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減少不必要的挖耳朵次數

減少不必要的挖耳朵次數

“耳屎”可防止黴菌等感染, 並黏住進入耳道的灰塵等, 還可防止小蟲接近。 另外, “外耳道乳頭狀瘤”雖屬良性腫瘤, 但術後極易復發, 多次復發後, 極有可能轉變為惡性腫瘤, 惡變率為2%。

大學生突發耳聾

去年11月, 成都一位20歲的大三學生小華就為了準備考證, 在持續熬夜後出現了耳鳴和耳塞, 到醫院治療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 另一名在讀大學生也出現了類似問題。 小川20歲, 大學三年裡, 他長期戴耳機學英語、聽音樂, 後來他逐漸發現, 自己焦慮不安, 與別人交流時, 需要對方大聲喊才能聽到。

檢查發現, 他的雙耳聽力損失達80分貝, 屬於嚴重聽力受損。 現在, 小川只能配戴助聽器了。 如果出現突發性耳聾, 即使早期得到治療, 也不可能全部治癒, 只有約1/3的人聽力能恢復正常, 有1/3僅恢復部分聽力, 還有1/3的人可能聽力基本喪失。

生活和工作要有規律, 儘量減少連續熬夜或處在身心疲憊、精神緊張的時間。 其次, 保持良好的心態, 避免接觸噪音。 此外, 還應積極治療可能與突發性耳聾有關的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脂及其他使血液黏滯度增高的疾病。 老是感覺耳朵裡鑽心地癢, 30多年如一日, 一天不掏就癢得要命。 前幾天, 61歲的徐大媽因為耳朵痛去醫院看病, 卻意外查出外耳道癌。 徐大媽身體一直不錯, 就是老覺得耳朵癢,

有事沒事就喜歡拿挖耳勺掏耳朵。 結果越掏越癢, 越癢越想掏。

兩個月前, 她發現右邊耳朵裡流水、流血, 輕輕一碰就感覺裡面很痛, 便上小診所打了幾天的消炎針, 但右邊耳朵一直連到腮腺、脖子都開始痛了起來, 每天疼得睡不著, 只能靠吃去痛片緩解。

上周, 徐大媽來到醫院後, 耳鼻喉科醫生接診後, 仔細查看片子覺得不像炎症, 又用高解析度的CT逐層掃描, 發現右外耳道壁骨質有輕微的破壞, 通過活檢手術, 病理結果出來後證實是外耳道鱗狀細胞癌, 並懷疑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腮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