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法”的推出,知乎護城河的焦慮

本文作者郭佳佳, 三節課新媒體運營。

最近, 知乎上線了一個名為“想法”的新功能:

1.

在最新版本的APP底部欄目中, “想法”取代了之前的“發現”, 作為一個單獨的入口, 被放到一級導航的黃金位置。 核心內容是由使用者發佈的短內容構成, 包括文字、圖片、連結和短視頻。 而在這些內容的下方, 配有轉發、評論和鼓掌三個功能按鈕。 且在轉發的過程中, 不論轉發多少次, 都能始終保持完整的資訊呈現:

而且, 對於覺得不錯的想法進行鼓掌的操作, 並不會出現在個人主頁的時間軸中:

此外, 在這個產品介面, 還可以看到由知乎官方進行的內容整合的痕跡, 目前來看有3種形式:很有想法、正在討論和推薦頻道。

很有想法:由當日好想法的編輯精選, 彙集正在發生的新鮮事、文化和消費內容:

正在討論:官方設定的説明使用者進行想法輸出的話題式內容討論場景, 比如“新片那麼多, 哪部值得看?”、“足壇風雲”等, 裡面的想法又被分為“熱門想法”和“最新想法”:

就目前來看, 流覽這些話題下的想法, 平均每天都會有相關的想法產生, 當天的每個小時中話題下也會有最新想法的相關動態。

推薦頻道:將想法分類, 比如“建築”、“健康”、“運動”等, 每個分類下面會精選1-2條想法呈現給用戶:

2.

在體驗“想法”這個產品的過程中,我有如下的一些觀察和體驗:

(1)“想法”這裡的內容更新非常緩慢,我關注了近150個用戶,刷新“想法”對應的介面,大多數情況下是1個小時能刷出來2-5條想法動態。且有新的想法動態時,並沒有相應的提醒:

看到這些想法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平時都關注的什麼用戶啊?第二反應是這是知乎麼,和我想像中的“想法”應該呈現出的調性並不一樣啊。

(3)在流覽過程中,確實可以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馮大輝和快刀青衣在這裡的互動:

(4)極少數垂直領域的大V仍舊會在“想法”這裡闡述自己領域內的專業知識:

此外,我也發現了這樣一種情況:

關注量偏低的用戶,發條想法,鼓掌數不高,比如名為“小馬宋”的知乎用戶,有1.4K人關注,一共發了5條想法,鼓掌總數為47;名為“王德福”的知乎用戶,有8.5K人關注,一共發了5條想法,鼓掌總數為48。

而關注量偏高的用戶,發條想法,鼓掌數都不錯,比如名為“梁邊妖”的知乎用戶,有564K人關注,一共發了4條想法,鼓掌總數為440;名為“Fenng”的知乎用戶,有322K人關注,一共發了52條想法,鼓掌總數2100+。

3.

知乎為什麼推出“想法”?對知乎來說,如果現有的內容已經開始漸漸達到瓶頸且想要繼續考慮獲得新的內容,拓展新的內容場景看樣子是最好的選擇。為了進一步瞭解“想法”背後更多的產品邏輯,我採訪了“想法”這款產品的產品經理孫妍,下面將採訪內容呈現給你:

我:“想法”是什麼,為什麼要做“想法”?

孫:“想法”功能的出現,符合知乎一路走來的路徑。知乎最初是一個問答的社區,然後我們通過問答的方式做一些知識分享,再到後來,我們及時去做了一些包括專欄、知識付費live以及知乎書店這樣的產品,那這些產品的形態其實都符合知乎是一個知識分享的社交平臺這樣的一個定位。

“想法”其實也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定位而產生的產品。對我們來說,這樣的一個產品是知識分享的一個創新,是知乎希望讓知識去連接一切的一個實踐,我們希望“想法”成為知乎這樣一個知識分享平臺上,更加豐富多元的使用場景的一個拓展。

在知乎這樣一個基於興趣、專業領域的關係形態之下,那我們可以拓展很多場景的知識分享,那可能“想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場景,比如說你閱讀一些深度的長文,或者是系統化的知識的時候 ,你可能會去選擇問答或者文章專欄這樣的產品。當你獲取結構化、比較體系化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能你有更長的時間去選擇知乎Live、知乎書店這樣的產品。

在這個基礎上,用戶的使用習慣其實是在不斷地遷移和變化,他們使用手機更加高頻、更加碎片化。那在這樣的工作間隙,也是可以通過“想法”這樣的一款產品,去創作、去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訊。主要是基於這樣去考慮推出“想法”這個產品的。

(根據孫妍的回答,我們可以獲知“想法”是根據知乎作為一個知識分享平臺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另一個用戶可以在碎片時間,進行知識分享、獲取有價值資訊的新場景。)

我:灰度測試時,是依據怎樣的標準來選擇種子用戶的? 如何選擇出知乎認為的符合“想法”這個產品的人來進行測試的呢? 從用戶畫像上來看,這些人符合什麼特徵?

