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經常吃味精會發生什麼?

味精是調味料的一種, 主要成分為谷氨酸鈉。 味精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食品的鮮味, 在中國菜裡用的最多, 也可用于湯和調味汁。 具有強烈的鮮味, 能大大的提升菜品的味道。 但是食用過多的話對身體會造成很多不好的影響。

美國FDA、美國醫學協會、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組等權威部門的評審表示:味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沒有一定的限制, 無需擔心其安全性。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和食品安全研究所表示, 他們在調查中發現, 中國成年居民味精消費與超重有一定的關係。 味精日均消費量超過1克的人群超重和肥胖的比例為37%, 而低於1克的為28%。 每天攝入味精累計超過2.2克, 超重風險顯著增加。 曾有美國研究人員對中國1萬名成人的飲食習慣進行了5.5年的跟蹤調查。 結果顯示, 與每天攝入味精量少於0.5克的人相比, 攝入超過5克的人, 5.5年後超重或肥胖的幾率比前者要高30%。 這個可能和味精能增加食品的鮮味, 引起人們食欲有關。

在我國, 味精曾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調味品, 無論什麼擱點味精, 都會鮮美上許多。 然而,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 關於味精的各種爭議多了起來, 有傳聞味精有毒, 並稱其發明國日本已禁止食用味精, 還有人說溫度超過100℃, 味精就會產生致癌物質——焦谷氨酸鈉。 這些言論一度讓習慣用味精調鮮的中國菜在國際上遭到冷落。

1.嬰幼兒大量食用味精後, 會使血液中的鋅轉變成谷氨酸鋅從尿中過量地排出體外,

從而導致急性鋅缺乏。 缺鋅會導致弱智、夜盲症、性晚熟及成年侏儒症等情況。

2.哺乳期的母親如果食用過量味精, 大量的谷氨酸會通過乳汁進入嬰兒體內, 從而導致嬰兒缺鋅, 並且妨礙骨骼發育.。

3.過多食用味精後, 人體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就會升高, 會妨礙鈣和鎂的吸收, 從而造成短期的頭痛、心跳、噁心眩暈、頭痛、嗜睡、肌肉痙攣甚至休克等一系列症狀, 且對生殖系統也有不良影響。

4.味精食用過多, 會使人人經常覺得口渴, 並產生對味精的依賴性, 再吃不含味精的菜就會覺得沒有味道, 還會妨礙對其他營養素的吸收。

5.攝入過多味精,會使人出現神經系統問題,導致高血壓、腎病。

現如今隨著人們的生活水準提高,

可食用的食物種類不斷增多, 建議人們在烹飪過程中少放味精或者儘量不放味精, 使食材回歸本來的味道, 吃出營養, 吃出健康, 從而減少各種疾病的困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