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總理給部長們講了個砸盤子的小故事

9月6日,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會場裡, 李克強總理談起自己20多年前在國外一家陶瓷廠看到的場景。

“生產線上看起來好好的盤子, 檢驗員當著工人的面砸在地上, 因為花紋有一點點小瑕疵。 他們說, 我們的企業絕不允許‘次品’出廠。 ”總理說, “‘中國製造’走到今天, 必須要樹立這樣的品質意識, 不斷提純這四個字的含金量!”

當天會議確定推進品質認證體系建設的措施, 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升中國製造品質。 李克強說, 按照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 推行和強化品質認證這一市場經濟基礎性制度,

有利於加強品質監管, 營造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促進中國製造提質升級、邁向中高端。

他明確要求有關部門, 要通過引導和強制“兩手推進”品質認證體系建設, 加強全面品質管制。

“政府要抓住關鍵, 引導企業、培育市場。 ”總理說, “對涉及安全、健康、環保等產品實施強制性認證, 同時採取激勵措施, 鼓勵企業參與自願性認證, 推進企業承諾制, 以接受社會監督。 ”

李克強強調, 要強化監管, 嚴格資質認定標準, 加快推動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與政府部門脫鉤, 培育發展檢驗檢測認證服務業。 清理整合現有認證事項, 取消不合理收費。 建立品質認證全過程追溯機制, 嚴厲打擊假認證、買證賣證等行為。 要深化品質認證國際合作互認, 加快建設品質強國。

李克強以他去地方考察所見舉例說, 一家企業研發出一款新型電瓶車, 但對這一新技術, 有關部門還沒有制定相應的標準, 這家企業儘管已在國外收穫了不少訂單, 卻唯獨不能進入國內市場。

“所以我們一定要探索創新品質標準管理方式, 對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實施審慎包容監管。 ”總理要求。

李克強說, 推進品質認證體系建設要“實踐好‘放管服’三個字”:“放”是要清理、整合、規範現有認證事項和收費;“管”是不斷強化認證活動中的事中事後監管, 促進提升中國製造品質;“服”要根據國情引導服務企業提高品質標準和水準。

“各部門要協同配合, 一起努力, 讓‘中國製造’不僅有價格競爭力, 更要有品質競爭力, 不斷打造提升‘中國製造’這塊金字招牌!”總理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