孫:其實我們選取首批種子用戶的時候,是經過了一定的定向篩選的,其實是更有目的地去收集大家的一些試用回饋,進而提升早期的一些體驗。我們主要是選取少量在各領域比較活躍的知友。然後在後面繼續開放的這樣的狀態下,其實是沒有單一的特別的維度去區分,希望是一個均勻分層、平均篩選的一個狀態,爭取計算到更多類型的用戶。

(由此我們可以獲知,“想法”初期內測為了幫助“想法”的反覆運算,種子用戶選取的是各個領域的比較活躍的用戶,後期測試將會選取更多類型的用戶。)

然後目前能夠看到主要的很多場景都在移動端,PC端的個人主頁其實我們頁都能看用戶發表的想法,當然後面我們也會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需求,再去整體去通盤地考慮PC端的一些情況,去安排去考慮後面的一些規劃。主要還是看用戶的實際需求。

我:對於知乎來講,反向回饋的產品設計有3個,比如沒有幫助、投訴等,這很容易理解的,也明白彼此之間的區分和意義。出現的正向回饋的產品設計有4個:點贊、感謝、打賞,鼓掌,彼此之間的區分是什麼?鼓掌相對於知乎一直存在的點贊、感謝和打賞,相當於怎樣的級別?和它們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講,為什麼要設計鼓掌這個功能?

孫:首先這個事情,不能橫向、單一的維度去進行考慮,我們在做這個事情之前,考慮了不同的使用場景、創作場景以及功能之間的這種表意的程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説明大家進行更加多樣化的表達,提供更多價值取向的互動。就目前來講,鼓掌是我們在新互動方式上的第一步嘗試,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互動方式。而且我們的設計師在知乎站內對於鼓掌的設計進行了相關的回答,大家可以來借鑒,應該會對鼓掌有更深的理解。

(結合孫妍以及設計師在知乎站內的回答,可以瞭解到鼓掌的設計是多樣化表達的延伸,幫助用戶進行更好的互動。

但是至於鼓掌與點贊、感謝和打賞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我們其實並不能得到更為精准的回答,至少在我體驗“想法”的過程中,遇到不錯的想法內容的時候,我是把鼓掌當做點贊來使用的。)

我: 點贊的行為可以出現在時間軸中的,但是鼓掌並不會,對於“想法”本身內容的傳播而言是受限的,這個是怎麼想的?

孫:在“想法”這個場景下,一個好的想法誕生,它是可以激發出更多的思考和創作的,我們希望提供的這種傳播機制,可能首先是能夠高效的流通,其次是在流通的過程中,如果激發出的思考和創作,它們是可以通過關聯的形式呈現且傳遞給更多人去看到的,所以贊同等方式,可能大家已經習慣,但是它們僅僅達到了傳播的目的,沒辦法很好地去產生想法之間的關聯性,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轉發的這個功能去承載、傳播以及對內容關聯性的一個探討這樣的一個結構。

因為有了轉發作為我們最核心的傳播邏輯,那麼我們在鼓掌的這個定位上,其實是希望它能夠更加輕量地去傳達給創作者和流覽者更多的認同感。而且,你現在看到的“想法”,後面還會有更多拓展的空間。一期大家看到的是鼓掌的功能,後面大家可以期待更多。

(在這裡,孫妍認為點贊可以説明內容的傳播,但是未必會提高內容之間的聯繫,所以在“想法”這裡,通過設置轉發這個功能,去更好地説明想法的傳播和內容之間的關聯性。)

我:“想法”,從字面理解,有一種暗示的潛在感覺,對於這種輕表達,你們將會如何維護這種調性呢?

孫:首先我們其實是希望“想法”能夠帶給這群人最大的幫助,是能夠幫助他們更便捷的分享一些有價值的短內容。其中包含了可能是某個瞬間產生的零星碎片、觀點想法,那通常它也包含了更多廣義上的一些含義,比如說對一些內容事件的一些想法,對於自己專業領域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還包括一些所在的行業領域,其實這個包含的範圍非常非常廣,我覺得大家理解的想法可能有點咬文嚼字。

至於如何維護這種調性,首先是前面提到的知乎的關注關係,其實知乎的關注關係其實是比較純粹的,是一種基於興趣專業領域的關注關係,這種關注關係本身對於內容調性的要求,可以看到在問答社區和文章這裡,其實就會有一個天然的這種比較好的維護。

另外,除了基於關係去傳播內容以外,其實我們還會有一些就是跟知乎社區比較對齊的對內容品質的重視和把控,包括網路暴力、八卦留言、反對侵權等,這樣的內容在“想法”這裡的一些畫線,以及我們對其的重視程度,其實和問答產品等是一脈相承過來的,包括針對垃圾資訊以及微行銷等破壞社區氛圍的行為,我們都會從技術、產品等很多方面去約束和維護的。

(對於“想法”氛圍的維護,孫妍認為一方面知乎基於關注關係呈現出來的內容氛圍是可以天然維護的,另一方面也會基於知乎社區一直以來對內容的約束,來維護“想法”的調性。)

我:我們所知道的是,知乎問答是基於話題來進行的,我們也能看到,問答前面的一些回答品質是比較好的,但是後面的一些品質就不是很好,那麼這些不是很好的內容會不會轉變成為想法呢?

