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孔維、袁泉熱心做公益 走進彩雲之南騰沖

3月26日、27日, 傳夢公益基金創始人孔維與知名藝人袁泉等一行來到了雲南省騰沖市, 探訪了位於滇緬邊境的滇灘鎮燒灰壩小學, 並與這裡的69名小學生和老師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傳夢公益基金是鳳凰公益“行動者聯盟”首批聯盟成員之一, 這次走進騰沖燒灰壩是行動者聯盟成員2017年開展的七彩雲貴行第一站線下行走活動。 傳夢公益基金於2014年9月22日正式成立, 基金核心專案“資教工程”, 旨在通過資助鄉村教師, 開展七彩課堂, 從而在根本上改變貧困農村學校的教育面貌。

而此次深入騰沖探訪的燒灰壩小學, 正是資教工程009號專案學校。

孔維、袁泉和孩子們

輾轉近10個小時, 孔維、袁泉一行人于26日傍晚抵達燒灰壩小學。 這所村小共有69名學生(其中留守兒童20名), 都是傈僳族孩子, 從學前大班到四年級, 共有三個班。 該校有4名教師,

其中在職教師兩人, 分別擔任二、四年級班主任及語文、數學等科目教學, 還有由資教工程資助的老師2名, 分別負責大班的教學工作, 和大班及二、四年級的音樂、體育、美術科目的教學工作。

27日清晨7點不到, 天還沒大亮, 孔維和袁泉就出現學校的廚房裡, 她們親手為孩子們烹飪了熱騰騰的“餌絲”早餐, 然後和孩子們一起上音樂課、學英語和做手工, 還展開了一場特別的課間操。

通過直播, 孔維專門為網友們介紹了燒灰壩小學的環境和特色, 以及資教工程開展的情況, 愛心大使袁泉也開心地為孩子們服務, 與孩子們一起玩耍。 據直播員在直播中跟網友們交流, 此次直播原計劃只有上午的3個小時, 但由於線上線下均氣氛熱烈、熱情高漲,

網友們紛紛要求直播不要停止, 於是這直播一堅持, 就堅持了8個小時40分鐘, 最終, 累計觀看人次達到了292萬, 最高峰值有7.7萬人同時線上。

孔維和袁泉在做早餐

孔維在做早餐時, 為大家講述了傳夢公益基金資教工程的理念和目的。 與傳統志願者支教專案不同,

“資教工程”的教師招聘以當地師範專業畢業生為主體, 並簽署了勞動合同。 在提供優厚的薪資待遇同時, 也為資教的老師提供培訓進修的機會。 同時, 設立“資教獎金”制度, 勉勵那些成績斐然、突出貢獻的愛心教師。

據報導, 截止2017年1月1日, “資教工程”在雲貴地區共設立12所專案學校, 其中001號至005號資教小學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006號至012號資教小學位於雲南省騰沖市。 兩個地區共有46名“資教教師”, 受益學生3775人次。

李曉曼老師在教孩子們唱《兩隻小象》

音樂課課堂氣氛活躍

孩子們在音樂資教老師李曉曼帶領下學唱《兩隻小象》,還學習簡單的音律,學習玩樂器,一直坐在旁邊觀看的孔老師和小袁老師也加入進來,寓教於樂,小朋友們越學越開心,一堂音樂課很快就結束了。

音樂資教老師李曉曼,被孔維形容為“小小的身體,巨大的能量”,上她的音樂課,不光是現場的孩子們和大人被不自覺地帶動起來,就連螢幕前的網友們的情緒也都被感染了,紛紛緬懷自己的童年求學時代。

和李曉曼老師一樣,資教老師們都來自大山深處,走出山村學有所成之後,在傳夢公益基金的資助下,又回到山村,成為家鄉孩子們的老師。拿一份可以保證職業尊嚴的工資,教書的同時還能照顧到他們的家人,因此他們內心都有很強的使命感和歸屬感,並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資教工程不僅要為山裡的孩子配備完善的師資力量,更想通過教師們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脫離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能幫助家鄉脫離貧困。這就是傳夢公益基金一直所努力在做的事。

英語課時間,這節課學的是《Number》,在英語資教老師黃麗蓉的帶領下,小朋友讀起英語來也朗朗上口。老師特別善於把知識和趣味連接在一起,小朋友們學起來也不覺乏味。

袁泉和小朋友做手工

手工課上,小朋友們小小的手兒笨拙又努力的在跟著老師學著捏小魚,孩子們的教室本來是非常簡陋的磚牆泥地,如今在老師和小朋友們的巧手裝扮下,變得五彩繽紛,玲琅滿目,成為真正的一個七彩的課堂。

袁泉

袁泉也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了一條可愛的小魚,隨即被觀看直播的愛心網友拍得,所得善款將捐贈給傳夢公益基金資教工程。

