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雲岡石窟旅遊攻略9-13窟

作者:白頭翁46(旅行家)

由於9-13窟封閉維修。

為使資料完整, 以下圖片來自網路, 在此向相關博主致謝!

第8窟往西, 再不見樓閣廟寺, 只是片寬闊的武州山壁, 這片大山壁在太和年間曾接連鑿了第9~13五個洞窟, 且由於遼及清代時曾對這五座窟室裡的造像加以裝飾彩繪, 所以這五窟又被統稱為“五華洞”。

五華洞的頭兩窟──第9、10窟, 和第7、8窟相同, 都屬“雙窟”。 不同的是9、10窟的外觀較7、8窟又更為華麗。 相對於7、8窟“山”字形開闊的兩缺口, 第9、10窟將外壁雕鑿成類似希臘神廟那樣的廊柱, 這樣窟室的外室不但仍保有較佳的採光, 而且窟室也因此有了門面的區隔,
同時, 也阻絕了一部分雨水的直接滲入, 有利於窟室的保存。

前室東、北、西三壁高約十米, 規劃整然。 水準的蓮瓣紋帶將三壁統一劃為上下兩層, 與後室的層序相呼應。 東、西、北三壁佛寶的配置更明確地反映出雙窟的意義。 首先, 第9窟西壁與第10窟東壁是同一堵隔牆的兩面, 兩壁上層的屋形龕, 左右立柱、中間的交腳佛坐像、左右的脅侍菩薩立像、脅侍上方的飛天, 形式幾乎完全相同。 其次。 第9窟東壁和第10窟西壁上層屋形寶及其左右八角柱、中央交腳菩薩坐像、兩脅侍下半跏趺菩薩坐像形式也是相同的。 此外, 兩窟北壁上層東西的二佛並坐龕、下層東西翼和拱門楣龕、左右八角柱, 也屬相同形式,

只是安置主像不同。 雙窟內屋形龕的建築結構是模仿了漢魏以來的瓦頂木構建築。

兩窟平面近方形, 均分為前後室, 為保護文物兩窟都設有柵欄, 不能入內參觀。

第九窟。

柱雕千佛, 柱基承以獅、象, 蔚為壯觀。 景觀區的禮佛大道兩旁的立柱的原型就在這裡。 象或獅已無法辨認了。

一進入窟室, 你可能會先對第9窟前室北壁的拱門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座拱門完全是仿宮門的造型加以雕刻, 所有宮門上複雜的木構件, 諸如屋脊、瓦壟、屋簷、斗拱, 樣樣不缺, 甚至可能較皇宮裡的宮門更富於裝飾性, 拱門上繁複的忍冬草紋、各種“化生舞人”舞躍其間。

這種平棋藻井是漢魏以來常見於木構殿堂頂部的一種建築型式, 它具有美化宮室的作用。
第9、10窟的窟頂也用雕鑿的方式仿做了這樣的平棋鑿井, 樣式也彷佛是“交木為井, 縱橫施桯”, 但它更突出了立體的效果。

藻井上中段雕鑿了四對雙身連體力士, 他們怒發瞋目的挺身上舉, 用千鈞之力托起上樑, 主樑上盛放著水蓮花, 蓮花間隨處成對的飛天正歡欣的飛舞著……宮殿裡的平棋藻井或許有類似的彩繪, 但木樑柱上要雕上這麼多繁複的圖案, 可能未必有這樣的功夫。 而且別忘了, 窟頂乃是更為堅硬的石頭, 雕刻時工匠又要站在這麼高的地方不停的仰著頭, 能在窟頂雕刻出如此華麗的藻井, 真是不簡單!

