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農業保險190多個險種800個保險產品 為農業分憂解難

保險作為一種社會化、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 可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覆蓋全流程、全要素的保障。 當前, 我國正處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 在農業補貼政策受到WTO相關規定的限制下, 農業保險作為WTO承認的“綠箱”政策備受關注。

“發展農業保險, 避免農戶因災返貧, 這個問題我幾乎年年提。 ”今年兩會, 全國政協委員、隆平高科常務副董事長伍躍時又提了。

記者在基層調研時瞭解到, 讓種植戶因災返貧多為大災所致。 事實上, 保險作為一種社會化、市場化的風險轉移機制, 可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提供覆蓋全流程、全要素的保障,

這一點得到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認可。

近年來, 相關部門也在積極探索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 2017年將在13個糧食主產省選擇部分縣市, 對適度規模經營農戶實施大災保險。

當前, 我國正處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 在農業補貼政策受到WTO相關規定的限制下, 農業保險作為WTO承認的“綠箱”政策, 如何利用其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成為了各界關注的焦點。

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土地流轉速度加快了,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越來越多, 他們也越發擔心遇到較大的自然災害。 事實上, 從事兼有基礎產業和弱質產業兩種身份的農業,

種植者需要很大的勇氣。

安徽省固鎮縣連城玉鵬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 這被認為是支持農業保險穩健發展的一次機制創新, 填補了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體系行業層面的空白。

綜合運用市場化和行政化手段, 建立多層次的農業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是我國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的基本思路。 作為農共體負責人, 李立松認為, 分層結構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明確各層保障的職責分工和協作機制, 實現農業大災風險由低到高的逐級分散。 而農共體在分層保障結構中承上啟下的作用, 實現了國家財政支持政策與行業保險保障的有效銜接。

目前, 世界上有40多個國家對農業大災風險分散機制進行了比較成功的探索和實踐,

較為典型的有美國、德國和日本。

以日本為例, 他們農業保險大災風險防範體系由農業共濟組合、農業共濟組合聯合會和政府農業保險機構三部分組成, 採用典型的農業保險原保險與再保險相結合的機制進行農業大災風險分散管理。

“綠箱”利用水準待提高

在國家發改委農村經濟司原副司長方言看來, 發展農業保險事業是美日等國家提升農業抵禦自然風險與市場風險能力的重要措施, 也是規避WTO規則的手段。

在美國, 專門成立負責全國農業保險管理和監督的機構, 不斷加大農業風險管理投入, 使農業保險與收入補貼一起構築保障農業收入的“安全網”。

在目前我國部分農產品“黃箱”政策接近WTO規則上限之時,

加快“黃箱”轉“綠箱”的呼聲高漲。 而農業保險屬於“綠箱”政策, 方言建議國家應調整政策支出結構, 增加農業保險經費。

據悉, 國內支持措施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不引起貿易扭曲的政策, 叫“綠箱”政策, 它是指政府執行某項農業計畫時, 其費用由納稅人負擔而不是從消費者中轉移而來, 且對生產者沒有影響的農業支持措施, 這些政策都可以免於減讓承諾;另一類是可以產生貿易扭曲的政策, 叫“黃箱”政策, 要求予以削減。

據介紹, 同發達國家相比, 我國僅使用了部分“綠箱”政策, 包括農業生產資源儲備補貼、收入保險、結構調整性投資性補貼等均未納入政府財政支持範圍。

此外, “綠箱”政策還存在支援效率較低、部分政策資金漏損嚴重等問題。

方言認為, 國家可針對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農戶設立不同險種, 開展相關服務;也可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主要服務物件, 開展產值保險、目標價格保險、天氣指數保險等服務, 滿足農戶多層次多方面的農業風險管理需求。

據統計, 農業保險目前共有190多個險種、近800個保險產品。 “無論是保障民生, 還是發展現代農業, 都必須重視農險的配套作用。 ”山東省聊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孫菁說。

有專家表示, 未來應持續推進農業保險擴面、增品、提標, 開發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要求、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產品。

“農業保險政府補貼是大頭, 需要強化對保險機構的監管, 治理保險機構用假保單套取保費資金及拖賠惜賠等問題,確保惠農政策不跑冒滴漏。”孫菁說。

治理保險機構用假保單套取保費資金及拖賠惜賠等問題,確保惠農政策不跑冒滴漏。”孫菁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