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技能科普」羊快疫病的防治技巧

羊快疫是由腐敗梭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以突然發病死亡或胃出血和壞死為特徵。

流行特點本病一般經消化道感染, 以2歲以內的羊發病較多。 一般呈地方流行, 多發於秋、冬氣候驟變, 陰雨連綿季節;於低窪地、潮濕地、沼澤地放牧的羊易患本病。

主要症狀病羊往往來不及出現臨床症狀就突然死亡, 病程長的病羊離群臥地, 不願走動, 強迫行走時, 運動失調, 腹部膨脹, 有痛感, 排糞困難, 裡急後重, 有的排黑色稀糞, 一般體溫不高, 有的可升高到41℃, 數小時內痙攣或昏迷而死。

主要病變病羊死後屍體迅速腐敗,

膨脹, 需及時剖檢。 真胃, 尤其是胃底部以及十二指腸黏膜出血或呈彌漫性出血, 黏膜下組織水腫, 甚至壞死和潰瘍。 肝腫大似水煮狀, 質脆, 少數病例有壞死病狀, 膽囊腫大。 胸、腹腔與心包積液, 心內外膜出血, 腸內容物充滿氣泡, 黏膜出血等。

預防本病常發地區, 每年定期注射“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症三聯苗或羊快疫、猝狙、腸毒血症、羔羊痢疾、黑疫五聯菌苗”, 不論大小羊皮下或肌肉注射5毫升;當本病嚴重發生時, 轉移牧地, 可收到減弱和停止發病的效果。 應將所有未發病的羊轉移到高燥地區放牧, 早上不宜太早出牧;及時隔離病羊, 對病死羊嚴禁剝皮利用, 屍體及排泄物應深埋。 被污染的圈舍和場地、用具, 用3%的燒鹼溶液或20%的漂白粉溶液消毒;對病羊的同群羊進行緊急預防接種,

並口服2%的硫酸銅, 每只羊100毫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