明窗

前室東西壁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的佛龕, 壁面滿刻佛像、飛天、樂伎、舞伎, 造像生動, 動感強。

西壁

第九窟主像。

東壁。

第十窟為毗盧佛洞, 開鑿於西元471—494年。

東西兩壁各雕三間式屋形龕, 龕內佛像面相慈和, 菩薩神情恬靜。 閻浮樹下, 半跏坐思維菩薩, 一手支頤, 沉於四諦。

滿天的飛天, 代表著歡樂。 而且飛天也有胖有瘦, 形象各異, 其中有些很像西方的天使。

窟門東西兩側金剛力士, 頭戴鳥羽冠, 手持金剛杵, 表情和善。

門楣上刻蓮花與忍冬紋, 作門框裝飾。 在多方連續對稱的忍冬紋浮雕帶上, 突出了高浮雕的朱雀、白鹿、蓮花和化生童子等, 這種裝飾藝術可以說是民族風格的新創造。 框飾之上就是須彌山浮雕。 山腰很細, 二龍盤繞, 山形形如火焰, 有遠近層次, 能給人以山脈連綿、重巒疊峰、森林茂密之感。 山的峰巒處刻人像, 是佛非佛,
似供養人又非供養人, 皆雙手合什, 於合什掌中夾花環纓珞構成山谷。 山谷中有鳥獸樹木, 顯示出一派深山老林的意境。 而內容與佛經所描寫的須彌山有顯著差異。 最明顯的禽獸。 自右識別為:八角鹿、野豬、金錢豹、猿、雕鷲、柳樹、虎、狼、熊、牡糜、雌獅、紙羊、兔。 上列山巒中, 仍有糜鹿、雕鷲、柳樹。 再上則處於刻蟠龍兩條, 龍身交織于正中, 龍首分揚兩側。 龍身之上又是山巒, 中央刻一牡糜, 似為諸獸的主題, 然後在層疊的峰穀中刻雕鷲、柳樹。

山腰東西兩側, 分別刻阿修羅天與鳩摩羅天, 內側各雕一合掌而跪的供養天。 阿修羅天單腿盤坐, 多頭多臂, 手托日月。

如何在北壁拱門上這塊小小的牆面上表現出如此巨大, 又如此寬廣的須彌山呢?但見工匠們用高度濃縮的手法, 把寬廣的須彌山化為層層綿延的山巒,山巒也極度的概括化,用一個個小乳凸來代表,在小乳凸代表的山間,還富藏著眾多虎、豹、鹿、獅,以及修行者,盡是無窮的生意。 為了突顯須彌山山基的廣博,他們在下部用一排綿延不盡的乳凸山來概括須彌山基的無盡;為了突出須彌山頂的高聳,他們用一條交纏的雙龍,令山腰整個不見,顯示山腰有一大段“概括省略”,須彌山其實是很高很高的。就是用這麼高度概括的意象手法,工匠們得以用很小的空間, “畫有盡而意無窮”的表現出他們心中崇高的須彌山形象,而且其華麗生動處,絲毫不遜於第9窟的人間皇室宮門。

明窗為圓拱形,窗楣中部雕坐佛,兩側各一供養天並五級塔柱,下沿雕飛天,窗楣上方供養天與飛天相連,楣尾雕一對金翅鳥,其下則是供養天。精美華麗,繁而不亂,顯示了非凡的雕刻技藝。

從裝飾題材來看,最重要的是蓮花圖案和纏枝植物花紋圖案,它們對中國後代的裝飾圖案影響很大。蓮花在佛教中代表“淨土”,所以佛座也稱蓮花座,因此在佛教藝術中,蓮花就成了主要的裝飾圖案。在早期的曇耀五窟中,蓮花僅限於背光中央;到了後期,它以擴大到窟頂和各種裝飾中,而成為北魏後期裝飾的一大特點。

在後室的正面,門楣上刻蓮花與忍冬紋,作門框裝飾。

門框兩邊的雕塑已經風化。

後室視窗內側是許多小佛像,外側各一立佛。

頂部是飛天環繞蓮花。

後室主像為彌勒菩薩,東西兩壁各一脅侍菩薩。

南壁為表現釋迦因施善教、降伏外道的因緣故事龕。可惜看不懂。

南壁西側上半部。

南壁西側下半部。

南壁東側上半部。

南壁東側下半部。

內室頂部中間圖案已風化。南邊的邊框的小佛像和花紋仍然清晰可見。

11至13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願離去。第十一、十二、十三窟為一組。

第11窟為“接引佛洞”,亦鑿於西元471—494年。

窟室外側開龕造像,佛像保存完好。

第十一窟內中心塔柱上下兩層,樣式樸拙簡約。

上層南面為彌勒菩薩,其他三面為倚坐佛像。

窟頂有精美的龍紋彩繪壁畫。

下層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兩側脅侍菩薩,細頸瘦腰,神態溫雅,為遼代補鑿。

此塔下層正面立佛兩側的的兩身脅侍浮雕,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她們頭戴高冠,長裙地,帔帛交叉,長頸消瘦。那清秀娟美的浮雕形像如同一位超凡脫俗的神靈,使你感到清爽而潔淨。

