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格鬥健身是互聯網下一個風口?

隨著生活越來越好, 健身保持身體健康已經成為人民的一種訴求(主要是看病越來越貴), 所以像筆者所在的北京, 大街小巷可以看到很多給健身房招攬生意的人,

然而在經歷了一段火熱期後, 普通健身房市場已經萎靡不振, 原因是:

1.費用太高, 或者經營模式太重

跟傳統教育市場一樣的套路, 本著坑一個是一個, 十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原則, 過度追求客單價, 少則三四千, 多則上萬的通用費用令人卻步, 私教更是一個小時幾百。

2.用戶沒有大塊時間進行鍛煉

現代人天天都在加班, 根本不可能抽出大塊時間來進行鍛煉, 久而久之, 就算已經辦卡了, 健身房最後也淪為洗澡堂。 而且像跑步這種運動完全可以在馬路上跑, 不用非去健身房。

3.用戶很難堅持

開始的新鮮勁一個禮拜就過去了, 次數越來越少, 最後就很少去了, 畢竟健身其實是挺枯燥的一件事,

用戶的動力不足。

在這樣的情況下, 促生出了格鬥類健身的細分市場, 以吸引壓力大需要排解釋放的年輕上班族, 如跆拳道, 散打, 自由搏擊, 巴西柔術等。

筆者本身也有減肥健身的訴求, 所以在周邊走訪過一些格鬥類的健身工作室, 基本沒有年卡季卡, 都是以私教的形式, 一小時大約400元, 其實還是延續了傳統健身房的思路, 規模無法做大, 都是袖珍小場地, 品牌也無法建立起來, 同質化嚴重。

普通人的真正訴求(以筆者為例)

我的訴求很簡單, 第一個是發洩生活工作上的壓力, 第二個是減肥健身。 這個是顯性的訴求, 我的隱形訴求是

我不想一次鍛煉很長時間, 30分鐘足矣。 (普通人打沙袋, 30分鐘其實就已經是體力極限了)

我並不需要專業的私教, 我不想成為吳京。

一小時400元的價格我無法接受, 我能接受的價格最多幾十塊錢就像看場電影

於是想到對這個市場的互聯網化改造:

不是keep或者囚徒健身這種健身輔助app。 還是以商戶為主體的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一間屋靠牆放一圈沙袋, 地上鋪上墊子。

不用雇傭專業頂級的格鬥老師, 只需要有一定經驗的運動人員來保證用戶簡單指導和防止他們受傷。

用小程式或者服務號預約沙袋時間, 時長, 到點後會有人提醒, 接著下一個人來練習。

通過大量碎片化時間, 單次收費幾十元(手套, 護腕等裝備可以現場租用), 類似一場電影的價格, 大幅提高場地和設備的使用效率, 通過高人次來收回成本,

只要客流充分就一樣可以保證現金流, 並且人多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

待品牌影響力提高, 開連鎖店, 製作自己的社區app, 用app來黏住用戶

普通的費用只是為了維持成本, 待客流量和品牌影響力提高, 線下店內放上各種廣告(比如海報, 易拉寶, 顯示器播放視頻), 線上app也放廣告。 通過廣告費來盈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