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傳統繳費業務穩中有增 新興業務高速增長

原標題:傳統繳費業務穩中有增 新興業務高速增長

記者日前獲悉, 開放式繳費平臺——光大雲繳費, 目前已覆蓋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的300個主要城市, 接入繳費項目近2000個;2017年以來, 其交易額更是大幅度增長愈100%, 突破400億元。

8月28日, 光大銀行再次宣佈“便民繳費生態圈”擴容 , 首次將黨費雲、物業雲、教育雲等三大新興繳費板塊納入繳費平臺雲系統, 並擬通過與香港電子支付服務商進行合作, 將服務深入至港澳臺地區。

而這與生活繳費行業偌大的市場規模不無關係。 於當日同時發佈的《2017年中國便民繳費行業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顯示,

2016年大陸生活繳費行業市場規模達到5.30萬億元, 同比增長23.7%, 增長勢頭強勁, 並呈現傳統繳費業務穩中有增、新興業務高速增長的特徵。

根據發佈的資料, 2016年以水電、煤氣、供暖等為代表的大陸傳統繳費業務市場規模為3.22萬億元, 較2015年同比增長8.0%, 仍保持中高速的增長水準。 而以物業、教育、ETC等為代表的新興繳費業務迎著政策和消費者需求升級的紅利, 正在跨步向前發展, 2016年大陸新興繳費業務市場規模達到2.07萬億元, 較2015年同比增長59.9%, 繳費規模快速增長。

據悉, 這是光大銀行自2015年以來連續第三年發佈便民繳費白皮書。 升級版的白皮書新增了構建繳費貼心指數、描摹典型繳費人群畫像、聚焦物業和教育領域,

並將研究主體和調研範圍進一步擴展到港澳臺地區。

白皮書顯示, 隨著智慧手機的不斷普及, 移動端繳費人群增長迅速。 具體來看, 線上上繳費方面, 2016年通過移動端繳費的人群比例為27.9%, 遠高於其他線上繳費方式;通過PC端繳費的人群比例連續兩年下降至12.1%, 人們的線上繳費習慣正在從PC端向移動端遷移;線上下繳費方面, 通過物理網點繳費的人群比例再次下降, 比例為31.9%。

白皮書預測, 物業與教育行業同屬於萬億級藍海市場, 未來線上化發展潛力巨大, 通過開放式繳費平臺的介入, 可以為物業與教育的繳費雙方提供更好的服務, 並持續輸出更多樣化的金融增值服務。

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兵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生活繳費存量市場規模很大, 同時消費額較前幾年相比增長迅速。 面對如此的快速增長, 光大銀行須在雲計算等技術承載方面向縱深方向發展。

展望繳費市場的未來, 楊兵兵認為, 發展的主要難點在於“散”, “想要突破難點就需要光大雲繳費與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加盟合作”。

對於金融同業的技術更新與追趕, 楊兵兵坦言, “並不擔心被超越”。 “雲繳費平臺是開放的, 我們要進行技術提升、市場擴展。 與此同時, 要即時保持危機感。 ”他說。

責編:李伊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