東壁上層太和七年(483)造像題銘,全文共337字,是雲岡石窟現存時間最早、文字最多的題記,書體端朴高古,寄巧於拙,是平城魏碑書法的精品。(沒找到)

窟內的佈局全部不對稱。西壁滿布佛寶,形式各異,雕刻精美,無統一佈局。

此窟最引入注目的是西壁中部雕刻出一個較大的屋形龕,佛龕的造型和雕刻精確而簡潔。其瓦壟、屋簷等建築形象副真。在這寬敞氣派的憲棺下,雕出高約2.5公尺的七身立佛。現保存完好的有五尊。他們頭挽波狀髮髻、身著褒衣博帶裝;胸前結帶、長裙飄逸;身姿優美,獨立而出;在周圍佈滿小佛龕小造像的襯托下,更顯其大超人。他們身體前頃,右手著印,似在點化著人間迷途。這七身立佛,雕法細膩。每一尊都準確地表現出它們各自不同的涵養和法用。初看它們,好似一體一式,你若仔細欣賞,它們全然不同,各有特色。這七佛都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經歷,它們站在這裡呈現出一種多樣而又統一的和諧美。

東壁有“太和七年造像志”(沒找到)和邑信士五十四人雕刻的九十五軀雕像。這些佛直大約也是當時的善另信女們各自為修功德而獨立雕刻的,所以才形成了這種不對稱,無統一佈局的雕刻。

此窟的佈局是東西兩壁不對稱。它打破了中國由來己久的開窟造像傳統的主體突出,兩翼對峙的局面。據一些專家研究,此種佈局的出現是: “當時國家投資開大窟,民間集資補小龕。”的反映。

石窟的n型門側的雕刻風化嚴重。

這幾尊還算完好。

南壁不同於東西壁,南壁明窗兩側像雕刻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有佛塔、有伎樂天、有供養人還有千佛龕。(沒找到)

第十二窟為“離垢地菩薩洞”,西元471—494年。第12窟和9、10窟的外壁相同,採取廊柱外觀,內裡是單窟兩室的“廊柱式”。前後室窟,前室外壁上方鑿窟簷,窟口列楹柱。第12窟屬於雲岡中期的工程。它與11、13窟同在一個面闊九間的寺廟的覆蓋下,窟前是四根露明溫頂的大石柱,柱上刻滿千佛坐像。是前殿后堂式格局。它的洞窟萬方正正,窟頂平平展展,已與前期的馬蹄形平面和彎窿頂的簡樸風格大不相同,它開始向宮廷殿堂式過度。這也是第二期工程的一個顯著變化。

人稱“音樂窟”。的確,你在這個洞窟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種“莊生天筋”般的美妙境界。這裡是音樂的殿堂:這裡是舞蹈的天地。佛陀在這壁低眉合掌含笑聆聽;眾憎在那廂癡迷凝目沉浸其中;樂手在一邊懷抱琵琶忘情彈奏;飛天在四方揚袖翻飛;真可謂一座洞窟打開,現出一個華美絢麗、神佛共舞的洞天。

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

第12窟最耀眼的當是前室北壁,那簡直是人間石窟中最華麗的牆壁!你看那佛陀含笑、蓮花盛開、飛天起舞、伎樂彈奏、浮雕造像色彩繽紛、琳琅滿目。飛天與菩薩分層而列,伎樂與佛龕並列而排;直至窟頂的伎樂與飛天,在這裡組成了一個宏大的樂舞殿堂,它的華美絢麗讓人歎為觀止!

