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高法、最高檢相關負責人做客中央台 解讀兩高報告

央廣網北京3月12日消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 維護民生福祉, 法治是根本保障。 今天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 維護民生福祉, 法治是根本保障。 今天(12日)上午,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分別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工作報告。 今年的兩高報告都涵蓋了哪些內容?又有哪些新特點?今天下午13點,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副主任陳志遠、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主任兼新聞辦主任, 新聞發言人王松苗做客中央台, 解讀兩高報告, 回應社會熱點。

今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體例與去年相比,

既有相同之處, 又有新的變化。 體例的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每部分的大標題作了調整, 二是第二大部分的十項工作既寫了司法改革, 又寫了資訊化建設。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副主任陳志遠還用“五個多”概述新變化:一是“亮點多”。 全國法院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 嚴懲貪污賄賂犯罪, 嚴懲電信網路詐騙犯罪等等, 可以說亮點紛呈。 二是“數位多”, 而且數位大。 去年受理案件2300多萬件。 三是“案例多”, 其中在報告中周院長點到了21個案例。 四是介紹各地經驗多。 最後是“二維碼多”, 他們也在向政府工作報告學習, 在首頁的右上角放了一個二維碼, 在附件中還有22個二維碼, 通過這些二維碼可以連結視頻、短片、一些新聞報導可以讓整個報告活起來,
更加生動、鮮活。

今年的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也有不少新特點, 用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松苗的話說, 總體上, 穩中有進, 進中提質。 形式上, 多用資料和案例說話, 加之全景、全媒體, 賦予了報告科技含量和互聯網時代特徵。

王松苗介紹:“一年下來我們的工作, 我覺得有四個特點, 一個叫‘一條主線鮮明’, 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的部署, 服務發展、保障民生。 我們制訂了服務健康中國等四個意見, 被媒體稱讚為有新意、有心意;第二個特點叫‘一個主題突出’, 我們始終把依法履行職責, 維護公平正義作為工作的立足點和歸宿。 第三個特點是‘監督主業提質’,

這裡面主要是聚焦法律監督的主業, 加強刑事、民事、行政和執行監督, 持續監督糾正冤錯案件, 目的就是要用看得見的職業擔當,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獲得感;最後就是‘三項主責到位’, 包括司法改革的穩步推進, 包括黨建隊建的常抓不懈, 包括接受監督的責無旁貸。 ”

黨的十八大以來,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始終保持反腐敗的高壓態勢, 而貪污賄賂犯罪正是腐敗現象最集中、最嚴重的表現形式。 今年的兩高報告對反腐方面的內容有所側重。

王松苗介紹, 去年檢察機關堅持“打虎”、“拍蠅”, 不停歇、不手軟, 比如對21名省部級幹部立案偵查, 對令計畫、蘇榮、白恩培等48名原省部級以上幹部提起公訴, 同比上升118%。 整個辦案數字雖然下降了一點,

但是“打虎”沒有停歇。 同時“拍蠅”沒有手軟。 去年查辦民生領域的“蠅貪”17410人, 比以前大幅上升, “特別是我們積極參加了國際追逃追贓的行動, 去年一年我們從19個國家和地區追回外逃犯罪嫌疑人44人, 涉及金額5.5億元。 ”

近年來, 防範和糾正冤假錯案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熱點。 在陳志遠看來, 對於糾正冤假錯案, 人民法院可以說是敢於擔當、勇於創新, 特別是去年在兩高的共同努力下, 依法糾正了聶樹斌案。

2017年, 司法體制改革進入決戰之年, 兩高也將在推進司法體制改革方面加大步伐。 王松苗提出, “改革關頭勇者勝, 敢立潮頭唱大風”, 改革是時代的主題, 惟改革者進, 惟創新者強, 惟改革創新者勝。 按照中央的要求,

去年他們以釘釘子的精神凝神聚力、狠抓落實, 各項司法改革任務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