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還記得當年《康熙微服私訪記》中帶給我們歡笑的三德子嗎?如今卻

《康熙微服私訪記》劇照

這個小眼睛, 長得不算好看的演員在《山城棒棒軍》中塑造的毛子、《康熙微服私訪記》中的三德子曾讓他火遍全國……

《山城棒棒軍》劇照

20多年過去, 離影視圈似乎越來越遠的趙亮卻隱居山林, 小隱於野, 在汶川深山養起了雞。 即將步入知天命之年的趙亮養起了雞, 是炒作?還是一時興起?是退出影視圈享受生活還是另有原因?8月28日至30日,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跟隨趙亮走進他的養雞生活,

用3天的時間一探究竟。

趙亮哪裡去了? 他在深山建農莊

對於川渝地區的觀眾來說, 趙亮並不陌生。 20多年前, 方言電視劇《山城棒棒軍》中狡詐倒楣的毛子一角迅速讓他成為川渝地區炙手可熱的笑星。 此後, 和張國立合作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

他在劇中扮演的太監“三德子”又讓他成為在全國家喻戶曉的演員。 時至今日, 川渝地區的觀眾看到趙亮都喊毛子, 而北方觀眾則親切地稱他為三德子。

20年過去, 趙亮似乎遠離了影視圈, 川渝觀眾已經很久沒在螢幕上看到過他了。 趙亮到哪裡去了呢?近日, 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獨家打探到, 趙亮居然在汶川深山租下千畝林地, 過起了悠然見南山的田野生活。 趙亮是否從此脫下戲服當上農夫了呢?

去農莊的路斷了 他曾到過這裡扶貧

和趙亮約好, 28日在他位於汶川的杏福農莊見面, “路不好走, 一定開越野車。 ”在電話中趙亮叮囑。 28日上午, 記者從都汶高速映秀出口駛出, 沿旁邊一條泥濘的山路順路而上。 連日下雨, 山路上到處都是滾下的碎石, 山下則是滾滾奔騰的岷江水。 路過一個砂石場, 繼續往山上行駛, 則是一段搓衣板路。

車開了不到5分鐘, 就看到趙亮正帶著8歲的兒子站在路邊, “路又斷了, 上不了山…”趙亮皺著眉頭。 原來, 連日大雨, 山上的碎石路被洪水沖斷,

形成了一條約兩米寬的小河溝, 湍急渾黃的洪水咆哮著發出巨大聲響。 之所以說是“又沖斷”, 是因為就在今年8月, 這條路就被沖斷了3次。 趙亮的合夥人, 當地村民黃昌明無奈地說, 自己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 還是第一次看到山上發那麼大的洪水。

順著趙亮指的方向遠望, 農莊位於映秀鎮銀杏鄉東界腦村中, 村民習慣叫它走馬坪。 這裡地勢兩邊高中間低, 形如一把龍椅。 從龍頭處進去, 農莊就端坐在椅子中間。 “專門找了地質勘探隊評測, 農莊的位置是很安全的, 所以我們選址這裡。 ”從砂石場到趙亮的杏福農莊, 約四五公里。 早在趙亮兩年前來到這裡時, 僅有一條能容一人通過的山路。 “當地村民拿著一把鐮刀開路, 都是一人高的雜草,路基本都是我們開出來的。”第一次山上,趙亮手腳並用爬上去,4公里山路花了差不多3個小時。此後,趙亮選中了山上一處一千畝的林地建農莊,自費超過百萬修路,“這個平地據說以前是土匪窩,後來就一直荒廢在那兒。”

之所以選擇在山裡建一個農莊,趙亮的初衷倒是簡單,一是這裡夏季涼爽、空氣好。可以作為和家人朋友休憩放鬆的小小據點;二是當地村民生活貧困,希望建立扶貧專案,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趙亮回憶,汶川大地震前,還在部隊的他曾因為扶貧到過這裡,出資和當地村民建立了一個養兔的基地,但地震後基地蕩然無存,“我對這裡還有感情,不想半途而廢,所以準備重新來這裡做一些事。”

為啥選擇養雞? 給家人吃放心的

農莊建好後,趙亮給自己的合夥人黃昌明提了一個建議——養雞。“很多人問我為啥養雞,其實就是一句話, 為給家人和朋友吃更健康的';”。趙亮感歎,隨著現在生活品質提高,大家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比如大家最常接觸的雞,市場上售賣的雞大多都是飼料餵養的速成雞,營養價值不高,口感也差,“我們小時候吃的雞,都要餵養至少9個月以上,雞肉的口感好,蛋的營養價值也更高。”