前室北壁最上層天宮伎樂十四身,從右(西)向左(東)依次為法螺、羯鼓、排簫、五弦、羌笛、築、曲項琵琶、觱篥、豎箜篌、彈箏、細腰鼓、胡篪、塤、鼙鼓等,明顯是較多地採納了西涼、龜茲、天竺的通用樂器,而且選擇宜於馬上演奏者。而對漢清樂的樂器,僅選用了篪、塤、築等少數,選擇這幾件也還是因其能在馬上演奏,對那些不能在馬上演奏的如鐘、磬等,則一概捨棄,明確地顯示了鮮卑人的選擇標準,表現了鮮卑遊牧民族的音樂文化特點。該窟內樂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樂隊的組合形式,集中體現了北魏宮廷樂隊風貌和社會音樂制度,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珍貴資料。據統計僅12窟裡,各種大小樂器就有17個種類、47件之多。這無疑包攬了北魏所能看見的所有樂器。這些樂器,應該是當時樂器的總和。如此之多的樂器,有的來自番漢;有的來自西域。這一時期由於絲路交通則幀暢,各國往來的頻繁,《疏勒樂》等一批樂曲在此時傳入中原。因此雲岡石窟中伎樂演奏的樂器,應是民族融合的象徵。

分別演奏法螺、羯鼓、排簫、五弦、羌笛、築、曲項琵琶。而且琵琶是大頭向上,怪不得“猶彈琵琶半遮面”。那西壁的上角的一位老者斜側著身子正在頃聽的樣子是那樣入迷。

觱篥、豎箜篌、彈箏、細腰鼓、胡篪、塤、鼙鼓等樂器。那東壁的上角的小沙彌正為這樂舞拍著手叫好的神情是那樣的生動。

門楣上一組舞伎群,動作連貫,氣韻奔放,是人間舞姿的藝術再現。雲岡石窟共計雕有飛天約兩幹三百多身,這些飛天給雲岡石窟藝術拓開了廣闊的舞臺。你看那飛天們衣帶飄舉、緩緩起舞、她們或飛升、或疾落、或環繞、或陡轉、或飄浮,或自在。當鼓樂齊鳴、錦瑟響起時,她們載歌載舞,隨手彈奏,信手散花。這一切,都使得佛國天空更加遼闊、神奇、祥瑞、純淨,自由,給這個洞窟加深了極樂的意味。她們在佛國的天空中自由飛翔,娛樂於佛。所以在佛境中到處有她們的身影。

逆發飛天,是雲岡石窟中特有的一種飛天。他們上身袒露,戴尖形項圈,有臂釧,披天衣,下著短裙。頭髮捲曲向後梳為逆發形。日本學者水野清一先生認為:雲岡石窟所出現的逆發形及上身袒露、下著短裙的樣式子,源於印度土著的髮式與服飾。其造型與動作姿態,形體粗壯矮胖。舞者有“推掌伸臂”、或平展、托掌叉腰等姿勢來看,這一時期的樂舞台有濃重的西域風格。

天花頂部有六身舞樂人圓凸浮雕,乃是樂隊的主奏者,主樂器即塤、觱篥、琵琶、細腰鼓、羯鼓。中間一人著紅褲無樂器,雙手合掌上舉,儼然是樂隊指揮。一千五百年前出現這種大型樂隊伴舞的場面,的確令人吃驚,不禁對北魏的文化狀況遐想不已。

神鳥都聽入迷了。

此刻的佛、菩薩,神情寧靜、面帶微笑,那千年不語、萬年不行的永恆姿態,似乎也被這美妙的音樂天所陶醉。

第13窟為“文殊菩薩洞”,開鑿於西元471—494年。

穹窿窟頂,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高13米,頭戴寶冠,頸部戴懸鈴項圈及瓔珞,胸佩蛇飾,仰首銜珠。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奮力托舉,勢若拔山。

該像經後世包泥彩繪,原雕僅見雙足踏蓮。

“托臂力士”以它的四隻臂膀托舉著主像仰掌的右臂,在力學上它所處的支撐點正是大佛右臂的懸空處,對大佛的右臂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同時這個“托臂力士”的雕刻造型非常、絕妙,在藝術上它與大佛形成鮮明的對比,它的小襯托出佛的大,它的動襯托出佛的靜,這個“托臂力士”使這個闊大而威嚴的洞窟,透出一種活躍的氣息。