那麼對於問答的內容定位來講,是希望更豐富還是更精華?如果問答想要更精華的內容,那麼之前在問答下回答品質不高的用戶,大多數可能會被引導到“想法”那邊去,但是如果問答想要更豐富的內容,那麼“想法”的出現就比較尷尬。“想法”會不會衝擊現在的問答,對此,你是怎麼思考的呢?

孫:首先我覺得這兩個場景首先是完全不衝突的,“想法”和問答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分享場景,從創作動力、處理手段來看,其實是非常不一樣的。

而且還有一點我覺得需要特別明確說的是,我們認為內容長短並不是評價一個內容好壞的唯一的標準。對於一些品質不高的回答而言,其實在任何內容裡面夾雜著不那麼高品質的回答,它們會被折疊,而且可能它們本身在用戶的那一側關係鏈中的選擇,就會被自然地淘汰掉,包括“想法”這種頁面裡,一個品質不是那麼優質的內容,你覺得它具備生命力和傳播力嗎?

所以在“想法”這個場景下,這就是我們認為想法有價值的原因,包括用戶在使用的時候,與其相關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時間,甚至一些需求點都是有差異的。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使用場景,對此我們認為它們之間是完全不衝突的。

(對於“想法”會不會衝擊問答的疑問,孫妍認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分享場景,所以兩者互相影響的可能性會很低,而且認為基於用戶關係鏈的選擇來看內容,加上品質不好的內容本身生命力和傳播力不高的條件下,最終“想法”會呈現出有價值的一面。

儘管如此,我個人還是持質疑態度的,品質不高的內容雖然沒有生命力和傳播力,但是它們仍舊會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出現在我的流覽場景中,會影響我的流覽體驗。 )

我: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知乎問答和專欄是可以共存的,因為問答是基於話題的,而專欄則是基於個性表達的,這兩者是完全不會衝突的。但是“想法”的出現,看上去會對專欄造成衝擊,因為想法的門檻更低,如果大家都來輕表達,那是否意味著重表達也就是專欄失敗了?

孫:其實我覺得這個事情是有一個潛在的目的在裡面的,對於知乎來說,短內容也是創作的一種方式,一樣可以產生很有價值的討論氛圍。嘗試短內容並不意味著自己重視輕表達,或者說之前的這種深度的內容失敗了,這完全是兩碼事。短內容是我們對知識分享的一個補充,一個新的場景,是從問答、專欄、文章比較深度內容的分享,到live、電子書這種結構化的分享,再演變到“想法”這種輕量內容分享上來的,這三種分享在不同場景下,是有很好的互補作用的。

如果從知乎此前開始做更為結構化的知乎live、電子書店就推導出知乎做問答是失敗的,這個邏輯是不太成立的。這之間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相補充的矩陣。

(對於“想法”輕表達的出現是否意味著重表達專欄的失敗,孫妍認為這是兩碼事,知乎的內容產品之間是互補的,適用於用戶不同的使用場景。對於這點,我認為更好的佐證是可以通過專欄的相關資料來進行更為客觀的分析,或許在下一次知乎公開一些相關的資料的時候,我們可以得到更為精准的思考。 )

我:我在體驗的過程中,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關注數不高的用戶發一條想法幾乎沒有人來為其鼓掌,縱然內容還不錯。而關注數高的用戶,發一條想法鼓掌數則恰恰相反。

孫:其實不是這樣的,主要在內測期間。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前期“想法”是繼承了知乎原有的這部分關注關係。我們是這樣考量的,我們希望通過原有的這種興趣網路,作為“想法”創作和交流最初的一塊土壤,在這樣的土壤和關係氛圍下,我們在“想法”裡面形成最早期的認真專業評論的氛圍,基於這種關係,這種氛圍,各種行為是更為自然的。

另外,新的創作場景,也會催生出新的創作者,我們相信未來在“想法”這個場景中,會湧現出越來越多新的創作者的。他們一定會和原來的回答者是共生或者是相互促進的關係的,至於你提出的基於關注關係傳播的這種現象,可能只是我們目前進行考量的一個維度,我們可以通過這種關聯性的討論,將想法呈現給更多的人,轉發的機制是可以讓更多優質的內容得到快速的篩選和傳播。

除了這個邏輯外,其實我們現在還有推出“推薦頻道”、“很有想法”以及“正在討論”這樣的一些欄目,這些欄目已經包含了很多演算法,以及人工推薦等,這個其實都是為我們去挖掘優質的內容去服務的,後續還有一部分是我們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希望去不斷完善創作者發現的一個機制,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能夠被發現出來。

(通過孫妍的回答,我們可以獲知的資訊有三點,第一點是想法並不會單向封閉,目前出現的這種情況是因為處於內測期間,和用戶的關注關係有一定的聯繫。第二點是她認為後面將會有更多的創作者產生,且內容傳播將會有更多維度的考慮。第三點,想法在後續將會將發現更多創作者作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來關注。