“我一開始還是覺得很懸,畢竟趙亮是一個明星,養雞可能是一時興起,幹不長久哦…”讓黃昌明沒有想到的是,趙亮竟然說幹就幹,還帶著他到處考察雞的品種,瞭解養雞的知識。有意思的是,也許是演員出身,趙亮對養雞還有一種浪漫的想法和憧憬,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首賦:開荒築路、攻堅克難、癡心不改,日月可鑒,篤信天道酬勤,正道蒼桑,雄關漫道,志者必成…

去年5月,趙亮正式開始養雞,第一批共500只,先期一部分在自己的農莊由專人餵養,另一部分由當地農戶餵養。趙亮也定下規矩,每只雞都要養足十個月,吃的是純玉米粒,喝得是當地山上流下的山泉水。

讓黃昌明意外的是,只要趙亮不拍戲,一般都會帶著家人來農莊,還和兒子一起喂雞種菜。雞圈很臭,但趙亮還是會去撿雞蛋。

隔行如隔山 問題一大堆

不過,所謂隔行如隔山。趙亮的養雞事業一開始並不順利。起初,趙亮養的雞經常感冒,“後來才曉得,有些雞是平原雞,不適合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餵養。”

換了品種後,雞倒是不感冒了,又開始打架,甚至把對方啄死。找來專家才知道,餵養的食物中缺乏維生素,雞很煩躁。“一開始,我們雞的比例也不對,最科學的公雞母雞比例應該是1:9,這樣才有助孵化和下蛋。”最讓趙亮頭痛的是雞圈裡的臭味,“雞屎含有氨氣,太臭了,人根本在圈裡呆不住,我一進去雙眼熏得直流淚。後來去考察,才知道我們的雞圈沒有鋪發酵床,既不衛生也不防臭…”

在趙亮最焦頭爛額的時候,遇到了貴人——來自巴中南江三土農業的王垚,一個有10多年養雞經驗的當地養雞大戶。兩人的相識有些意外,趙亮是演員去養雞,而養雞專業戶王垚則是去贊助電視劇。在一次電視劇開機儀式上,趙亮看到王垚給劇組送雞蛋,還是綠殼雞蛋,“綠殼雞蛋說明蛋的品質比較好,我就來了精神。他說是養雞啊,哎呀,我們就聊開了。”王垚則回憶,他沒想到的是,著名演員趙亮居然對養雞感興趣,“我一開始覺得他就是問問而已,沒想到亮哥對養雞還很專業。

在和王垚交流後,趙亮才知道,雞圈需要鋪設發酵床,由鋸末、糠麩、發酵液經過發酵形成,不會有臭味,更衛生。王垚餵養的雞為了不打抗生素,每個月還要吃3天中藥,都是大巴山裡野生的魚腥草、車前草、過路黃等熬制而成。“我以前喂雞隻用玉米粒也是不科學的,玉米粒應該打碎,還可以喂一些青草,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

合作推廣親力親為

沒想到養雞這麼複雜

“確實一開始想得太簡單了,完全沒想到養雞這麼複雜。那段時間每天做夢都在琢磨養雞的問題,媳婦兒都說我入魔了。”趙亮給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算了一筆賬,首批500只雞,一隻雞一天的食物成本在2毛,餵養300天,一隻雞光食物的總成本就在60元左右;農莊有3名餵養員,3人工資一年15萬,加上一些雜費,平均下來一隻雞的成本就在160左右。

“我一隻雞賣200多,加上運費,實際上我是虧的。”趙亮笑著說,首批500只雞基本都送了朋友,包括張國立等圈內好友成為趙亮的第一批客戶,雖然養雞並沒讓自己賺到錢,但聽到朋友對雞品質的認可,心裡還是很驕傲。

在對王垚的養雞模式進行考察後,趙亮也有了更多想法,他告訴記者,自己準備和對方進行深入合作,將王垚的養殖模式移植到自己的農莊,接下來雞的品種也全部改為王垚餵養的五黑一綠黑鳳烏雞。“我自己作為試點,如果發展順利的話,我就和當地農民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合作,這種模式對當地農民來說是好事,增加他們收入。”在趙亮看來,引入汶川餵養後,必將減少運輸成本,雞的價格也將大幅降低,消費者能花更少的錢吃到更放心的雞,而當地農民收入也有望提高,這個合作非常有前景。

