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親的小菜園

父親退休後, 仍然不肯休息, 為了讓我們吃上綠色蔬菜, 專門在離家很遠的山坡上開闢了一個小菜園。

我每次來到菜園, 都是個“侵略者”。 總想把更多的蔬菜攬入囊中。 各式各樣的蔬菜總讓我眼花繚亂。 一棵棵黃豆高大而又挺拔, 像一位位強壯的大力士守衛著菜園;紅彤彤的番茄讓我口水直流三千尺, 搬開一看, 瓤是沙沙的, 連籽兒都是紅的;黃瓜藤好像要拼了命得長, 要長到天上去。
它結了好多好多的黃瓜, 數也數不完;父親讓我先摘最底下的, 說是底下的不摘, 上面的黃瓜就長不大。 茄子是紫色的, 特別軟, 我也特別喜歡吃;辣椒火紅火紅, 好似代表著火紅火紅的好日子, 特別是韭菜, 黑黝黝的, 割了一茬又一茬, 每次都是那麼嫩, 包餃子, 做包子, 是難得的美味……

吃著這樣好的菜, 殊不知, 父親在其間揮灑了那麼多的汗水。 父親在春季種菜時, 總是先把雜草剷除拔光, 用犁或鐝頭將地深刨, 把較堅硬的土塊砸碎、疏散, 再用鐵耙耬平整, 調出菜畦子, 如果種蘿蔔等蔬菜還要扶個溝, 以便於澆水和管理。 太陽暖洋洋的, 父親把硬坷垃用手狠狠捏碎, 土一點點松起來, 所以說是精耕細作。

隨後, 把精心挑好的菜種子種下去。 父親說菜種的不可太密, 也不可太疏, 既要給菜留下足夠的生長空間, 又不浪費土地。 移菜苗的時機最好選擇在日落天黑之前, 這樣夜間有露水, 加上適宜的溫度, 菜苗能保持水分、紮根快, 存活率自然就高。

父母的年歲大了, 想把菜園調到自家房前。 土質不是很好, 但是澆水方便, 種了許多蔬菜, 除了自個吃, 主要是供我們兄妹幾家。 逢年過節, 父母總要採摘一些新鮮蔬菜讓我們帶走。 因為父母的辛勞, 我們才有口福吃上純正、地道、稀罕的農家菜, 靜靜地享受著父母的關愛。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 我們的血從家鄉流出來, 無論離家多遠, 都無法逃脫它的牽連和吸引。 這方給我們提供了無數蔬菜的菜園, 經歷了父親辛勤的汗水澆灌, 包含著樸素的養分, 支撐著幼苗茁壯成長, 菜蔬肥碩, 為我們源源不斷地提供生命的養料和成長的理由。 原來,這才叫鄉情和鄉音!我那勤勞的老父親!

原來,這才叫鄉情和鄉音!我那勤勞的老父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