對於第三點,我的思考是“想法”將在不斷吸引更多長尾用戶的同時,通過不斷挖掘更多優質用戶的手段,讓優質用戶這一稀缺資源在“想法”這個場景下,結合產品和運營的重心的傾斜的策略,更多地匹配給更多的長尾用戶,從而提高用戶的粘度和活躍度。針對這點,我想我們可以繼續關注,看看“想法”接下來的一些運營方式會是如何的。)

我:對於“想法”這個新的內容場景,你們的階段性目標是什麼?如何評判取得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 另外,就目前來看,“想法”的門檻很低,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一些無價值資訊的體量會相應增高,進而可能會淹沒對自己有價值或者自己關注的大V所發佈的想法內容,知乎對此的處理方式會是怎樣的?

孫:“想法”期望在創作和閱讀上提供更加輕量及時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下面,我們期望“想法”的內容品質和調性仍然保持很知乎的標準,這是現階段核心的目標。

創作門檻降低不代表內容就一定會下降,關係形態決定核心創作屬性。在知乎這樣的興趣網路下,其實形成認真討論的氛圍是非常自然的。

另外,無價值的內容會淹沒有價值的內容的現象,我認為肯定是不會出現的。在新的場景下面,在這種關係網絡下面,這種認知專業友善的討論氛圍是可以繼續保持的,同時想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頁面,不與問答、文章等共同流通的,創作者的思考過程和方式,都是以時間聯繫的方式在這樣獨立的頁面串聯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創作者個體的一些形象的,以人+碎片化的這個思考維度,其實是具有天然的主題聚合的意義的,所以我們會選擇一些好的優質的想法進行推薦,希望優質的內容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分享,繼續遵守社區的規定,保持我們比較良好的社區氛圍。

(由此,我們可以獲知“想法”的階段重點還是會放在氛圍的形成上,確保它呈現出的還是知乎一直想要保持的調性。至於無價值的內容是否會淹沒有價值的內容的現象,孫妍認為肯定不會出現,通過她的回答,可以知道想法將會加大對優質內容以及優質內容的創作者形象的強化。 )

我:最後,我們回歸到知乎的商業化來, 從長遠來看,“想法”對於知乎的商業化有什麼幫助或者引導?

孫:正如前面所談到的,“想法”現階段的目標為大家營造一個很優質創作閱讀的內容知識場景,所以現階段暫時不去考慮商業化的事情。

4.

到此,我們對於知乎為什麼要推出“想法”似乎有了更清楚的認知。其實在2016年9月份知乎舉辦的“媒體活動日 ”上就可以發現一些跡象。知乎的CEO周源在分享的最後提到:

“知乎將進入一個平臺化發展的新階段。下一步,我們要面向廣泛知識消費者和機構夥伴建立一個大型知識平臺。並展開更多產品探索與市場創新,從而以「用知識連接一切」為使命,讓知乎成為知識連接的基礎設施。”

且周源提到知乎的五個產品模組(問答、專欄、知乎Live、值乎和電子書 ),分別對應著五種不同的知識分享和服務場景。而且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知乎將致力於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信息生產力的工具。包括以建立話題索引為主要方式的現有內容結構化,也將其中是重要的一步。

再回到“想法”產品自身來看,知乎是一個知識分享社區,在社區中有兩個關鍵的因素,即內容和關係,在這其中,優質的內容從哪裡來,資源如何匹配是運營的重點,這點對於“想法”而言,亦是如此。隨著“想法”越來越公開化,將會有更多的使用者會參與到這個產品的使用中來,屆時“想法”這個場景下的內容形態是否就能正如知乎設想的那樣呢?在較短的內容空間裡,最終傳達出來的是創意,是知識還是觀點?

就目前而言,“想法”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觀點,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觀點又很廉價,沉澱的價值在哪裡呢? 知乎有著一批自己原生的能夠產生優質內容的大V,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多數場景下都是“大V一個人的狂歡,評論裡一群人的孤單”。 且對於大V來講,“想法”於他們而言,是多了一種觀點表達的途徑,那麼對於流覽者而言,付出了時間,匹配到的價值又是什麼呢?我昨天大部分時間在流覽“想法”,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使用者對於一些資訊的觀點,甚至已經出現因為一些觀點不合,而互相辯論的內容,投入時間看過之後仿佛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已經直觀感受到知乎的內容也沒那麼“高品質”了,知乎的氛圍也沒那麼“高逼格”了。如果“想法”在接下來的運營中,在對用戶價值這方面的考量不明確的話,那麼這個產品最終會反過來干擾使用者。這是其一。

另外,雖然孫妍在採訪的最後對於“想法”的商業價值的定位是暫時沒有考慮這個方面,但是回顧知乎在商業化變現方面的嘗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堅決。知乎一直在探索一種更加符合知乎文化和氛圍的變現方式,在去年的那次媒體分享會上,周源特別提到,知乎也同樣會把“廣告”視作是一種有價值的內容。基於此,知乎將繼續加強對於廣告系統的開發,會基於某種“零妥協”的準則來設計自己的廣告系統和相應產品。

結合“想法”這個產品的權重和定位,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產品反覆運算中,“想法”一定會在廣告的探索方面有所動作。但是具體會是什麼,這裡不做猜測,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並保持期待。正如三節課聯合創始人黃有璨講的那樣“知乎在商業方面確實必須變得更明確、節奏更快一些了”。

2.