王垚告訴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他沒想到作為一個明星的趙亮居然對養雞如此上心,很多事都親力親為,“一開始我也懷疑他是養著玩兒,後來交流深入後,覺得亮哥想法很好,他是有情懷,想通過養雞為當地扶貧做一些事。”

也許是喜劇演員出身,趙亮天生樂觀,“養雞確實遇到很多困難,但都不算啥!我現在的口頭禪是 你先給我把雞的事兒弄明白 。”趙亮笑著說,在養雞最焦頭爛額的時候,自己也沒想過放棄,“我家人都挺支持我,我媽還說,賣車賣房都支持我。我這個人比較倔,要給自己較勁,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時至今日,趙亮笑言自己已經是半個養雞專家,“雞很精貴,比如下雨一定不能讓它們出雞圈吃外面的草,因為草裡有雨水,雞吃了可能拉肚子;雞圈裡一定要養幾隻鵝,鵝是保安隊,可以防蛇和黃鼠狼…”說起養雞,趙亮不大的眼睛發光,說得津津有味。

拍戲賺的錢就補貼在養雞方面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趙亮的右膝蓋綁著護膝,走路一瘸一拐,上山時還拄著一根登山杖。“前段時間在重慶拍棒棒戲受的傷,雖然講的是棒棒,但和之前的《山城棒棒軍》沒關係,歐陽奮強導演,講的新時代棒棒的生活。”趙亮說,自從自己養雞後,大部分人是支持的,也有一些網友認為是炒作,還有聲音認為他是不務正業,懷疑是不是趙亮越混越差,找不到戲拍了,“我依然在拍戲,每年都有戲拍,過幾天可能還要去橫店拍新戲。只是現在一劇兩星後,戲拍了沒賣出去,沒有平臺播。”

如今的影視圈火熱,為什麼不選擇更為擅長的影視劇投資,卻要去創業養雞?對於記者的疑問,趙亮“哈哈”一笑,“我一方面很執著,比如養雞。但對影視劇投資,不敢執著了。”趙亮說,自己曾經投資了三部戲,甚至把房子抵押了,可其中兩部戲都賠本,還有一部剛保本,影視劇投資,在趙亮看來不可預知的事情太多,不如好好拍戲還穩當些。

作為早在90年代就成名,上過兩次春晚的趙亮,對於如今的影視劇拍攝也是無可奈何,“我們已經落伍了,演技當然沒問題,但現在都是小鮮肉當道,哎…”趙亮回憶,有一次拍戲,他拍了一個多月,連對手都沒看到,全是替身在和自己對戲。此外,過去一部劇,光劇本就要打磨一兩年,現在幾個月就交稿。說到這裡,趙亮語氣中全是無奈,“就像養雞一樣,時候不到,火候肯定就沒到。我們也想正經留下一些好作品,和老戲骨一起對戲,但現在風向不一樣。”

趙亮說,現在自己就只想好好拍戲和養雞,賺的錢就補貼在養雞方面,“現在也有一些廣告找我,亂七八糟的,一看就虛假廣告,我怎麼可能去。”趙亮說,比如有一個不孕不育廣告,要求他穿上三德子的衣服說“你看,我都有了”,“這不明顯騙人嗎?我不可能賺這些昧著良心的錢。”對於自己是否會為自己養的雞代言,趙亮說,暫時不會考慮,“還是先把雞的品質做好,口碑是最重要的,比誰代言的效果都好。”

都是一人高的雜草,路基本都是我們開出來的。”第一次山上,趙亮手腳並用爬上去,4公里山路花了差不多3個小時。此後,趙亮選中了山上一處一千畝的林地建農莊,自費超過百萬修路,“這個平地據說以前是土匪窩,後來就一直荒廢在那兒。”

之所以選擇在山裡建一個農莊,趙亮的初衷倒是簡單,一是這裡夏季涼爽、空氣好。可以作為和家人朋友休憩放鬆的小小據點;二是當地村民生活貧困,希望建立扶貧專案,幫助當地村民脫貧。趙亮回憶,汶川大地震前,還在部隊的他曾因為扶貧到過這裡,出資和當地村民建立了一個養兔的基地,但地震後基地蕩然無存,“我對這裡還有感情,不想半途而廢,所以準備重新來這裡做一些事。”

