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吸煙有時候也是身不由己

抽煙對身體不利的公益宣傳讓許多煙民迷途知返, 但卻仍有許多剛剛接觸抽煙的新人們勇於行走在這條路上, 不斷加入煙民的行列。 我們在無奈之余, 也必然要研究造成此種情況的原因, 這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心理學家的努力了。 專家們說:愛上抽煙還是“心魔”在作怪。

一、這些心理誘因你有可能經歷過

對於還沒走入社會的青澀的青少年來說, 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充滿好奇恨正常, 包括讓他們走上吸煙這條路, 也抹不去“好奇心才是動機”這個痕跡。 與那些抽煙對身體不好的口號相對的另外一種說法就是抽煙能夠讓人快活似神仙, 能夠讓人忘掉憂愁。 好奇心強的年輕人當然會萌生親自去體驗其中滋味的想法, 很可惜, 在吸入第一口後就被徹底洗腦了。 再就是盲從模仿心理在作怪, 邱吉爾的雪茄、史達林的大煙斗簡直成了某些年輕人心中的偶像,

競相模仿;而除了名人效應, 身邊吸煙的成人或同伴在抽煙時那種瀟灑、自信的神態和動作也在潛移默化中對青少年形成很大的誘惑力。

另外就是一種不成文的心理預期, 那就是男孩子學會了抽煙就能變成男子漢, 這就會導致許多青少年為了證明自己不再是小孩,

而選擇去吸煙。 更有一些女性認為現在男女地位一樣了, 所以也都學著抽煙, 認為這樣便平等了。

二、外界的影響或社會生活的需要

不可否認, 吸煙在中國, 已成為一種交際手段。 見面敬煙已然成為是社交的“敲門磚”,

可以達到在瞬間縮短人與人之間心理距離的效果, 之後的溝通就會順理成章容易得多。 許多人開始接觸香煙, 純粹是為了社交上的應酬, 交談前首先要給對方敬上一支, 自己不抽會顯得不禮貌, 不得不再為自己點上一支;反過來說別人求你辦事, 主動給你敬煙, 如果不接受仿佛又是不禮貌的行為。 久而久之, "禮尚往來"日復一日, 年復一年, 你就會由當初的抽煙不舒服, 轉化為不抽煙不舒服, 就會上癮了。

其實很大一部分人抽煙的理由是“用於提神”, 歸根結底, 還是因為杝抽煙上癮的緣故, 不是抽煙提神, 而是不抽煙就會精力疲乏。 有的情況是, 生活中受到了挫折, 便借抽煙來緩消除煩惱, 也就平常所說的“抽悶煙”。 抽煙的理由千千萬但是戒煙的原因大多數是為了健康, 與其在這裡迷茫不如從現在開始放下手裡的煙我們一起戒煙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