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雷霆萬鈞—受閱彈道導彈亮點評析,有一個戰略導彈出乎所有人意料

此次朱日和沙場閱兵, 火箭軍部隊在這次閱兵式上展示了東風-26遠端彈道導彈、東風-16改近中程彈道導彈、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東風-31A洲際彈道導彈和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 其中東風-16改與東風-31AG為首次參加閱兵。

火箭軍受閱方隊

東風-16的基本型類似於一顆放大版的高射機槍子彈, 彈頭部分直徑較細、其餘部分直徑較粗, 具有良好的氣動外形。 而改進型類似於縮小版的東風-21D反艦彈道導彈, 彈頭採用變截面體的尖錐形設計並裝有4片小翼, 顯示該導彈具備相當強的機動變軌能力, 可有效突破敵方的反導系統。 據外媒估計, 該導彈採用單級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 彈體直徑約為1.2米, 最大射程在1000至1500公里之間。 而末段速度更是高達8至10倍音速, 加之其採用了“機動變軌”等反導技術手段, 潛在對手所擁有的“愛國者”3、S-300等型號的地空導彈都已基本失去了反制能力。

此外考慮到東風-16近中程彈道導彈具有很高的命中精度, 所以並不排除未來在其基礎上發展近中程反艦彈道導彈的可能性。 畢竟目前在中國反艦彈道導彈家族中, 中程和遠端反艦任務由東風-21D與東風-26承擔, 仍然缺少一種近程反艦彈道導彈。

拖車攜帶的“東風”-31A戰略導彈

而壓軸登場的東風-31AG洲際彈道導彈, 較早前已經在“銘記光輝歷史 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上展出了模型。 DF-31AG洲際彈道導彈其實很早之前就被不少網友拍到過, 但這些照片卻一直被認為是DF-41重型洲際彈道導彈或DF-31B洲際彈道導彈。 而這次官方正式公開其型號, 就澄清了上述謬誤。 該導彈改用8軸運輸發射車運載, 而非以往的半掛式拖車, 大大提高了機動能力、特別是越野能力。 再者該導彈明顯採用了無依託發射技術, 不再需要事先準備發射場, 發射車在機動過程中可隨時停車發射, 大大提高了導彈發射的隱蔽性和突然性。 同時該導彈的長度和直徑相較於DF-31A有所增加,

應該擁有更遠的射程和運載能力。 考慮到原DF-31A洲際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已經超過了11000公里, 並可運載分導式多彈頭, 因此新公開的DF-31AG導彈的最大射程可能接近13000公里, 其運載分導式多彈頭的能力也更為強大。

8軸越野車攜帶的“東風”-31AG戰略導彈

根據中國導彈的命名規則,

DF-31導彈的第一種改進型被命名為DF-31A, 以此類推其第二種改進型應被命名為DF-31B才對。 因而, DF-31AG可能只是針對原DF-31A的某些不足進行了改進, 而非全新的改進型號。 作為中國第一款正式服役的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 DF-31A的最大射程約為11500公里(原DF-31遠端彈道導彈的最大射程只有約8000公里), 可運載重量在1噸以上的單彈頭或分導式多彈頭, 並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 可綜合應用釋放誘餌、機動變軌等突防手段, 有效對抗敵方的反導體系。 應該說DF-31A洲際彈道導彈的總體性能與俄羅斯白楊M洲際彈道導彈大體相當, 同屬世界前列。

軍博建軍90周年展展出的“東風”-31AG戰略導彈模型,該導彈型號出乎大多數軍事研究者的意料

然而,DF-31A洲際彈道導彈11500公里的最大射程無法覆蓋主要假想敵的全部國土,同時其約1噸的彈頭運載能力也無法抗衡國外的亞爾斯等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可以說,DF-31AG洲際彈道導彈的出現,是對原DF-31A進一步挖潛的必然結果,未來可能將逐步取代原DF-31A,成為中國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核心之一。

軍博建軍90周年展展出的“東風”-31AG戰略導彈模型,該導彈型號出乎大多數軍事研究者的意料

然而,DF-31A洲際彈道導彈11500公里的最大射程無法覆蓋主要假想敵的全部國土,同時其約1噸的彈頭運載能力也無法抗衡國外的亞爾斯等新型洲際彈道導彈。可以說,DF-31AG洲際彈道導彈的出現,是對原DF-31A進一步挖潛的必然結果,未來可能將逐步取代原DF-31A,成為中國戰略核威懾力量的核心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