為啥選擇養雞? 給家人吃放心的

農莊建好後,趙亮給自己的合夥人黃昌明提了一個建議——養雞。“很多人問我為啥養雞,其實就是一句話, 為給家人和朋友吃更健康的';”。趙亮感歎,隨著現在生活品質提高,大家對吃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比如大家最常接觸的雞,市場上售賣的雞大多都是飼料餵養的速成雞,營養價值不高,口感也差,“我們小時候吃的雞,都要餵養至少9個月以上,雞肉的口感好,蛋的營養價值也更高。”

“我一開始還是覺得很懸,畢竟趙亮是一個明星,養雞可能是一時興起,幹不長久哦…”讓黃昌明沒有想到的是,趙亮竟然說幹就幹,還帶著他到處考察雞的品種,瞭解養雞的知識。有意思的是,也許是演員出身,趙亮對養雞還有一種浪漫的想法和憧憬,為此他專門寫了一首賦:開荒築路、攻堅克難、癡心不改,日月可鑒,篤信天道酬勤,正道蒼桑,雄關漫道,志者必成…

去年5月,趙亮正式開始養雞,第一批共500只,先期一部分在自己的農莊由專人餵養,另一部分由當地農戶餵養。趙亮也定下規矩,每只雞都要養足十個月,吃的是純玉米粒,喝得是當地山上流下的山泉水。

讓黃昌明意外的是,只要趙亮不拍戲,一般都會帶著家人來農莊,還和兒子一起喂雞種菜。雞圈很臭,但趙亮還是會去撿雞蛋。

隔行如隔山 問題一大堆

不過,所謂隔行如隔山。趙亮的養雞事業一開始並不順利。起初,趙亮養的雞經常感冒,“後來才曉得,有些雞是平原雞,不適合在海拔1400米的高山餵養。”

換了品種後,雞倒是不感冒了,又開始打架,甚至把對方啄死。找來專家才知道,餵養的食物中缺乏維生素,雞很煩躁。“一開始,我們雞的比例也不對,最科學的公雞母雞比例應該是1:9,這樣才有助孵化和下蛋。”最讓趙亮頭痛的是雞圈裡的臭味,“雞屎含有氨氣,太臭了,人根本在圈裡呆不住,我一進去雙眼熏得直流淚。後來去考察,才知道我們的雞圈沒有鋪發酵床,既不衛生也不防臭…”

在趙亮最焦頭爛額的時候,遇到了貴人——來自巴中南江三土農業的王垚,一個有10多年養雞經驗的當地養雞大戶。兩人的相識有些意外,趙亮是演員去養雞,而養雞專業戶王垚則是去贊助電視劇。在一次電視劇開機儀式上,趙亮看到王垚給劇組送雞蛋,還是綠殼雞蛋,“綠殼雞蛋說明蛋的品質比較好,我就來了精神。他說是養雞啊,哎呀,我們就聊開了。”王垚則回憶,他沒想到的是,著名演員趙亮居然對養雞感興趣,“我一開始覺得他就是問問而已,沒想到亮哥對養雞還很專業。

在和王垚交流後,趙亮才知道,雞圈需要鋪設發酵床,由鋸末、糠麩、發酵液經過發酵形成,不會有臭味,更衛生。王垚餵養的雞為了不打抗生素,每個月還要吃3天中藥,都是大巴山裡野生的魚腥草、車前草、過路黃等熬制而成。“我以前喂雞隻用玉米粒也是不科學的,玉米粒應該打碎,還可以喂一些青草,補充維生素和蛋白質。”

合作推廣親力親為

沒想到養雞這麼複雜

“確實一開始想得太簡單了,完全沒想到養雞這麼複雜。那段時間每天做夢都在琢磨養雞的問題,媳婦兒都說我入魔了。”趙亮給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算了一筆賬,首批500只雞,一隻雞一天的食物成本在2毛,餵養300天,一隻雞光食物的總成本就在60元左右;農莊有3名餵養員,3人工資一年15萬,加上一些雜費,平均下來一隻雞的成本就在160左右。