在體驗“想法”這個產品的過程中,我有如下的一些觀察和體驗:

(1)“想法”這裡的內容更新非常緩慢,我關注了近150個用戶,刷新“想法”對應的介面,大多數情況下是1個小時能刷出來2-5條想法動態。且有新的想法動態時,並沒有相應的提醒:

看到這些想法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我平時都關注的什麼用戶啊?第二反應是這是知乎麼,和我想像中的“想法”應該呈現出的調性並不一樣啊。

(3)在流覽過程中,確實可以發現了一些有趣的想法,比如馮大輝和快刀青衣在這裡的互動:

(4)極少數垂直領域的大V仍舊會在“想法”這裡闡述自己領域內的專業知識:

此外,我也發現了這樣一種情況:

關注量偏低的用戶,發條想法,鼓掌數不高,比如名為“小馬宋”的知乎用戶,有1.4K人關注,一共發了5條想法,鼓掌總數為47;名為“王德福”的知乎用戶,有8.5K人關注,一共發了5條想法,鼓掌總數為48。

而關注量偏高的用戶,發條想法,鼓掌數都不錯,比如名為“梁邊妖”的知乎用戶,有564K人關注,一共發了4條想法,鼓掌總數為440;名為“Fenng”的知乎用戶,有322K人關注,一共發了52條想法,鼓掌總數2100+。

3.

知乎為什麼推出“想法”?對知乎來說,如果現有的內容已經開始漸漸達到瓶頸且想要繼續考慮獲得新的內容,拓展新的內容場景看樣子是最好的選擇。為了進一步瞭解“想法”背後更多的產品邏輯,我採訪了“想法”這款產品的產品經理孫妍,下面將採訪內容呈現給你:

我:“想法”是什麼,為什麼要做“想法”?

孫:“想法”功能的出現,符合知乎一路走來的路徑。知乎最初是一個問答的社區,然後我們通過問答的方式做一些知識分享,再到後來,我們及時去做了一些包括專欄、知識付費live以及知乎書店這樣的產品,那這些產品的形態其實都符合知乎是一個知識分享的社交平臺這樣的一個定位。

“想法”其實也是基於這樣的一個定位而產生的產品。對我們來說,這樣的一個產品是知識分享的一個創新,是知乎希望讓知識去連接一切的一個實踐,我們希望“想法”成為知乎這樣一個知識分享平臺上,更加豐富多元的使用場景的一個拓展。

在知乎這樣一個基於興趣、專業領域的關係形態之下,那我們可以拓展很多場景的知識分享,那可能“想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場景,比如說你閱讀一些深度的長文,或者是系統化的知識的時候 ,你可能會去選擇問答或者文章專欄這樣的產品。當你獲取結構化、比較體系化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能你有更長的時間去選擇知乎Live、知乎書店這樣的產品。

在這個基礎上,用戶的使用習慣其實是在不斷地遷移和變化,他們使用手機更加高頻、更加碎片化。那在這樣的工作間隙,也是可以通過“想法”這樣的一款產品,去創作、去獲取更多有價值的資訊。主要是基於這樣去考慮推出“想法”這個產品的。

(根據孫妍的回答,我們可以獲知“想法”是根據知乎作為一個知識分享平臺的基礎上延伸而來的另一個用戶可以在碎片時間,進行知識分享、獲取有價值資訊的新場景。)

我:灰度測試時,是依據怎樣的標準來選擇種子用戶的? 如何選擇出知乎認為的符合“想法”這個產品的人來進行測試的呢? 從用戶畫像上來看,這些人符合什麼特徵?

孫:其實我們選取首批種子用戶的時候,是經過了一定的定向篩選的,其實是更有目的地去收集大家的一些試用回饋,進而提升早期的一些體驗。我們主要是選取少量在各領域比較活躍的知友。然後在後面繼續開放的這樣的狀態下,其實是沒有單一的特別的維度去區分,希望是一個均勻分層、平均篩選的一個狀態,爭取計算到更多類型的用戶。

(由此我們可以獲知,“想法”初期內測為了幫助“想法”的反覆運算,種子用戶選取的是各個領域的比較活躍的用戶,後期測試將會選取更多類型的用戶。)

然後目前能夠看到主要的很多場景都在移動端,PC端的個人主頁其實我們頁都能看用戶發表的想法,當然後面我們也會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使用需求,再去整體去通盤地考慮PC端的一些情況,去安排去考慮後面的一些規劃。主要還是看用戶的實際需求。

我:對於知乎來講,反向回饋的產品設計有3個,比如沒有幫助、投訴等,這很容易理解的,也明白彼此之間的區分和意義。出現的正向回饋的產品設計有4個:點贊、感謝、打賞,鼓掌,彼此之間的區分是什麼?鼓掌相對於知乎一直存在的點贊、感謝和打賞,相當於怎樣的級別?和它們的聯繫和區別是什麼?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講,為什麼要設計鼓掌這個功能?