窟內南壁中層的四阿式重屋的華蓋下的七佛立像

東壁下層的半跪供養天人像,均被認為是雲岡石窟的上乘之作,以雕飾精美,姿態飄逸著稱。

第13窟東壁的龕楣裝飾是雲岡石窟中最豐富的。雲岡石窟中佛龕的龕楣裝飾形式多樣,有尖拱龕、圓拱龕、形龕、山嶽形龕、華蓋龕、屋形龕、帳幕龕等等。龕楣兩端有兩龍交首、金翅烏、蠍首、獅子等裝飾,有的還在龕的基本形式上再刻以飛天化佛等,使龕式、人物、動物的裝飾表現得更為明顯突出。表現出宗教藝術追求莊嚴富麗的效果。

兩邊的壁畫的伎樂天和飛天已經是中土人物及打扮了,可以看出西來佛教漢化的演變。其中有的飛天還是裸女,可見當時社會還是很開放的。

把寬廣的須彌山化為層層綿延的山巒,山巒也極度的概括化,用一個個小乳凸來代表,在小乳凸代表的山間,還富藏著眾多虎、豹、鹿、獅,以及修行者,盡是無窮的生意。 為了突顯須彌山山基的廣博,他們在下部用一排綿延不盡的乳凸山來概括須彌山基的無盡;為了突出須彌山頂的高聳,他們用一條交纏的雙龍,令山腰整個不見,顯示山腰有一大段“概括省略”,須彌山其實是很高很高的。就是用這麼高度概括的意象手法,工匠們得以用很小的空間, “畫有盡而意無窮”的表現出他們心中崇高的須彌山形象,而且其華麗生動處,絲毫不遜於第9窟的人間皇室宮門。

明窗為圓拱形,窗楣中部雕坐佛,兩側各一供養天並五級塔柱,下沿雕飛天,窗楣上方供養天與飛天相連,楣尾雕一對金翅鳥,其下則是供養天。精美華麗,繁而不亂,顯示了非凡的雕刻技藝。

從裝飾題材來看,最重要的是蓮花圖案和纏枝植物花紋圖案,它們對中國後代的裝飾圖案影響很大。蓮花在佛教中代表“淨土”,所以佛座也稱蓮花座,因此在佛教藝術中,蓮花就成了主要的裝飾圖案。在早期的曇耀五窟中,蓮花僅限於背光中央;到了後期,它以擴大到窟頂和各種裝飾中,而成為北魏後期裝飾的一大特點。

在後室的正面,門楣上刻蓮花與忍冬紋,作門框裝飾。

門框兩邊的雕塑已經風化。

後室視窗內側是許多小佛像,外側各一立佛。

頂部是飛天環繞蓮花。

後室主像為彌勒菩薩,東西兩壁各一脅侍菩薩。

南壁為表現釋迦因施善教、降伏外道的因緣故事龕。可惜看不懂。

南壁西側上半部。

南壁西側下半部。

南壁東側上半部。

南壁東側下半部。

內室頂部中間圖案已風化。南邊的邊框的小佛像和花紋仍然清晰可見。

11至13窟更是讓人流連忘返,久久不願離去。第十一、十二、十三窟為一組。

第11窟為“接引佛洞”,亦鑿於西元471—494年。

窟室外側開龕造像,佛像保存完好。

第十一窟內中心塔柱上下兩層,樣式樸拙簡約。

上層南面為彌勒菩薩,其他三面為倚坐佛像。

窟頂有精美的龍紋彩繪壁畫。

下層四面均一立佛,正面立佛,兩側脅侍菩薩,細頸瘦腰,神態溫雅,為遼代補鑿。

此塔下層正面立佛兩側的的兩身脅侍浮雕,完全是另一種風格,她們頭戴高冠,長裙地,帔帛交叉,長頸消瘦。那清秀娟美的浮雕形像如同一位超凡脫俗的神靈,使你感到清爽而潔淨。

東壁上層太和七年(483)造像題銘,全文共337字,是雲岡石窟現存時間最早、文字最多的題記,書體端朴高古,寄巧於拙,是平城魏碑書法的精品。(沒找到)

