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起,汝州這個行業有福了,待遇要提高,生活要改善……如果你優秀,還有很多崗位任你選!

確保明年新建、改擴建10所以上小學、幼稚園, 確保每個鄉鎮鎮區至少有一所具備寄宿條件的標準化初中、小學和中心幼稚園

對創建成市級標兵文明單位的學校, 把文明獎標準由每人每月3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00元

2018年, 聘請10名以上管理經驗豐富、政治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優秀校長, 引進20名以上在外工作的汝州籍優秀教師, 引進200名以上農村特崗教師, 招聘300名以上中小學、幼稚園教師

今年, 在落實農村教師生活補助的基礎上, 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 為農村教師發放交通補貼、全勤補助。 同時, 按照班主任每人每月200元、普通教職人員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

為幼稚園教師發放津貼補助

繼續對優秀教師和畢業生的獎勵政策, 對考上清華、北大和國家一流大學的學生, 對中招考試前300名學生, 300名至500名之間的文明村學生, 以及學生所在學校的校長、班主任、任課老師, 分別給予獎勵

深入開展最美教師、優秀園丁、十大名師、十大優秀校長等評選活動, 對評選出的優秀教師, 嚴格落實進城購房補貼、免費醫院體檢、免費乘公車、免除市域旅遊景點門票等獎勵政策

從民辦學校中, 採取公開考試的方式, 競爭選拔一批工作能力突出、群眾公認的教師, 轉為事業編制

9月9日, 我市慶祝第三十三個教師節表彰大會在市“互聯網+”電子商務產業園會議中心召開。 會議總結回顧我市三年多來的教育工作, 表彰教育系統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 共同謀劃和推進全市教育事業發展。 市委書記高建軍出席會議並講話。 他強調, 全市上下必須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 把發展教育這個事關全域性、基礎性、先導性的事業抓好,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打造豫西南區域性教育中心。

高建軍代表市四大班子向辛勤工作在全市教育戰線上的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和離退休老教師致以節日的慰問!向受到表彰的先進集體、優秀教師、先進工作者表示熱烈的祝賀!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汝州教育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高建軍指出, 2014年以來, 市委、市政府圍繞“三年打基礎、五年大發展”的戰略部署, 堅持把教育作為最大的基礎工程、民生工程、發展工程, 以最大的決心和毅力重視教育、發展教育,

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 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 實現了一系列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大突破。 三年多來, 全市新建小學、幼稚園32所, 城區新生入學班額由2014年90人左右下降到了50人以下, 基本解決了群眾長期期盼和關注的入學難、大班額問題。 三年多來, 我們堅持對偏遠山區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營養午餐, 對貧困山區學生在高中、初中教育及中等職業教育階段免除學雜費, 對優秀教師和學生進行學習獎勵。 今年, 全市本科上線率由2014年的41.2%上升到61.7%, 首次突破60%;一本上線率由2014年的5.1%上升到11.3%, 首次突破10%, 標誌著我市的教育教學水準邁出了一大步。 三年多來, 我們圍繞建設教育強市、人才強市這一目標, 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科教園區,為汝州品牌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實現科教園區“無中生有”的經驗做法,得到了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等多位省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三年多來,我們先後招錄了2700余名優秀教師充實到教育一線,選調541名農村教師到城區工作。同時,全市教師平均工資由2014年的2866元提高至2017年的4325元,在全社會形成了重視教育、關心教師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高建軍強調,一個地區的發展,人才是根本,教育是關鍵。當前,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奮鬥和不懈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了“三年打基礎”的階段性任務,正在朝著“五年大發展”的宏偉藍圖邁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圍繞三個提升,辦好十件實事。

“圍繞三個提升”

一是大力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工程,在徹底解決“大班額”問題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二是大力實施優秀教師引進培育工程,健全完善教師待遇穩步增長、城鄉教師雙向流動、教師考核聘用等工作機制,著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三是大力實施品牌教育工程,依託市科技教育園區,引進知名教育機構,著力提升辦學水準。

“辦好十件實事”

即緊盯教育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持續加大財力投入,力爭2018年底,基本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設施完備的城鄉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教育等各個層次的品牌教育,著力打造豫西南區域性教育中心。

高建軍強調,圍繞教育工作總體思路,我們要著力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城鄉學校建設

要圍繞全市教育發展規劃和中小學校佈局規劃,加快推進城區中小學校建設,確保明年新建、改擴建10所以上小學、幼稚園,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同時,要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農村學校建設,確保每個鄉鎮鎮區至少有一所具備寄宿條件的標準化初中、小學和中心幼稚園,具備條件的村要有一所標準化小學和幼稚園,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發展。

二是引進優秀教育人才

三是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今年,市財政將拿出專項資金,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為農村教師發放交通補貼、全勤補助,讓他們安心教書、全心育人。同時,要提高公辦幼稚園教師待遇水準,按照班主任每人每月200元、普通教職人員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為幼稚園教師發放津貼補助。