“我一隻雞賣200多,加上運費,實際上我是虧的。”趙亮笑著說,首批500只雞基本都送了朋友,包括張國立等圈內好友成為趙亮的第一批客戶,雖然養雞並沒讓自己賺到錢,但聽到朋友對雞品質的認可,心裡還是很驕傲。

在對王垚的養雞模式進行考察後,趙亮也有了更多想法,他告訴記者,自己準備和對方進行深入合作,將王垚的養殖模式移植到自己的農莊,接下來雞的品種也全部改為王垚餵養的五黑一綠黑鳳烏雞。“我自己作為試點,如果發展順利的話,我就和當地農民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合作,這種模式對當地農民來說是好事,增加他們收入。”在趙亮看來,引入汶川餵養後,必將減少運輸成本,雞的價格也將大幅降低,消費者能花更少的錢吃到更放心的雞,而當地農民收入也有望提高,這個合作非常有前景。

王垚告訴成都商報用戶端記者,他沒想到作為一個明星的趙亮居然對養雞如此上心,很多事都親力親為,“一開始我也懷疑他是養著玩兒,後來交流深入後,覺得亮哥想法很好,他是有情懷,想通過養雞為當地扶貧做一些事。”

也許是喜劇演員出身,趙亮天生樂觀,“養雞確實遇到很多困難,但都不算啥!我現在的口頭禪是 你先給我把雞的事兒弄明白 。”趙亮笑著說,在養雞最焦頭爛額的時候,自己也沒想過放棄,“我家人都挺支持我,我媽還說,賣車賣房都支持我。我這個人比較倔,要給自己較勁,人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時至今日,趙亮笑言自己已經是半個養雞專家,“雞很精貴,比如下雨一定不能讓它們出雞圈吃外面的草,因為草裡有雨水,雞吃了可能拉肚子;雞圈裡一定要養幾隻鵝,鵝是保安隊,可以防蛇和黃鼠狼…”說起養雞,趙亮不大的眼睛發光,說得津津有味。

拍戲賺的錢就補貼在養雞方面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趙亮的右膝蓋綁著護膝,走路一瘸一拐,上山時還拄著一根登山杖。“前段時間在重慶拍棒棒戲受的傷,雖然講的是棒棒,但和之前的《山城棒棒軍》沒關係,歐陽奮強導演,講的新時代棒棒的生活。”趙亮說,自從自己養雞後,大部分人是支持的,也有一些網友認為是炒作,還有聲音認為他是不務正業,懷疑是不是趙亮越混越差,找不到戲拍了,“我依然在拍戲,每年都有戲拍,過幾天可能還要去橫店拍新戲。只是現在一劇兩星後,戲拍了沒賣出去,沒有平臺播。”

如今的影視圈火熱,為什麼不選擇更為擅長的影視劇投資,卻要去創業養雞?對於記者的疑問,趙亮“哈哈”一笑,“我一方面很執著,比如養雞。但對影視劇投資,不敢執著了。”趙亮說,自己曾經投資了三部戲,甚至把房子抵押了,可其中兩部戲都賠本,還有一部剛保本,影視劇投資,在趙亮看來不可預知的事情太多,不如好好拍戲還穩當些。

作為早在90年代就成名,上過兩次春晚的趙亮,對於如今的影視劇拍攝也是無可奈何,“我們已經落伍了,演技當然沒問題,但現在都是小鮮肉當道,哎…”趙亮回憶,有一次拍戲,他拍了一個多月,連對手都沒看到,全是替身在和自己對戲。此外,過去一部劇,光劇本就要打磨一兩年,現在幾個月就交稿。說到這裡,趙亮語氣中全是無奈,“就像養雞一樣,時候不到,火候肯定就沒到。我們也想正經留下一些好作品,和老戲骨一起對戲,但現在風向不一樣。”

趙亮說,現在自己就只想好好拍戲和養雞,賺的錢就補貼在養雞方面,“現在也有一些廣告找我,亂七八糟的,一看就虛假廣告,我怎麼可能去。”趙亮說,比如有一個不孕不育廣告,要求他穿上三德子的衣服說“你看,我都有了”,“這不明顯騙人嗎?我不可能賺這些昧著良心的錢。”對於自己是否會為自己養的雞代言,趙亮說,暫時不會考慮,“還是先把雞的品質做好,口碑是最重要的,比誰代言的效果都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