窟內的佈局全部不對稱。西壁滿布佛寶,形式各異,雕刻精美,無統一佈局。

此窟最引入注目的是西壁中部雕刻出一個較大的屋形龕,佛龕的造型和雕刻精確而簡潔。其瓦壟、屋簷等建築形象副真。在這寬敞氣派的憲棺下,雕出高約2.5公尺的七身立佛。現保存完好的有五尊。他們頭挽波狀髮髻、身著褒衣博帶裝;胸前結帶、長裙飄逸;身姿優美,獨立而出;在周圍佈滿小佛龕小造像的襯托下,更顯其大超人。他們身體前頃,右手著印,似在點化著人間迷途。這七身立佛,雕法細膩。每一尊都準確地表現出它們各自不同的涵養和法用。初看它們,好似一體一式,你若仔細欣賞,它們全然不同,各有特色。這七佛都有不同的名字和不同的經歷,它們站在這裡呈現出一種多樣而又統一的和諧美。

東壁有“太和七年造像志”(沒找到)和邑信士五十四人雕刻的九十五軀雕像。這些佛直大約也是當時的善另信女們各自為修功德而獨立雕刻的,所以才形成了這種不對稱,無統一佈局的雕刻。

此窟的佈局是東西兩壁不對稱。它打破了中國由來己久的開窟造像傳統的主體突出,兩翼對峙的局面。據一些專家研究,此種佈局的出現是: “當時國家投資開大窟,民間集資補小龕。”的反映。

石窟的n型門側的雕刻風化嚴重。

這幾尊還算完好。

南壁不同於東西壁,南壁明窗兩側像雕刻內容極為豐富。其中有佛塔、有伎樂天、有供養人還有千佛龕。(沒找到)

第十二窟為“離垢地菩薩洞”,西元471—494年。第12窟和9、10窟的外壁相同,採取廊柱外觀,內裡是單窟兩室的“廊柱式”。前後室窟,前室外壁上方鑿窟簷,窟口列楹柱。第12窟屬於雲岡中期的工程。它與11、13窟同在一個面闊九間的寺廟的覆蓋下,窟前是四根露明溫頂的大石柱,柱上刻滿千佛坐像。是前殿后堂式格局。它的洞窟萬方正正,窟頂平平展展,已與前期的馬蹄形平面和彎窿頂的簡樸風格大不相同,它開始向宮廷殿堂式過度。這也是第二期工程的一個顯著變化。

人稱“音樂窟”。的確,你在這個洞窟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種“莊生天筋”般的美妙境界。這裡是音樂的殿堂:這裡是舞蹈的天地。佛陀在這壁低眉合掌含笑聆聽;眾憎在那廂癡迷凝目沉浸其中;樂手在一邊懷抱琵琶忘情彈奏;飛天在四方揚袖翻飛;真可謂一座洞窟打開,現出一個華美絢麗、神佛共舞的洞天。

前正室和東西壁上部均雕出三間仿木構建築屋形佛龕,前列兩柱,洞開三門。

第12窟最耀眼的當是前室北壁,那簡直是人間石窟中最華麗的牆壁!你看那佛陀含笑、蓮花盛開、飛天起舞、伎樂彈奏、浮雕造像色彩繽紛、琳琅滿目。飛天與菩薩分層而列,伎樂與佛龕並列而排;直至窟頂的伎樂與飛天,在這裡組成了一個宏大的樂舞殿堂,它的華美絢麗讓人歎為觀止!

前室北壁最上層天宮伎樂十四身,從右(西)向左(東)依次為法螺、羯鼓、排簫、五弦、羌笛、築、曲項琵琶、觱篥、豎箜篌、彈箏、細腰鼓、胡篪、塤、鼙鼓等,明顯是較多地採納了西涼、龜茲、天竺的通用樂器,而且選擇宜於馬上演奏者。而對漢清樂的樂器,僅選用了篪、塤、築等少數,選擇這幾件也還是因其能在馬上演奏,對那些不能在馬上演奏的如鐘、磬等,則一概捨棄,明確地顯示了鮮卑人的選擇標準,表現了鮮卑遊牧民族的音樂文化特點。該窟內樂器雕刻的形制、演奏方式以及樂隊的組合形式,集中體現了北魏宮廷樂隊風貌和社會音樂制度,是研究中國古代音樂史的珍貴資料。據統計僅12窟裡,各種大小樂器就有17個種類、47件之多。這無疑包攬了北魏所能看見的所有樂器。這些樂器,應該是當時樂器的總和。如此之多的樂器,有的來自番漢;有的來自西域。這一時期由於絲路交通則幀暢,各國往來的頻繁,《疏勒樂》等一批樂曲在此時傳入中原。因此雲岡石窟中伎樂演奏的樂器,應是民族融合的象徵。

