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養豬人,秋季晝夜溫差加大,要想豬不得病,要注意這6件事!

立秋過後, 氣涼漸涼, 晝夜溫差加大, 我們養豬人尤其要多關注豬群的生長狀況。 研究表明, 豬生長最適溫度範圍為15-25℃, 實踐中, 溫差對養豬生產帶來的影響遠比超適應範圍造成的損失嚴重。 所以要從飼養管理上下些功夫, 最關鍵要提高豬只的抵抗能力, 加強對豬只的預防措施。

下面, 豬訊網診斷室王老師就, 秋季生豬養殖生產中我們需要注意的事項和大家交流下。

1、注意防寒保暖

晝夜溫差加大, 疾病都很容易發生, 一方面為了保暖而採取密封的環境, 疾病容易傳播, 另外天冷的話, 咳喘會多發, 是典型的群發性疾病, 一旦發病就是整個豬場的問題, 因此要做好防禦措施, 搞好門窗, 防止漏風, 防止潮濕, 也可以做好舍內溫度, 注意保溫和通風相結合, 小豬怕冷, 大豬怕熱, 需要養殖戶注意。 特別是這種早晚溫差很大的天氣裡, 更應該注意做。

2、加強飼料營養管理

保證日糧營養均衡, 增加豬只採食量。 天冷的情況下, 豬需要更多的能量, 要調整配方, 增加營養, 提高採食量, 增加玉米的比例, 可以更適用於豬的生長需要。 結合氣溫降低時豬對能量需求的增加, 不斷調整配方, 才能保證飼料的營養供應, 保證豬對營養需要的動態平衡。 另外在日糧中合理地加入添加劑, 如維生素, 礦物質, 賴氨酸等營養物質或適量補充青綠飼料。 其次在飼喂方式方面可採取自由採食, 相對於限量飼喂日增重高背膘厚, 可增加豬只的採食量, 提高對溫度變化適應力。

3、加強飼料貯存管理

嚴格貯存條件, 防止黴變飼料。 秋季雨水較多, 飼料非常容易發黴, 新鮮玉米放置一會, 就已經有黴菌毒素產生, 脫黴劑主要還是用於看不到的黴菌毒素, 等肉眼可見發黴的時候, 給豬吃肯定問題很嚴重, 青料儲存不當, 會形成亞硝酸鹽, 豬中毒甚至導致窒息死亡, 養豬需要更加的精心。  

4、做好預防措施

斷奶育肥豬要注意豬舍乾燥通風, 避免地表有髒水造成的仔豬感染性腹瀉和空氣濕度大等原因造成的呼吸系統問題,

特別是晝夜溫差大時要尤其注意, 具體方法根據自己的能力情況制定, 避免晝夜溫差超過10℃。

5、全群覆蓋驅蟲

秋季在搞好豬群及豬舍內外的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的同時, 對寄生蟲的感染狀況通過定期糞便檢查和剖檢進行監測,

使用有效殺滅球蟲卵囊的消毒劑。 選用阿苯達唑伊維菌素+雙甲脒溶液對體內外同步驅蟲。 選好時間, 進行全群覆蓋驅蟲。

方案:母豬在分娩前14~21天進行一次驅蟲。 母豬在配種前14天用1次, 公豬春秋各用一次。 育肥豬最經濟的辦法是在35~40日齡時驅蟲一次, 以後2個月左右驅蟲1次, 直到出欄。 此外, 青飼料中有多種寄生蟲卵, 如肝片吸蟲、蛔蟲以及其他線蟲等, 應洗淨後再喂。

6、制定秋冬疾病的綜合計畫

秋冬季的呼吸道病, 冬季的五號病和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 都曾使許多豬場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這些工作也需要提前做好準備應對措施, 提前備好必要的藥物預防。 重點要預防附紅細胞體病、豬感冒、豬瘟、傳染性腸胃炎等疾病的發生。 此外要加強對豬舍的清掃、消毒工作,一般每天清掃一次圈舍,三天進行一次消毒,以避免細菌的滋生。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市場最新行情,線上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關注豬訊網。

此外要加強對豬舍的清掃、消毒工作,一般每天清掃一次圈舍,三天進行一次消毒,以避免細菌的滋生。

學習養殖技術、瞭解市場最新行情,線上諮詢養殖難題和老師零距離交流,請關注豬訊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