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濰坊高新區清池街道四個“零”守衛青山綠水 “小問題”也花大力氣

高新區報記者 周錦江 通訊員 邢向前 張毅

擾民的噪音沒有了,刺鼻的氣味消失了,垃圾堆清走了,藍天白雲更多了……連日來,分管安監環保的清池街道黨委委員王俊格外忙碌。

接到群眾舉報,王俊便帶隊展開了一場畜禽禁養、“小散亂汙”企業轉型關停、河道治理、小鍋爐取締、垃圾收購點取締的環保攻堅戰。

疏堵結合 畜禽禁養“零反彈”

南埠口養殖戶李東波21年來,從養貂、狐狸再到養豬,連年的投入把養殖規模做到2畝地。 畜禽禁養開始後,安監環保所與社區一起做他的思想工作,通過給他詳細解讀高新區禁養政策,分析形勢利弊,李東波很快簽訂了限時清理承諾書,並進行了肥豬及豬仔集中銷售,清理。

這是畜禽禁養的一個縮影。

“處理小問題,也要花大力氣。 ”清池街道黨委書記聶紹俊說,生產、養殖和居民生活相矛盾時,不能簡單粗暴一關了之,不能忽視居民的合理要求。

王俊和他的安監環保所就在其中發揮著積極調解作用,“以柔克剛”化解問題。

為防止反彈,街道成立複查小組持續跟進工作,對關閉或搬遷後仍有養殖意向的,由街道安監環保所指導其健全環評手續,建立養殖環保基礎資訊動態管理制度,引導發展集約化、規模化、生態化養殖。 目前,轄區內125戶畜禽養殖戶15天時間內已全部清理,完成率達100%,且未發生一起因畜禽禁養引發的不穩定情況。

壓茬進行 取締問題企業“零容忍”

王侯工業園是清池街道小企業集聚地之一,企業和老百姓居住區錯綜交替,環境狀況複雜。 園區內大多是機械、傢俱配套、木材加工等產業,重大污染隱患雖小,但安全隱患突出,有關噪音、火災隱患的小投訴不斷。

園區的48家企業關停搬遷任務落在了安監環保所和府東社區的肩上。 接到任務後,王俊立即傳達高新區的有關政策和規劃,並全程參與企業搬遷方案制定。 在他們的聯合整治下,48家企業中44家已簽訂拆遷協定,剩餘4家正在商談搬遷中。

針對“小散亂汙”問題企業,街道成立由社區、部門人員組成的專項排查小組,進行地毯式排查,目前排查整治達30餘家。

此外,他們還加大對小鍋爐的取締力度,發現一處取締一處,絕不姑息遷就,到目前為止已經取締50餘處燃煤鍋爐。

銷號整改 清河責任“零死角”

浞河是清池的“母親河”。

“在傳統管理模式下,管護主體責任不明、管護經費缺乏、管護人員較少,河道記憶體在亂建、亂采、亂排、亂倒、亂挖、亂種,僅靠社區調度,肯定解決不了。 ”浞景社區黨委書記鄔雲海認真說。

在今年的河道整治中,浞景社區與其他部門聯合行動,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打撈,疏通,效果明顯。

“河寬了、水清了,環境好了,過來玩的人也多了,活動活動心情格外舒暢。 ”二甲李社區居民李林琪高興地說。

街道嚴格落實河長制,對轄區內浞河及張沔河支流分段實行河長責任制,全面落實屬地管理責任。

街道成立清河行動整治小組,建立清河台賬,每日排查河道治理問題,以問題為導向,各社區立即組織人員、動用機械進行銷號整改。 街道主要負責同志每晚召開環保會議調度進度,確保百分百完成河道清理任務。

目前,街道整治浞河、張沔河、河道支流22500余米,投入人力1600餘人次,出動機械1000餘輛次,環境治理效果明顯。

長效防控 全民參與“零盲區”

為鞏固治理效果,清池街道還專門設立監督熱線,深入開展“隨手拍”和“曬企業治汙、曬環保監管”活動,老百姓發現問題可以“零時差”回饋。

街道還建立了投訴、信訪、輿情和環保執法聯動機制,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責任,動員群眾加入到環保行動中,對於反映的問題,立即排查整改。

為加大對環境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街道制定《環保問題綜合整治攻堅實施方案》,各類問題專人包靠,建立長效防控機制,全力守住生態保護紅線。

“老百姓從過去“盼溫飽”,到現在“盼環保”,生態環境在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中的地位不斷凸顯。 ”聶紹俊說,如果水不乾淨、空氣不清新、食品無安全,光談發展經濟、提高收入,老百姓照樣沒有幸福感和獲得感。 全市、全區自上而下以壯士扼腕的決心要打贏這場環保殲滅戰,我們更沒有理由丟了青山綠水這個“金山銀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