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末兒聊天:當你和你的孩子發生了衝突,該如何堅持到底?

文:黑豆老末兒

圖:楊永智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 親子衝突是難以避免的。 衝突是化解還是升級, 主動權在家長手中, 道理都明白, 具體到事情發生的時候, 很多家長也就想不起來怎麼做了, 換句話說是被情緒淹沒了理智, 此時就把情緒中看到的表像當成了問題本身來處理, 於是矛盾發生, 衝突升級不可避免。

在情緒平穩的時候很多家長會後悔, 那麼到底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

作品:楊永智

以下是我個人的例子:

以前我和孩子商定了作息時間, 她往往卡著我們約定的時間準備睡覺, 真正關燈的時間經常超出我們約定的時間, 對此我十分惱火, 每次是軟硬兼施最後還鬧得都不愉快, 可我覺得十分有必要堅持早睡, 如果不早睡, 就會······

我想到了言而無信, 想到了不早睡如早起, 睡眠不夠, 影響身體發育、影響第二天的狀態······會進入惡性循環, 我越想越多,

於是情緒也越加激動, 導致“媽媽職業病”的發生——過分囉嗦地說教, 於是導致戰爭爆發, 反而影響了全家人情緒、影響孩子和自己的睡眠品質更加影響了親子關係。

次數多了, 我厭倦了這種無休無止的無效說教, 於是強迫自己另找方法。

仔細思量:晚睡一點也沒有我想的那麼嚴重, 事情的發展也不會如我所想以最為恐懼的樣式呈現。 如果她因晚熟導致第二天犯困沒有精神, 到晚上她自然會早睡的。

作品:楊永智

我反復思考、剖析, 問題的實質很快就明確:小孩子一定要保證睡眠時間。

對於這個問題, 孩子和我一樣非常明白, 可為何總是會有拖延?

我絞盡腦汁思量:

1,孩子精力旺盛, 有時情緒不受控;

2, 我的要求死板, 且急躁, 我的方式過於不近情理, 責備加控制;

這麼分析下來, 我明白問題的根在我, 我需要擺平自己的心態, 換一種方式。

作品:楊永智

明白了, 於是反復不斷地學習和“修煉”, 我漸漸平復了自己的心態:

對孩子的睡覺時間要求不變, 我變了, 不再發火:到時間能關燈就關燈;睡前讓自己心態平和, 發揮溫暖的正能量, 傳遞給孩子;對於她及時提醒, 如果沒有關燈, 我就耐心地等著她, 溫和地堅持到底, 或者提醒後溫和地走開, 在一兩分鐘後再回來敲門提示, 或者耐心地等待, 總之, 我保證自己不發火。

如此下來幾次,

在一段時間後, 我發現孩子也基本上能遵守時間約定, 我也輕鬆了好多, 孩子和我的關係也好了很多。

和孩子的相處, 衝突是避免不了的, 但一次次的衝突也是我們彼此磨合學習的好時機。 知識的學習什麼時候開始都不晚, 但習慣和態度的養成在兒時是最好也最容易的。

孩子學習的成效決定於他自身的內驅力和主動性, 所以我更關注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

作品:楊永智

我用親情和愛加上自己的言行身教來影響她,拉近和她的距離。

有一次我們兩人開車在路上,途中起了爭執,情緒都有些失控,在我還能盡可能冷靜的時刻,大聲告訴她:“你這種態度很讓我生氣,我需要停車!”

我把車停在了最邊上的車道,她催我快走,我明確地生氣地告訴她:“現在不行,我要平復一下自己,帶著情緒開車很容易出事兒!”她也就無語了。

此時我知道她也非常生氣,但我認為我必須此時此地傳遞給她一種觀念:遇事我們要先排解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才能更安全地處理事情。

作品:楊永智

隨著孩子的長大,回頭看看,我們的爭執和摩擦都是生活中瑣事,有關吃飯、睡覺、穿衣以及時間安排等,想想又何必:是吃飽是饑餓自己的腸胃感知,有無困意睡眠神經感知,冷暖身體也感知,做事的時間安排及時提醒如若不做她可以吃一塹長一智······

於是我漸漸改了言語:“吃飯吃舒服就好!”

