭發工作會持續9個月。“我們只希望噩夢快點結束,以便重新開始研究工作。”Jutfelt說。(唐一塵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7-03-29 第3版 國際)

並最終辭職。

但這一案件動搖了公眾對瑞典科學的信任,並對瑞典高校調查自己研究人員的能力表示懷疑。如果烏普薩拉大學再次搞砸該調查,將促進上月發佈的一份計畫的推行:將學術不端調查剝離出高校職責,並將它們轉移到新政府機構中。

這一事件還引起了一系列其他問題。支持Sundin和Jutfelt的5位專家之一的瑞士納沙泰爾大學的Dominique Roche對《科學》雜誌表示不滿,稱其直到去年12月才發表了一篇與該論文有關的“表示關切的社論。”《科學》雜誌編輯也只是表示,該期刊一開始計畫等待委員會做出裁定後再採取行動。Roche認為,雜誌本身也應當調查該論文。目前,論文已經有了36次引用。

也有人認為,該事件反映了生態學和進化學領域在接受某種程度上的實驗透明政策方面走得太慢,而這些政策將有助於建構誠信體系和防止學術不端。

3年前,Lonnstedt從澳大利亞詹姆斯庫克大學獲得海洋生物學博士學位。她的數篇論文曾引起過媒體關注,並且她還探索了環境問題對魚類行為的影響。“她為研究而生,是一位非常專注和有道德的研究人員。”Lonnstedt 超過15篇論文的合作者、詹姆斯庫克大學的Mark McCormick說。

2014年回到瑞典後,Lonnstedt轉而關注塑膠微粒產生的危害。塑膠垃圾約占海洋漂流垃圾的70%,在風吹日曬下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膠垃圾就被稱為塑膠微粒。塑膠微粒易吸附有害物質、易被海洋生物攝入,從而危害整個海洋生態系統。

在發表於《科學》雜誌的論文中,Lonnstedt和Eklov表示,與傳統食物鰓足蟲相比,鱸魚幼體更偏愛0.09毫米的聚苯乙烯微球。最終導致進入波羅的海的年幼鱸魚數量減少。

“我(對該研究)的印象非常深刻。”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的Chelsea Rochman說。Rochman指出,之前的大部分研究使用了更高密度的塑膠微粒,這樣很容易看到其影響,但也存在與實際情況脫節的問題。而Lonnstedt和Eklov使用了實際環境中的塑膠微粒水準,且首次關注了相關生態影響。論文發表5個月後,Lonnstedt獲得了瑞典經費機構33萬美元的資助,繼續研究塑膠微粒。

但Sundin表示,在讀到這篇論文時,自己十分震驚。“我曾懷疑自己失憶了。”她提到,自己從2015年4月8日到6月17日一直在研究站,因此對這項研究非常熟悉。Lonnstedt則表示該實驗是在當年4月和5月進行的。Sundin表示,當Lonnstedt離開一周時,她甚至還為其照料過魚。在提供給調查專家的一份記錄中,Sundin等人提供了關於這篇論文的20個問題。

就在烏普薩拉大學審查完成前,Sundin和Jutfelt就要求CEPN介入調查。專家組邀請斯德哥爾摩大學學者Bertil Borg負責相關工作。而他得出了與烏普薩拉大學初步調查結果迥然不同的結論。

2月,Borg提交的19頁的報告稱,其中一些問題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覆。而且,時間線仍是重要問題。儘管Lonnstedt聲稱自己去年5月20日在哥特蘭島,但她沒有票據、照片或郵件能夠證明。

Borg還發現一個新問題。在論文中,Lonnstedt和Eklov表示已獲得倫理許可,並稱在實驗開始兩周後許可被頒發。但Borg發現,許可證獲得時間實際是實驗結束1個多月以後。

無論如何,處於風暴核心的4個人都同意一件事:這一事件已經對他們產生了極大壓力。“我在休病假。”Lonnstedt對CEPN表示,因此無法與Borg會面。Sundin也表示,過去6個月裡其心理壓力非常大。她從未想過一個揭發工作會持續9個月。“我們只希望噩夢快點結束,以便重新開始研究工作。”Jutfelt說。(唐一塵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7-03-29 第3版 國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