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來份人造雞肉!

Memphis Meats公司推出的人造雞肉。

近日, 美國Memphis Meats公司宣佈培育出“乾淨的家禽”。 研究人員以人工製造的家禽細胞為原材料, 在實驗室培育出的人工雞肉和鴨肉,

規避了禽流感等病毒傳染的危機。

3月23日, 美國Impossible Food公司宣佈, 其耗資1億美元的工廠已經建成, “人造肉”量產即將成為現實。

實際上, 這並不是人造肉的首次登場。 早在2013年, 荷蘭馬斯特里赫特大學研究人員利用先進技術培育生成了首個“試管漢堡”, 雖然味道並未得到好評, 但是卻引發了人們對政府如何監管這些人造製品的關注。

據英國《衛報》說, Impossible Food公司的人造牛肉的原材料包括土豆和小麥蛋白、椰子油、山藥、氨基酸以及豆血紅蛋白。 而荷蘭的“試管牛肉”則來自實驗室培養的細胞。 研究人員先從牛的肌肉組織中分離幹細胞, 並放入營養液中, 3周後細胞數目超過100萬個。 此後, 再把它們放入數個小型容器中, 細胞合成大約1釐米長、幾毫米厚的“肉絲”。

大約3000條薄薄的“肉絲”冷凍起來就能組成一塊正常大小的“肉餅”。

雖然, 迄今為止這些人造食品尚未進入市場。 但美國及其他國家的一些創業公司正在努力擴大這類食品的生產規模。 Memphis Meats公司希望在5年內將人造肉丸、熱狗和香腸推上貨架。 但目前尚不清楚政府將如何監管這些潛在的新食物。 新收穫組織首席執行官Isha Datar曾提到, “細胞培養技術帶來了許多問題。 ”

通常, 美國農業部(USDA)負責監管肉類、家禽和雞蛋, 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則負責監督食品添加劑的安全。 同時, FDA還負責審批生物製劑, 包括由人體組織、血液、細胞和基因治療技術生產的產品。 但由於部分人造食物不適用於現有的監管規定,

新興生物技術可能會模糊這些監管界限。

為此, 美國科學、工程和醫學院正在對未來生物技術的發展和監管進行廣泛研究。 相關報告於今年3月9日發佈。 報告稱, 未來5至10年, 美國監管機構將承擔起新植物、動物、微生物的審批重任, 包括FDA、USDA等。

同時, 業界也在思索相關監管部門將如何對待其人造食品。 其中一種途徑是生產商可以證明他們的產品和現有已被檢測的無害產品類似。 “大多數食品監管是將新產品與已經被認為是安全的產品進行比對。 ”Datar說。

杜邦工業生物科學公司產品總監Vincent Sewalt指出, 這一方法已被那些使用微生物等生物技術生產酶和蛋白質的企業所採用。 例如, 酵母能生產特定的澱粉酶, 這些酶被添加到烘焙食物中延長其保質期。

而Sewalt提到, 這些添加劑並未獲得FDA的上市許可, “除非你能證明它們是公認安全的東西”。

為了達到標準, 企業開始收集已知無毒性、非致病的微生物菌株, 然後使用這些菌株生產產品。 “如果你選擇一種安全的菌株, 並再三進行毒理實驗證明其安全, 那麼產品也是安全的。 ”Sewalt說。

但細胞培養肉類的情況更複雜。 這些人造肉不是一種動物, 也不是食品添加劑, 而是被當做食物。 美食研究所政策主任Nicole Negowetti表示:“這是一個未知的領域。 按照我的理解, USDA負責監管來自動物屠宰的食物, 所以他們不應該負責這些人造食品。 ”

還有人認為, 人造肉應當被歸在FDA新動物藥品申請程式覆蓋的範疇內。 如果企業生產的人造肉提高了風味、脂肪含量或其他品質,

也應被認為相當於給動物使用了藥物。 而Datar認為有必要創建一個單獨的監管機構。 “現在, 我們的體系應建立新方式適應技術發展”。

除了人造肉, 基因編輯培育的“無角牛”、人工改造的細菌、人造奶等新興產業同樣也徘徊在監管界限模糊的邊緣。 美國政府對於監管這些由CRISPR、合成生物學等生物技術孕育而出的新產品還未做好準備。 例如, 生產廠商利用酵母和其他成分製造無奶牛的“牛奶”, 其牛奶蛋白、酪蛋白和乳清與牛奶的成分相同。 然而, 這個產品在法律上不能被稱為牛奶。 因為根據FDA對牛奶的定義, 牛奶必須是奶牛的分泌物。

不過, 雖然生物技術的加入可能讓定義新食品變得困難, 但它也可以帶來更精確的安全措施。 而且,人們還可能在基因中插入條碼和嵌入式身份碼,以便識別特定的細胞系,從而幫助相關機構更容易地檢查新產品。(張章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7-03-29 第3版 國際)

而且,人們還可能在基因中插入條碼和嵌入式身份碼,以便識別特定的細胞系,從而幫助相關機構更容易地檢查新產品。(張章編譯)

《中國科學報》 (2017-03-29 第3版 國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