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年發展·點滴印記:指尖上的歲月見證了臨沂的發展變遷

1997年, 我從臨沂師專畢業來到鄉鎮教書, 那時的農村中學剛剛經歷“雙基普九”, 教學條件比以往有了很大改觀。 校長室有一部程式控制電話,

平時用木箱鎖起來, 誰要想打電話要找校長要鑰匙才行。 大家都怕麻煩, 沒有特殊情況誰也不好意思開口。 老師與外界的聯繫主要靠書信, 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靠騎自行車家訪。

圖片來源網路

幾年後的一個教師節, 當地電信部門搞活動,

對安裝電話的老師每部優惠300元, 學校一次安裝了7部電話。 家裡有了電話, 與同學、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就方便多了。 當時, 手機還是奢侈品, 什麼時候能有一部手機, 實現通話anycall, 是普通教師的大目標。

很快地, 一部諾基亞手機成了我的第一部手機, 藍色的機身,

精美的造型, 讓我愛不釋手。 它不但實現了隨時隨地接打電話的願望, 還能收發短信, 玩簡單的遊戲。

再後來, 智慧手機開始普及, 手機的功能已經不僅僅局限於接打電話、收發短信。 我又換了一部華為智能手機。 我可以用它來查找資料、錄音拍照, 尤其是微信功能的開通,

同事、師生、家長之間通過建群免費溝通, 還能視頻對話, 手機已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現在, 用微信支付功能, 實現了無現金交易, 連校門口賣塌煎餅的老太太都有了二維碼, 將來, 通訊設備會發展到什麼樣, 誰也不敢想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