四是改善教師居住生活條件

要繼續加快推進教師周轉房建設,全力解決支教和交流教師、偏遠山區教師、寄宿制學校教師的住房問題,讓廣大教師住上舒適宜居、乾淨整潔的房子,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是加大優秀教師和學生評選獎勵力度

要嚴格落實對優秀教師和畢業生的獎勵政策,對考上清華、北大和國家一流大學的學生,對中招考試前300名學生,300名至500名之間的文明村學生,以及學生所在學校的校長、班主任、任課老師,分別給予獎勵,讓優秀教師學有所教、教有所得。同時,要深入開展最美教師、優秀園丁、十大名師、十大優秀校長等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優秀教師,嚴格落實進城購房補貼、免費醫院體檢、免費乘公車、免除市域旅遊景點門票等獎勵政策,讓廣大優秀教師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得實惠、社會上受尊重。

六是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今年,市財政將繼續拿出專項資金,積極推進多媒體教室、智慧校園、智慧課堂等資訊化設施建設,力爭年底前80%以上中小學實現多媒體班班通。同時,要繼續深入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擴大偏遠山區中小學生營養餐實施範圍,提高住校中小學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對高中貧困學生免除學雜費、發放國家助學金,對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繼續給予學習獎勵。

七是大力發展民辦教育

要堅持門檻要高、條件要優的原則,研究制定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吸引全國知名的教育機構,在我市設立辦學機構,全面提升民辦教育發展水準。同時,將從民辦學校中,採取公開考試的方式,競爭選拔一批工作能力突出、群眾公認的教師,轉為事業編制,仍在原學校工作。市財政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為其發放人才津貼。

八是打造知名教育品牌

要依託市科技教育園區,加快推進教師進修學校、中醫藥學校等新校區建設,舊校區將用於改建小學、幼稚園,進一步優化老城區學校佈局。同時,要依託市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與省內外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圍繞我市的產業發展定位,開設健康學院、汝繡學院、汝瓷學院等特色院系,建立校企實訓基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爭創全國職業教育強市。

九是提升德育教育水準

要圍繞文明汝州建設,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和幼稚園抓起,依託家長學校,深入開展《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等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學習誦讀國學經典著作,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習慣。

十是保障學校師生安全

要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嚴格執行各類安全規章制度,全力做好校車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整治、食品安全、校舍衛生、疾病防治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築牢校園安全“防護網”,讓孩子們在學校健康快樂地成長。

高建軍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關心支持教育發展作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積極為教育發展獻計出力,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

一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以實際行動為孩子們樹立楷模、當好標杆。同時,希望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最前沿,豐富知識儲備,提高育人本領,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清泉。

二要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全市各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支持教育發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為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提供強有力的後盾支援。

三要凝聚整體合力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天富主持會議。

市一高校長張新講作典型發言

會議先後宣讀了《關於表彰全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決定》《關於對2017年高招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的決定》等相關表彰決定,並對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高招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十佳校長”“最美教師”“十大名師”“十佳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支援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民辦教育投資貢獻獎、捐資助教先進企業代表進行了表彰。先進集體代表市一高校長張新講、優秀教師代表臨汝鎮回民小學王恩典分別作典型發言。

臨汝鎮回民小學王恩典作典型發言

李運平、張留華、張偉、劉鵬、李濤、張劍奇等副縣級以上領導出席會議,各鄉鎮、街道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高標準規劃建設了科教園區,為汝州品牌教育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我們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實現科教園區“無中生有”的經驗做法,得到了省委書記謝伏瞻、省長陳潤兒等多位省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三年多來,我們先後招錄了2700余名優秀教師充實到教育一線,選調541名農村教師到城區工作。同時,全市教師平均工資由2014年的2866元提高至2017年的4325元,在全社會形成了重視教育、關心教師的良好環境和氛圍。

高建軍強調,一個地區的發展,人才是根本,教育是關鍵。當前,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奮鬥和不懈努力,我們順利完成了“三年打基礎”的階段性任務,正在朝著“五年大發展”的宏偉藍圖邁進。經市委、市政府研究,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圍繞三個提升,辦好十件實事。

“圍繞三個提升”

一是大力實施優質教育資源倍增工程,在徹底解決“大班額”問題的基礎上,著力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二是大力實施優秀教師引進培育工程,健全完善教師待遇穩步增長、城鄉教師雙向流動、教師考核聘用等工作機制,著力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三是大力實施品牌教育工程,依託市科技教育園區,引進知名教育機構,著力提升辦學水準。

“辦好十件實事”

即緊盯教育發展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領域,持續加大財力投入,力爭2018年底,基本形成佈局合理、結構優化、設施完備的城鄉教育體系,基本形成幼稚園、小學、初中、高中、職業教育等各個層次的品牌教育,著力打造豫西南區域性教育中心。

高建軍強調,圍繞教育工作總體思路,我們要著力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是加強城鄉學校建設

