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華電信攜手HTC、聯發科技及中磊電子,率先推出LWA網路

拓墣觀點:

1. 充分利用現有Wi-Fi接入點, LWA技術成為目前室內蜂巢式網路性能提升之最佳解

LWA項技術發展甚早, 前于MWC 2015展會上, Qualcomm與Intel即大力推動LWA技術, 後有Wi-Fi AP大廠Ruckus Wireless表態支援(2016年4月為Brocade所並購), 這便提升了CMCC、Vodafone等世界級電信業者的興趣, 是以3GPP亦將其納入Release 13討論制定的技術標準中, 及至Release 14更修正為Enhanced LWA (eLWA), 增加支援60GHz頻段(802.11ad/802.11ay, aka WiGig)與2.16GHz頻寬。

以往討論LTE與Wi-Fi融合技術選項, 討論熱度以LTE-U(LTE-Unlicensed)與LAA(License Assisted Access)為高, 三項技術皆采未授權頻譜, 若以結果論之效果相似, LWA納入Release標準後, 產業界討論度大提升, 業界甚至認為LWA技術是LTE與Wi-Fi兩項無線技術完美結合之最佳解。

從技術面向討論,

透過LWA技術, 部份流量會通過Wi-Fi傳輸, 剩餘則會通過LTE傳送, 從而提升LTE服務性能;此外, LWA集中採用Wi-Fi接入點擴大LTE RAN, 在802.11 MAC框架中傳送LTE, 因此儘管傳送的是LTE資料, 但看起來卻像另一個網路Wi-Fi。

簡單來說, LWA技術既不會影響未授權頻段, 又能充分利用現有Wi-Fi接入點, 因之成為當前有效提升室內蜂巢式網路性能的解決方案。

2. 中華電信很有態度, 擁抱LWA技術優勢項搶先導入成先驅

不得不說中華電信不愧為臺灣電信業者龍頭, 其自2014年5月搶先開台4G之後, 後於2016年3月宣佈了LTE 2600MHz頻段正式開台, 面向爆炸式流量需求, 中華電信不斷地尋求解決方案, 先是在雙載波主流中搶先推出了三載波傳輸:LTE 2600MHz頻段正式開台後, 中華電信2600MHz擁有區塊最大頻寬2′30MHz, 與其既有的900/1800MHz頻段整合後,

便可啟用超過300Mbps之三載波聚合(3 Carrier Aggregation, 3CA)功能, 意即當電信營運商使用更多載波傳輸資料, 消費者便可享受更快的上網速度與頻寬。

採行LWA的最大好處, 可直接在通訊協定部分進行軟體變更, 無須再另行設計專用晶片, 減少晶片開發成本的同時亦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 由於LWA可在既有的手機硬體與網路設備下大幅提升傳輸速率, 電信業者僅需利用既有的LTE行動網路大規模布建Wi-Fi AP, 即可有效改善使用者高頻寬使用經驗, 此次中華電信率先全球推出LWA商用網路, 預料在很短時間內便可陸續看到各國領頭電信業者的導入消息。

3. LWA技術率先導入, 有助於完整臺灣產業生態鏈

自MWC 2015展會上出現LWA技術雛形後, 同年8月中華電信研究院就與工研院、聯發科技共同研發LWA技術,

該年度工研院資通所主導LWA Small Cell相關技術發展已可以做到單一UE最高300Mbps傳輸速率;

2016年工研院與聯發科共同合作, 由工研院提供小型基地台, 聯發科提供使用者終端設備, 據悉測試中的接取速度已達到500Mbps並有持續突破的空間, 傳輸速率可達700Mbps, 乃至MWC Shanghai 2016, 即發表了基於LWA標準的Small Cell產品。

從2016年Release 13版中的LWA規格制訂到Release 14版的Enhanced LWA (eLWA)規格修訂, 這一次, 臺灣不僅是跟上了國際腳步, 更可謂之眼光精准。

中華電信此次與聯發科、宏達電、中磊電子的緊密合作, 系由宏達電提供內建聯發科支援LWA的Helio P10 8核心處理器的HTC U Play, 這也是全球首款支援3GPP標準LWA服務的智慧型手機。

另行動網路基地台設備, 則採用中磊電子與中華電信技術合作、支援LWA的Small Cell,

從意義上來說, 系從晶片端、小基站局端到手機終端串起了臺灣產業生態鏈, 而中華電信率先於全球推出LWA商用網路, 也是電信業者邁進新里程碑的表現, 從而顯示臺灣在4G的發展上能夠進一步銜接至Pre 5G世代, 相當具有指標意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