孫:首先這個事情,不能橫向、單一的維度去進行考慮,我們在做這個事情之前,考慮了不同的使用場景、創作場景以及功能之間的這種表意的程度,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説明大家進行更加多樣化的表達,提供更多價值取向的互動。就目前來講,鼓掌是我們在新互動方式上的第一步嘗試,未來我們會繼續探索、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互動方式。而且我們的設計師在知乎站內對於鼓掌的設計進行了相關的回答,大家可以來借鑒,應該會對鼓掌有更深的理解。

(結合孫妍以及設計師在知乎站內的回答,可以瞭解到鼓掌的設計是多樣化表達的延伸,幫助用戶進行更好的互動。

但是至於鼓掌與點贊、感謝和打賞之間的聯繫和區別,我們其實並不能得到更為精准的回答,至少在我體驗“想法”的過程中,遇到不錯的想法內容的時候,我是把鼓掌當做點贊來使用的。)

我: 點贊的行為可以出現在時間軸中的,但是鼓掌並不會,對於“想法”本身內容的傳播而言是受限的,這個是怎麼想的?

孫:在“想法”這個場景下,一個好的想法誕生,它是可以激發出更多的思考和創作的,我們希望提供的這種傳播機制,可能首先是能夠高效的流通,其次是在流通的過程中,如果激發出的思考和創作,它們是可以通過關聯的形式呈現且傳遞給更多人去看到的,所以贊同等方式,可能大家已經習慣,但是它們僅僅達到了傳播的目的,沒辦法很好地去產生想法之間的關聯性,所以我們最終選擇了轉發的這個功能去承載、傳播以及對內容關聯性的一個探討這樣的一個結構。

因為有了轉發作為我們最核心的傳播邏輯,那麼我們在鼓掌的這個定位上,其實是希望它能夠更加輕量地去傳達給創作者和流覽者更多的認同感。而且,你現在看到的“想法”,後面還會有更多拓展的空間。一期大家看到的是鼓掌的功能,後面大家可以期待更多。

(在這裡,孫妍認為點贊可以説明內容的傳播,但是未必會提高內容之間的聯繫,所以在“想法”這裡,通過設置轉發這個功能,去更好地説明想法的傳播和內容之間的關聯性。)

我:“想法”,從字面理解,有一種暗示的潛在感覺,對於這種輕表達,你們將會如何維護這種調性呢?

孫:首先我們其實是希望“想法”能夠帶給這群人最大的幫助,是能夠幫助他們更便捷的分享一些有價值的短內容。其中包含了可能是某個瞬間產生的零星碎片、觀點想法,那通常它也包含了更多廣義上的一些含義,比如說對一些內容事件的一些想法,對於自己專業領域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還包括一些所在的行業領域,其實這個包含的範圍非常非常廣,我覺得大家理解的想法可能有點咬文嚼字。

至於如何維護這種調性,首先是前面提到的知乎的關注關係,其實知乎的關注關係其實是比較純粹的,是一種基於興趣專業領域的關注關係,這種關注關係本身對於內容調性的要求,可以看到在問答社區和文章這裡,其實就會有一個天然的這種比較好的維護。

另外,除了基於關係去傳播內容以外,其實我們還會有一些就是跟知乎社區比較對齊的對內容品質的重視和把控,包括網路暴力、八卦留言、反對侵權等,這樣的內容在“想法”這裡的一些畫線,以及我們對其的重視程度,其實和問答產品等是一脈相承過來的,包括針對垃圾資訊以及微行銷等破壞社區氛圍的行為,我們都會從技術、產品等很多方面去約束和維護的。

(對於“想法”氛圍的維護,孫妍認為一方面知乎基於關注關係呈現出來的內容氛圍是可以天然維護的,另一方面也會基於知乎社區一直以來對內容的約束,來維護“想法”的調性。)

我:我們所知道的是,知乎問答是基於話題來進行的,我們也能看到,問答前面的一些回答品質是比較好的,但是後面的一些品質就不是很好,那麼這些不是很好的內容會不會轉變成為想法呢?

那麼對於問答的內容定位來講,是希望更豐富還是更精華?如果問答想要更精華的內容,那麼之前在問答下回答品質不高的用戶,大多數可能會被引導到“想法”那邊去,但是如果問答想要更豐富的內容,那麼“想法”的出現就比較尷尬。“想法”會不會衝擊現在的問答,對此,你是怎麼思考的呢?