要圍繞全市教育發展規劃和中小學校佈局規劃,加快推進城區中小學校建設,確保明年新建、改擴建10所以上小學、幼稚園,逐步解決“大班額”問題。同時,要統籌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農村學校建設,確保每個鄉鎮鎮區至少有一所具備寄宿條件的標準化初中、小學和中心幼稚園,具備條件的村要有一所標準化小學和幼稚園,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教育公平發展。

二是引進優秀教育人才

三是提高教師工資待遇

今年,市財政將拿出專項資金,按照每人每月200元的標準,為農村教師發放交通補貼、全勤補助,讓他們安心教書、全心育人。同時,要提高公辦幼稚園教師待遇水準,按照班主任每人每月200元、普通教職人員每人每月100元的標準,為幼稚園教師發放津貼補助。

四是改善教師居住生活條件

要繼續加快推進教師周轉房建設,全力解決支教和交流教師、偏遠山區教師、寄宿制學校教師的住房問題,讓廣大教師住上舒適宜居、乾淨整潔的房子,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

五是加大優秀教師和學生評選獎勵力度

要嚴格落實對優秀教師和畢業生的獎勵政策,對考上清華、北大和國家一流大學的學生,對中招考試前300名學生,300名至500名之間的文明村學生,以及學生所在學校的校長、班主任、任課老師,分別給予獎勵,讓優秀教師學有所教、教有所得。同時,要深入開展最美教師、優秀園丁、十大名師、十大優秀校長等評選活動,對評選出的優秀教師,嚴格落實進城購房補貼、免費醫院體檢、免費乘公車、免除市域旅遊景點門票等獎勵政策,讓廣大優秀教師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得實惠、社會上受尊重。

六是提升教育教學品質

今年,市財政將繼續拿出專項資金,積極推進多媒體教室、智慧校園、智慧課堂等資訊化設施建設,力爭年底前80%以上中小學實現多媒體班班通。同時,要繼續深入實施教育扶貧工程,擴大偏遠山區中小學生營養餐實施範圍,提高住校中小學生生活費補助標準,對高中貧困學生免除學雜費、發放國家助學金,對考上大學的貧困生繼續給予學習獎勵。

七是大力發展民辦教育

要堅持門檻要高、條件要優的原則,研究制定真金白銀的優惠政策,吸引全國知名的教育機構,在我市設立辦學機構,全面提升民辦教育發展水準。同時,將從民辦學校中,採取公開考試的方式,競爭選拔一批工作能力突出、群眾公認的教師,轉為事業編制,仍在原學校工作。市財政按照每人每月300元的標準,為其發放人才津貼。

八是打造知名教育品牌

要依託市科技教育園區,加快推進教師進修學校、中醫藥學校等新校區建設,舊校區將用於改建小學、幼稚園,進一步優化老城區學校佈局。同時,要依託市職業技術學院,加強與省內外重點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圍繞我市的產業發展定位,開設健康學院、汝繡學院、汝瓷學院等特色院系,建立校企實訓基地,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爭創全國職業教育強市。

九是提升德育教育水準

要圍繞文明汝州建設,堅持從娃娃抓起、從小學和幼稚園抓起,依託家長學校,深入開展《道德經》《三字經》《弟子規》等優秀傳統文化進課堂活動,學習誦讀國學經典著作,讓孩子們從小就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健康向上的學習、生活習慣。

十是保障學校師生安全

要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嚴格執行各類安全規章制度,全力做好校車治理、校園周邊環境整治、食品安全、校舍衛生、疾病防治等各方面的安全工作,築牢校園安全“防護網”,讓孩子們在學校健康快樂地成長。

高建軍強調,全市各級各部門要把關心支持教育發展作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積極為教育發展獻計出力,努力營造全社會重視關心支持教育的濃厚氛圍。

一要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帶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中華傳統美德,以實際行動為孩子們樹立楷模、當好標杆。同時,希望廣大教師牢固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始終站在教育教學最前沿,豐富知識儲備,提高育人本領,為學生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清泉。

二要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全市各單位要認真貫徹執行市委、市政府支持教育發展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為廣大教師教書育人提供強有力的後盾支援。

三要凝聚整體合力

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天富主持會議。

市一高校長張新講作典型發言

會議先後宣讀了《關於表彰全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優秀教師和先進教育工作者的決定》《關於對2017年高招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的決定》等相關表彰決定,並對教育系統先進集體;高招突出貢獻先進集體;“十佳校長”“最美教師”“十大名師”“十佳優秀班主任”;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支援教育工作先進單位;民辦教育投資貢獻獎、捐資助教先進企業代表進行了表彰。先進集體代表市一高校長張新講、優秀教師代表臨汝鎮回民小學王恩典分別作典型發言。

臨汝鎮回民小學王恩典作典型發言

李運平、張留華、張偉、劉鵬、李濤、張劍奇等副縣級以上領導出席會議,各鄉鎮、街道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