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公民科學家拯救150年前天文圖像

本報訊天文學雜誌“丟失”的圖像通過3月22日發起的一個公民科學項目已被重新找到——這對於研究宇宙變化的天文學家來說可謂是一個潛在的福音。

“天文學倒帶器”項目利用志願者對美國天文學協會(AAS)出版的學術期刊中的論文進行了數位化、繪圖, 以及搜索其中的觀測結果, 而這些論文的發表時間甚至可以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

麻塞諸塞州劍橋市哈佛—史密森天體物理學中心(CfA)天文學家Alyssa Goodman在宣佈這一專案的一份聲明中表示:“把歷史科學文獻變為可供搜索的、可以獲取的資料就像是找到了藏寶箱的鑰匙。

研究以時間為變數的天體, 例如不止一次以新星的形式爆發的恒星或者在星系中掠過的恒星, 都需要進行長期的觀測。 然而在1995年(這是AAS開始期刊數位化的時間)之前發表於學術期刊上的觀測結果卻很少被編入線上圖像資料庫的索引當中。 Goodman表示, 即便在今天, 很少有學術期刊的圖片能夠以一種非常便於檢索的方式存儲下來。

相對於電腦而言, “天文學倒帶器”專案的目的是在已經掃描的學術期刊頁面中, 利用人類的能力識別天文圖像——這些頁面通常混合著文本和多個圖形。

“天文學倒帶器”專案如今由“Zooniverse”平臺運行, 後者是一個公民科學門戶網站, 有超過100萬名志願者為其服務。 這些志願者們——每5人負責1頁以確保可靠性——會確定圖像類型並尋找文本,

從而給出每一個天體的方向、規模和座標。

到目前為止,“zoonizens”已經展現了對“天文學倒帶器”專案的極大熱情——志願者僅在1天時間便處理了超過6500張圖片, 而此前組織者預期這些工作將需要耗時數月。 Goodman表示:“Zoonizens對於這個項目的反應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驚訝。 這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天體物理學家Tim O’Brien指出:“對於以時間為變數的天文學研究而言, 這是一個非常偉大的項目。 ”這些圖像可以説明天文學家發現被其星群驅逐的速逃星的運行軌跡。 “天文學倒帶器”項目還有望增加已知的再發新星的數量——這是一種反復爆發的白矮星, 而其在銀河系中大約只有10顆。

英國利物浦約翰摩爾斯大學天體物理學家Matt Darnley表示,

最近發現再發新星的時間是在2009年, 為此天文學家審閱了大量的檔案資料, 這是一項非常艱苦的工作。

德國圖賓根大學天文學家Stephan Geier表示, 該項目可以幫助天文學家尋找其他稍縱即逝或迅速移動的現象的新的例證。 但Geier對在沒有原始照片底版的前提下, 從掃描圖像中可以搜集到多少東西表示懷疑, 例如, 有關恒星亮度的資訊。

Goodman說, 通過揭示在過去的150年裡, 哪些天體吸引了科學家的興趣, “天文學倒帶器”專案還能夠提供一個有關科學歷史以及採用何種方式的視窗。 她說:“研究人員將能夠分析, 在很長一段時間基線裡, 天文學家的焦點是如何變化的。 ”(趙熙熙)

《中國科學報》 (2017-03-29 第2版 國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