分別演奏法螺、羯鼓、排簫、五弦、羌笛、築、曲項琵琶。而且琵琶是大頭向上,怪不得“猶彈琵琶半遮面”。那西壁的上角的一位老者斜側著身子正在頃聽的樣子是那樣入迷。

觱篥、豎箜篌、彈箏、細腰鼓、胡篪、塤、鼙鼓等樂器。那東壁的上角的小沙彌正為這樂舞拍著手叫好的神情是那樣的生動。

門楣上一組舞伎群,動作連貫,氣韻奔放,是人間舞姿的藝術再現。雲岡石窟共計雕有飛天約兩幹三百多身,這些飛天給雲岡石窟藝術拓開了廣闊的舞臺。你看那飛天們衣帶飄舉、緩緩起舞、她們或飛升、或疾落、或環繞、或陡轉、或飄浮,或自在。當鼓樂齊鳴、錦瑟響起時,她們載歌載舞,隨手彈奏,信手散花。這一切,都使得佛國天空更加遼闊、神奇、祥瑞、純淨,自由,給這個洞窟加深了極樂的意味。她們在佛國的天空中自由飛翔,娛樂於佛。所以在佛境中到處有她們的身影。

逆發飛天,是雲岡石窟中特有的一種飛天。他們上身袒露,戴尖形項圈,有臂釧,披天衣,下著短裙。頭髮捲曲向後梳為逆發形。日本學者水野清一先生認為:雲岡石窟所出現的逆發形及上身袒露、下著短裙的樣式子,源於印度土著的髮式與服飾。其造型與動作姿態,形體粗壯矮胖。舞者有“推掌伸臂”、或平展、托掌叉腰等姿勢來看,這一時期的樂舞台有濃重的西域風格。

天花頂部有六身舞樂人圓凸浮雕,乃是樂隊的主奏者,主樂器即塤、觱篥、琵琶、細腰鼓、羯鼓。中間一人著紅褲無樂器,雙手合掌上舉,儼然是樂隊指揮。一千五百年前出現這種大型樂隊伴舞的場面,的確令人吃驚,不禁對北魏的文化狀況遐想不已。

神鳥都聽入迷了。

此刻的佛、菩薩,神情寧靜、面帶微笑,那千年不語、萬年不行的永恆姿態,似乎也被這美妙的音樂天所陶醉。

第13窟為“文殊菩薩洞”,開鑿於西元471—494年。

穹窿窟頂,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高13米,頭戴寶冠,頸部戴懸鈴項圈及瓔珞,胸佩蛇飾,仰首銜珠。右手臂肘下,一力士奮力托舉,勢若拔山。

該像經後世包泥彩繪,原雕僅見雙足踏蓮。

“托臂力士”以它的四隻臂膀托舉著主像仰掌的右臂,在力學上它所處的支撐點正是大佛右臂的懸空處,對大佛的右臂形成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同時這個“托臂力士”的雕刻造型非常、絕妙,在藝術上它與大佛形成鮮明的對比,它的小襯托出佛的大,它的動襯托出佛的靜,這個“托臂力士”使這個闊大而威嚴的洞窟,透出一種活躍的氣息。

窟內南壁中層的四阿式重屋的華蓋下的七佛立像

東壁下層的半跪供養天人像,均被認為是雲岡石窟的上乘之作,以雕飾精美,姿態飄逸著稱。

第13窟東壁的龕楣裝飾是雲岡石窟中最豐富的。雲岡石窟中佛龕的龕楣裝飾形式多樣,有尖拱龕、圓拱龕、形龕、山嶽形龕、華蓋龕、屋形龕、帳幕龕等等。龕楣兩端有兩龍交首、金翅烏、蠍首、獅子等裝飾,有的還在龕的基本形式上再刻以飛天化佛等,使龕式、人物、動物的裝飾表現得更為明顯突出。表現出宗教藝術追求莊嚴富麗的效果。

兩邊的壁畫的伎樂天和飛天已經是中土人物及打扮了,可以看出西來佛教漢化的演變。其中有的飛天還是裸女,可見當時社會還是很開放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