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大連版“清明上河圖”再現金州古城容顏

3月28日上午, 當150米長卷——《金州古城舊貌圖》呈現在眼前時, 一時間使人又仿佛重新置身100多年前的那座名城的繁華街市之中, 其比例之準確、顏色之逼真, 許多老金州人甚至能在畫中找到自己家的房子。 這是一個業餘畫者傾注畢生的精力, 歷時近半個世紀所作。 昨日, 半島晨報ZAKER大連的鏡頭“探訪”了古城, 去瞭解這背後的傳奇故事。 一軸水墨長卷 管窺金州古城百年文化

金州古城歷史最早可追溯到遼代, 金代末年、貞佑四年(1216年), 正式得名為金州。 《金州古城舊貌圖》是1843年-1893年金州古城繁盛時期的真實寫照, 畫卷分為城內、城外兩部分,

總長150米。 城內為平行四邊形, 鋪開後有42平方米;城外是105米的長卷。

從畫卷中可以看到, 金州古城內景以關帝廟為中心點, 呈十字交叉的兩條主街兩旁, 酒家、當鋪、藥鋪、綢緞莊鱗次櫛比。 高大的城門由兩道城牆形成易守難攻的甕城, 南北城門甕城旁邊的城牆上架著威風凜凜的大炮。 城外是護城河, 沿河遍植柳樹, 城門處建有石橋供人通行。

長卷共有870多個古代人物、3000多間古代房舍, 客觀再現了金州城在清代遼東半島的生活風貌。 一個個老字型大小, 濃縮了老金州的繁華與興盛, 堪稱大連版的“清明上河圖”。 一步一步丈量 37年終成150米古城長卷

畫作創作者名叫董文浩, 他是金州火車站的一位退休職工,

今年68歲。 生於金州的民間畫師家庭, 受父親影響, 他從小酷愛畫畫, 5歲開始跟隨父親學畫。 12歲那年, 他爬到城牆上往下俯瞰, 親眼目睹了老城風貌, “原來古城那麼美, 我一定要把它畫下來。 ”董文浩說, 從那時起他就開始畫古城速寫草圖, 他兜裡經常揣著紙和筆, 在金州古城裡一個建築一條街道地畫著。 就這樣, 董文浩用了7年的時間畫好了金州古城的草圖, 共9990多張草紙。

董文浩在畫遍金州古城的同時發現, 除了現場畫速寫外, 還要遵循歷史。 他一邊實地考證速寫稿的準確度, 一邊將考證過的速寫稿樣兒以精工細筆劃在宣紙上。

上世紀70年代, 金州城裡的古跡已經越來越少, 他專門跑到城外的十三裡村, 去拜訪叔伯外祖父孫寶田,

孫寶田是秀才出身, 聽他講述很多古城故事。 董文浩遍訪了80多位老金州人, 聽他們講金州古城的各種史料。

“我光整理這些畫稿就用了2年多的時間。 ”董文浩說, 為了真實還原古城, 他在每篇畫稿上都做了標記, 而從這個房子到那個房子的距離, 則是他用腳步一尺一尺丈量出來, 一寸一寸算出來的。 經過37年的潛心畫作, 這幅名為《金州古城舊貌圖》終於畫完了, 董文浩又與老伴用裱畫機將畫裱了2年, 2007年, 長卷終於徹底完成了。 一直筆耕不輟金州古城《四部曲》已全部完成

如今, 董文浩依然沒有停下手中的筆, 《金州古城舊貌圖》完成後, 他又繼續創作, 2017年初, 又完成了《金州古八景》、《得勝之歌(記望海堝大捷)》、《金州廟會》的創作, 至此,

關於金州古城的四部曲已全部完成。

董文浩卻說, 從站在城牆上放眼向金州城望去那時, 他就覺得他應該把古城的雄姿美態畫下來, 把已經開始褪去 的古城的美留給後人, 留給子孫, 這就是他的責任, 無論如何都要堅持:“未來, 希望這些東西能夠傳承下去, 變成連環畫或者小人書出版, 讓孩子們都記得。 ”

■最新消息金州古城將複建

記者從金普新區瞭解到, 金州古城文化產業示範區項目將落戶金渤海岸, 該專案已被列入市重點工程。 到時, 金州古城風貌將重現。 按照規劃, 該專案將還原中式古建築風格, 古城中如城門角樓、府衙等, 將保留原建築形態及建築符號。

■聲音古城圖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書畫專家、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單國強曾來大連,

看後讚不絕口, 應邀為《金州古城舊貌圖》題字留念, 他表示, 這幅作品不僅有藝術價值, 更有歷史價值。

當代知名作家徐鐸表示, 董文浩的《金州古城舊貌圖》, 不僅城牆、寺廟、房舍盡可能按實際描繪, 連服飾與生活狀態也力求準確地再現金州人當時的生活實際, 可以說商鋪、建築皆有所本, 人物、景色各有所依, 具有寶貴的歷史文化價值。 半島晨報、海力網記者劉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