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此國經歷六年內戰後,西方國家明確表示:“中東幼獅”他贏了!

20世紀中後期, 在“雄師之主”之稱的哈菲茲·阿薩德統治下, 敘利亞從一個渙散弱小的國家變成了一個地區強國。 作為阿薩德的次子, 巴沙爾其實並不喜歡從政, 他的理想是想當一名眼科醫生。 當時, 老阿薩德著力培養長子巴塞爾為接班人, 因此並未干涉巴沙爾的理想。 巴沙爾大馬士革大學畢業後, 遠赴英國倫敦深造, 並結識了後來成為其妻子的阿斯瑪。

1994年, 長兄巴塞爾遭遇車禍意外身亡, 這不僅打亂了老阿薩德的計畫, 也徹底改變了巴沙爾的命運。 兄長之死使他不得不遵從父命棄醫從政。 當年, 巴沙爾進入霍姆斯軍事學院學習, 畢業後直接晉升少校, 在軍中擔任要職。 為培養巴沙爾, 老阿薩德特意安排他參與內閣改組, 剷除了多名政治對手, 從此聲望大振。 此後, 在老阿薩德安排下, 巴沙爾開始頻頻出訪, 樹立了國際聲望。

2000年老阿薩德去世, 得益于父親多年精心安排,

巴沙爾以97%的得票率當選為總統。 巴沙爾上臺後, 他一方面繼承父親阿薩德的內政和外交政策, 另一方面也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 這些改革一度被人稱作“大馬士革之春”。 但是, 過快的改革步伐很快遭到國內一些元老和保守人士的反對, “大馬士革之春”兩年後匆匆結束。 此後, 美國等西方國家開始對巴沙爾政府實行制裁。

由於西方的長期制裁, 加上國內嚴重乾旱, 石油資源的減少, 敘利亞經濟陷入困境。 在這種背景下, 巴沙爾開始在政治上收緊。 2011年1月下旬, 中東出現動盪以來, 敘利亞也是衝突不斷, 巴沙爾進入了“執政之冬”。 在西方國家支持下, 敘利亞境內大規模示威活動演變為內戰, 反對派試圖推翻巴沙爾領導的政府。 美英法德及歐盟均發佈聲明, 要求巴沙爾立即下臺。

在反對派強大的攻擊下, 敘利亞陸續有軍官將領、內閣部長甚至總理脫離政府。 在激烈的內戰中, 國防部長等核心高層被反對派炸死, 巴沙爾政權危如累卵, 西方國家一片歡呼,

以為巴沙爾政權很快就會被推翻, 巴沙爾也會重蹈薩達姆和卡紮菲的下場。 面對重重壓力, 巴沙爾表示可以進行政治改革, 但是明確拒絕外部干涉, 誓言將繼續追捕國內武裝團夥, 並表示隨時做好了戰死的準備。

經過艱苦的六年, 敘利亞內戰的激烈程度大大降低了。

巴沙爾政府軍已從防禦轉為進攻, 收復並控制了大片戰略要地, 包括全國四大城市、地中海沿岸。 反對派武裝則守著殘留地盤, 而外國政府也已削減給予他們的支持。 隨著敘利亞政府重新控制人口密集的敘西部多數地區, 美國、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已明確告訴敘反對派:別再想著推翻政府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