孫:首先我覺得這兩個場景首先是完全不衝突的,“想法”和問答是完全兩個不同的分享場景,從創作動力、處理手段來看,其實是非常不一樣的。

而且還有一點我覺得需要特別明確說的是,我們認為內容長短並不是評價一個內容好壞的唯一的標準。對於一些品質不高的回答而言,其實在任何內容裡面夾雜著不那麼高品質的回答,它們會被折疊,而且可能它們本身在用戶的那一側關係鏈中的選擇,就會被自然地淘汰掉,包括“想法”這種頁面裡,一個品質不是那麼優質的內容,你覺得它具備生命力和傳播力嗎?

所以在“想法”這個場景下,這就是我們認為想法有價值的原因,包括用戶在使用的時候,與其相關的閱讀習慣和閱讀時間,甚至一些需求點都是有差異的。所以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使用場景,對此我們認為它們之間是完全不衝突的。

(對於“想法”會不會衝擊問答的疑問,孫妍認為這是兩個完全不同分享場景,所以兩者互相影響的可能性會很低,而且認為基於用戶關係鏈的選擇來看內容,加上品質不好的內容本身生命力和傳播力不高的條件下,最終“想法”會呈現出有價值的一面。

儘管如此,我個人還是持質疑態度的,品質不高的內容雖然沒有生命力和傳播力,但是它們仍舊會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出現在我的流覽場景中,會影響我的流覽體驗。 )

我: 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知乎問答和專欄是可以共存的,因為問答是基於話題的,而專欄則是基於個性表達的,這兩者是完全不會衝突的。但是“想法”的出現,看上去會對專欄造成衝擊,因為想法的門檻更低,如果大家都來輕表達,那是否意味著重表達也就是專欄失敗了?

孫:其實我覺得這個事情是有一個潛在的目的在裡面的,對於知乎來說,短內容也是創作的一種方式,一樣可以產生很有價值的討論氛圍。嘗試短內容並不意味著自己重視輕表達,或者說之前的這種深度的內容失敗了,這完全是兩碼事。短內容是我們對知識分享的一個補充,一個新的場景,是從問答、專欄、文章比較深度內容的分享,到live、電子書這種結構化的分享,再演變到“想法”這種輕量內容分享上來的,這三種分享在不同場景下,是有很好的互補作用的。

如果從知乎此前開始做更為結構化的知乎live、電子書店就推導出知乎做問答是失敗的,這個邏輯是不太成立的。這之間是沒有因果關係的,它們之間是一個互相補充的矩陣。

(對於“想法”輕表達的出現是否意味著重表達專欄的失敗,孫妍認為這是兩碼事,知乎的內容產品之間是互補的,適用於用戶不同的使用場景。對於這點,我認為更好的佐證是可以通過專欄的相關資料來進行更為客觀的分析,或許在下一次知乎公開一些相關的資料的時候,我們可以得到更為精准的思考。 )

我:我在體驗的過程中,我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關注數不高的用戶發一條想法幾乎沒有人來為其鼓掌,縱然內容還不錯。而關注數高的用戶,發一條想法鼓掌數則恰恰相反。

孫:其實不是這樣的,主要在內測期間。另外,大家可以看到,前期“想法”是繼承了知乎原有的這部分關注關係。我們是這樣考量的,我們希望通過原有的這種興趣網路,作為“想法”創作和交流最初的一塊土壤,在這樣的土壤和關係氛圍下,我們在“想法”裡面形成最早期的認真專業評論的氛圍,基於這種關係,這種氛圍,各種行為是更為自然的。

另外,新的創作場景,也會催生出新的創作者,我們相信未來在“想法”這個場景中,會湧現出越來越多新的創作者的。他們一定會和原來的回答者是共生或者是相互促進的關係的,至於你提出的基於關注關係傳播的這種現象,可能只是我們目前進行考量的一個維度,我們可以通過這種關聯性的討論,將想法呈現給更多的人,轉發的機制是可以讓更多優質的內容得到快速的篩選和傳播。

除了這個邏輯外,其實我們現在還有推出“推薦頻道”、“很有想法”以及“正在討論”這樣的一些欄目,這些欄目已經包含了很多演算法,以及人工推薦等,這個其實都是為我們去挖掘優質的內容去服務的,後續還有一部分是我們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們希望去不斷完善創作者發現的一個機制,讓更多優質的創作者能夠被發現出來。

(通過孫妍的回答,我們可以獲知的資訊有三點,第一點是想法並不會單向封閉,目前出現的這種情況是因為處於內測期間,和用戶的關注關係有一定的聯繫。第二點是她認為後面將會有更多的創作者產生,且內容傳播將會有更多維度的考慮。第三點,想法在後續將會將發現更多創作者作為非常重要的事情來關注。

對於第三點,我的思考是“想法”將在不斷吸引更多長尾用戶的同時,通過不斷挖掘更多優質用戶的手段,讓優質用戶這一稀缺資源在“想法”這個場景下,結合產品和運營的重心的傾斜的策略,更多地匹配給更多的長尾用戶,從而提高用戶的粘度和活躍度。針對這點,我想我們可以繼續關注,看看“想法”接下來的一些運營方式會是如何的。)

我:對於“想法”這個新的內容場景,你們的階段性目標是什麼?如何評判取得的結果是好還是不好? 另外,就目前來看,“想法”的門檻很低,一定程度上意味著一些無價值資訊的體量會相應增高,進而可能會淹沒對自己有價值或者自己關注的大V所發佈的想法內容,知乎對此的處理方式會是怎樣的?

