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空氣淨化器瘋狂吸金上癮:今年市場遭遇滑鐵盧

相比淨水器, 空氣淨化器已成為越來越多家庭的必備家電, 同時也成為高端酒店、餐廳的標配型家電。 儘管中國市場不斷被中外大型空氣淨化器廠商挖掘,

但市場潛力仍未被充分激發, 這與市場積累的問題密切相關。

在新國標發佈之前, 空氣淨化器品質與效果, 完全憑藉生產企業的良心。 在監管之下, 許多國內品牌問題頻現, 海外品牌趁虛而入, 一時間高昂的價格成為消費者評價空氣淨化器效果的標準。 國內企業迅速跟風, 加速行業“暴利”驅動, 中小企業順勢入行, 滲透養老等市場, 全行業秩序被打亂。

隨後很多消費者發現, 即便是洋品牌的空氣淨化器, 產品品質也不靠譜。 包括戴森、布魯雅爾、飛利浦等一大批洋品牌的產品在關鍵性能指標上不合格。

空氣淨化器“暴利”主要源於過濾系統, 這是企業“可持續”吸金的保障。 無論是哪一級別的產品,

最差也要根據產品要求更換過濾單元, 才能使產品對健康的作用最大化。 但更換成本, 就像印表機墨水匣一樣。

有些洋品牌產品的耗點竟然超過整機價格的一半, 雖說業內整機500元成本的論調稍顯片面。 但不得不承認暴利阻礙“0耗材”等技術的發展, 除外觀設計外, 空氣淨化器行業毫無創新可言。 更讓許多用戶在面對高價濾芯時, 因繼續使用產品, 導致健康問題發生, 品牌地位暴跌。

看起來空氣淨化器市場的“淨化”將由消費推動, 但問題是並非所有消費者, 都會把指標作為衡量標準。 因此一方面國家應該做好消費教育, 由於新國標不具備強制性要求, 企業虛化參數的問題仍未改善, 涉及瑞士風、布魯雅爾、萊克、夏普等國際知名品牌。

另一方面, 生產企業也必須意識到, 貪婪的吸金, 高昂的維護費用, 用戶放棄的不僅是更換濾芯, 更是一個品牌, 最終企業將轉為吸沙。 以印表機為例, 相比墨水匣, 墨倉式雖然賺的少, 但能讓用戶熱愛, 並推廣一個品牌。 空氣淨化器行業同樣如此, 敢於將檢測儀捆綁銷售等“信心”產品, 將得到尊重, 打贏未來戰役。

在這種情況下, 空氣淨化器市場將在今年遭遇滑鐵盧, 面臨著來自市場、消費者, 以及國家標準等多方面的考驗。 如何走出這一輪的困局, 很多空氣淨化器企業還沒有準備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