吃過午飯,直播已經持續了4個多小時,圍觀直播的網友人數卻只增不減。而這時,孩子們將開始一堂非常重要的課——女童保護。

女童保護講師在上課

女童保護講師在上課

此行,傳夢公益基金專門邀請了合作夥伴女童保護基金講師,來給孩子們普及預防性侵和自我保護的知識。騰沖7所資教學校的老師們也都特意趕來,與孩子們一起認真聽課,並接受培訓與考核,希望將來她們也可以成為女童保護講師,為孩子們傳播更多的防護知識。

課間操

雨霽天晴,孩子們做起了課間操,網友們才發現傈僳族的課間操其實是民族舞蹈,在老師們的引導下,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跑上了還濕潤著的操場上跳了起來。孔維和袁泉也加入進來,觀看直播的網友熱評“大飽眼福”。

歡樂熱鬧、七彩紛呈的一天,隨著孩子們陸續放學而接近尾聲,一張大合影定格了彩雲之南所有的愛心與期冀。

孔維與孩子們在一起

據瞭解,此次名為“傳夢七彩雲貴行”的愛心公益之旅,將持續6天。28日,孔維作為傳夢公益基金資教工程的創始人,還將與騰沖地區的教育部門展開座談,為資教工程在騰沖地區的順利推進,進行更深入地溝通與交流。而接下來,孔維一行還將輾轉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展開此次雲貴行地第二站探訪。

孩子們在音樂資教老師李曉曼帶領下學唱《兩隻小象》,還學習簡單的音律,學習玩樂器,一直坐在旁邊觀看的孔老師和小袁老師也加入進來,寓教於樂,小朋友們越學越開心,一堂音樂課很快就結束了。

音樂資教老師李曉曼,被孔維形容為“小小的身體,巨大的能量”,上她的音樂課,不光是現場的孩子們和大人被不自覺地帶動起來,就連螢幕前的網友們的情緒也都被感染了,紛紛緬懷自己的童年求學時代。

和李曉曼老師一樣,資教老師們都來自大山深處,走出山村學有所成之後,在傳夢公益基金的資助下,又回到山村,成為家鄉孩子們的老師。拿一份可以保證職業尊嚴的工資,教書的同時還能照顧到他們的家人,因此他們內心都有很強的使命感和歸屬感,並以最大的熱情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資教工程不僅要為山裡的孩子配備完善的師資力量,更想通過教師們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脫離貧困的家鄉,而是為了能幫助家鄉脫離貧困。這就是傳夢公益基金一直所努力在做的事。

英語課時間,這節課學的是《Number》,在英語資教老師黃麗蓉的帶領下,小朋友讀起英語來也朗朗上口。老師特別善於把知識和趣味連接在一起,小朋友們學起來也不覺乏味。

袁泉和小朋友做手工

手工課上,小朋友們小小的手兒笨拙又努力的在跟著老師學著捏小魚,孩子們的教室本來是非常簡陋的磚牆泥地,如今在老師和小朋友們的巧手裝扮下,變得五彩繽紛,玲琅滿目,成為真正的一個七彩的課堂。

袁泉

袁泉也和小朋友們一起做了一條可愛的小魚,隨即被觀看直播的愛心網友拍得,所得善款將捐贈給傳夢公益基金資教工程。

吃過午飯,直播已經持續了4個多小時,圍觀直播的網友人數卻只增不減。而這時,孩子們將開始一堂非常重要的課——女童保護。

女童保護講師在上課

女童保護講師在上課

此行,傳夢公益基金專門邀請了合作夥伴女童保護基金講師,來給孩子們普及預防性侵和自我保護的知識。騰沖7所資教學校的老師們也都特意趕來,與孩子們一起認真聽課,並接受培訓與考核,希望將來她們也可以成為女童保護講師,為孩子們傳播更多的防護知識。

課間操

雨霽天晴,孩子們做起了課間操,網友們才發現傈僳族的課間操其實是民族舞蹈,在老師們的引導下,孩子們迫不及待的跑上了還濕潤著的操場上跳了起來。孔維和袁泉也加入進來,觀看直播的網友熱評“大飽眼福”。

歡樂熱鬧、七彩紛呈的一天,隨著孩子們陸續放學而接近尾聲,一張大合影定格了彩雲之南所有的愛心與期冀。

孔維與孩子們在一起

據瞭解,此次名為“傳夢七彩雲貴行”的愛心公益之旅,將持續6天。28日,孔維作為傳夢公益基金資教工程的創始人,還將與騰沖地區的教育部門展開座談,為資教工程在騰沖地區的順利推進,進行更深入地溝通與交流。而接下來,孔維一行還將輾轉貴州省黔西南州晴隆縣,展開此次雲貴行地第二站探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