孫:“想法”期望在創作和閱讀上提供更加輕量及時的場景,在這個場景下面,我們期望“想法”的內容品質和調性仍然保持很知乎的標準,這是現階段核心的目標。

創作門檻降低不代表內容就一定會下降,關係形態決定核心創作屬性。在知乎這樣的興趣網路下,其實形成認真討論的氛圍是非常自然的。

另外,無價值的內容會淹沒有價值的內容的現象,我認為肯定是不會出現的。在新的場景下面,在這種關係網絡下面,這種認知專業友善的討論氛圍是可以繼續保持的,同時想法作為一個獨立的頁面,不與問答、文章等共同流通的,創作者的思考過程和方式,都是以時間聯繫的方式在這樣獨立的頁面串聯的,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創作者個體的一些形象的,以人+碎片化的這個思考維度,其實是具有天然的主題聚合的意義的,所以我們會選擇一些好的優質的想法進行推薦,希望優質的內容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分享,繼續遵守社區的規定,保持我們比較良好的社區氛圍。

(由此,我們可以獲知“想法”的階段重點還是會放在氛圍的形成上,確保它呈現出的還是知乎一直想要保持的調性。至於無價值的內容是否會淹沒有價值的內容的現象,孫妍認為肯定不會出現,通過她的回答,可以知道想法將會加大對優質內容以及優質內容的創作者形象的強化。 )

我:最後,我們回歸到知乎的商業化來, 從長遠來看,“想法”對於知乎的商業化有什麼幫助或者引導?

孫:正如前面所談到的,“想法”現階段的目標為大家營造一個很優質創作閱讀的內容知識場景,所以現階段暫時不去考慮商業化的事情。

4.

到此,我們對於知乎為什麼要推出“想法”似乎有了更清楚的認知。其實在2016年9月份知乎舉辦的“媒體活動日 ”上就可以發現一些跡象。知乎的CEO周源在分享的最後提到:

“知乎將進入一個平臺化發展的新階段。下一步,我們要面向廣泛知識消費者和機構夥伴建立一個大型知識平臺。並展開更多產品探索與市場創新,從而以「用知識連接一切」為使命,讓知乎成為知識連接的基礎設施。”

且周源提到知乎的五個產品模組(問答、專欄、知乎Live、值乎和電子書 ),分別對應著五種不同的知識分享和服務場景。而且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知乎將致力於提供更多更方便的信息生產力的工具。包括以建立話題索引為主要方式的現有內容結構化,也將其中是重要的一步。

再回到“想法”產品自身來看,知乎是一個知識分享社區,在社區中有兩個關鍵的因素,即內容和關係,在這其中,優質的內容從哪裡來,資源如何匹配是運營的重點,這點對於“想法”而言,亦是如此。隨著“想法”越來越公開化,將會有更多的使用者會參與到這個產品的使用中來,屆時“想法”這個場景下的內容形態是否就能正如知乎設想的那樣呢?在較短的內容空間裡,最終傳達出來的是創意,是知識還是觀點?

就目前而言,“想法”呈現出來的更多的是觀點,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觀點又很廉價,沉澱的價值在哪裡呢? 知乎有著一批自己原生的能夠產生優質內容的大V,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多數場景下都是“大V一個人的狂歡,評論裡一群人的孤單”。 且對於大V來講,“想法”於他們而言,是多了一種觀點表達的途徑,那麼對於流覽者而言,付出了時間,匹配到的價值又是什麼呢?我昨天大部分時間在流覽“想法”,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使用者對於一些資訊的觀點,甚至已經出現因為一些觀點不合,而互相辯論的內容,投入時間看過之後仿佛並沒有從中得到什麼。

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可能已經直觀感受到知乎的內容也沒那麼“高品質”了,知乎的氛圍也沒那麼“高逼格”了。如果“想法”在接下來的運營中,在對用戶價值這方面的考量不明確的話,那麼這個產品最終會反過來干擾使用者。這是其一。

另外,雖然孫妍在採訪的最後對於“想法”的商業價值的定位是暫時沒有考慮這個方面,但是回顧知乎在商業化變現方面的嘗試,比我們想像中更加堅決。知乎一直在探索一種更加符合知乎文化和氛圍的變現方式,在去年的那次媒體分享會上,周源特別提到,知乎也同樣會把“廣告”視作是一種有價值的內容。基於此,知乎將繼續加強對於廣告系統的開發,會基於某種“零妥協”的準則來設計自己的廣告系統和相應產品。

結合“想法”這個產品的權重和定位,可以預見的是,接下來的產品反覆運算中,“想法”一定會在廣告的探索方面有所動作。但是具體會是什麼,這裡不做猜測,對此我們將持續關注,並保持期待。正如三節課聯合創始人黃有璨講的那樣“知乎在商業方面確實必須變得更明確、節奏更快一些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