“衣服你自己認為合適就好!”

······

我的工作就是牢牢地守住原則的“大門口”,任她在大門內自由自在。

這樣省卻了諸多爭執,也顯得我的開明,她的懂事,同時對我的一些要求她也能更好地聽進去。

不僅生活上如此,學習上也依然如此,我從閱讀中享受到了愉悅,自然想法設法為她創造閱讀環境,我愛她,自然也希望讓她享受到這份愉悅,我相信學習可以成為習慣,好的成績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於是我把自己認為更利於成長的學習態度傳導給她,用好習慣影響她,適當地要求她,天長日久,習慣就成了常態,自然就不必過多地費心力。就如一棵樹,只需要剪掉偶爾發出的幾個不自量力想取代主幹的旁支就行。

作品:楊永智

孩子的成長是從無到有,家長的養育是從有到無,這是一首不斷磨合不斷碰撞的時間之歌。

楊永智:楊永智1972年出生於廣東,畢業于廣州美院;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發起人之一;作品以多媒介綜合材質抽象畫為主。楊永智老師的作品在國內及世界多個國家數次獲邀參展並數次獲獎,很多作品被多家出版社收錄或結集出版。

黑豆老末兒:原名謝旭民,自媒體創作者,自由撰稿人,兒童青少年教育的長久關注者,快樂庭院院主。

作品:楊永智

我用親情和愛加上自己的言行身教來影響她,拉近和她的距離。

有一次我們兩人開車在路上,途中起了爭執,情緒都有些失控,在我還能盡可能冷靜的時刻,大聲告訴她:“你這種態度很讓我生氣,我需要停車!”

我把車停在了最邊上的車道,她催我快走,我明確地生氣地告訴她:“現在不行,我要平復一下自己,帶著情緒開車很容易出事兒!”她也就無語了。

此時我知道她也非常生氣,但我認為我必須此時此地傳遞給她一種觀念:遇事我們要先排解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才能更安全地處理事情。

作品:楊永智

隨著孩子的長大,回頭看看,我們的爭執和摩擦都是生活中瑣事,有關吃飯、睡覺、穿衣以及時間安排等,想想又何必:是吃飽是饑餓自己的腸胃感知,有無困意睡眠神經感知,冷暖身體也感知,做事的時間安排及時提醒如若不做她可以吃一塹長一智······

於是我漸漸改了言語:“吃飯吃舒服就好!”

“衣服你自己認為合適就好!”

······

我的工作就是牢牢地守住原則的“大門口”,任她在大門內自由自在。

這樣省卻了諸多爭執,也顯得我的開明,她的懂事,同時對我的一些要求她也能更好地聽進去。

不僅生活上如此,學習上也依然如此,我從閱讀中享受到了愉悅,自然想法設法為她創造閱讀環境,我愛她,自然也希望讓她享受到這份愉悅,我相信學習可以成為習慣,好的成績只不過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於是我把自己認為更利於成長的學習態度傳導給她,用好習慣影響她,適當地要求她,天長日久,習慣就成了常態,自然就不必過多地費心力。就如一棵樹,只需要剪掉偶爾發出的幾個不自量力想取代主幹的旁支就行。

作品:楊永智

孩子的成長是從無到有,家長的養育是從有到無,這是一首不斷磨合不斷碰撞的時間之歌。

楊永智:楊永智1972年出生於廣東,畢業于廣州美院;RSD南方職業油畫家組合發起人之一;作品以多媒介綜合材質抽象畫為主。楊永智老師的作品在國內及世界多個國家數次獲邀參展並數次獲獎,很多作品被多家出版社收錄或結集出版。

黑豆老末兒:原名謝旭民,自媒體創作者,自由撰稿人,兒童青少年教育的長久關注者,快樂庭院院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