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小夥赴四川涼山支教數年 背4個暖水壺徒步到學校

陝西檢察 2017-09-11 10:49

萬朝輝和一位彝族姑娘喜結連理 受訪者供圖

三門峽80後小夥放棄優越工作赴川, 以執著堅守打動一位元彝族姑娘

□記者房琳 通訊員顏釗

核心提示|2013年3月, 在家人的反對下, 三門峽80後小夥萬朝輝毅然做出一個決定:去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偏遠山區支教。

這些年來, 他與當地的學生和家長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這不, 在當地人的牽線下, 他還娶了一位美麗的彝族姑娘。 9月10日, 此事在網路傳播開, 迅速刷爆朋友圈。

當初他為何選擇去涼山支教?在那裡發生了哪些感人故事?如今他的生活怎樣?大河報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選擇放棄優越工作, 去偏遠山區支教

9月10日是教師節。 當天中午, 大河報記者電話聯繫到了遠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的萬朝輝。

“下午2點還要開會, 從學校到會場, 40分鐘車程。 ”在緊張的採訪時間裡, 雖然手機信號不太好, 萬朝輝仍然耐心地向大河報記者講述了他支教的經歷。

萬朝輝今年32歲。 2007年, 22歲的他從中南民族大學畢業, 回到家鄉三門峽。 因為他在大學學的是新聞專業, 回家後, 他在當地報社、電視臺實習。 後來, 他在當地一單位找了份固定工作, 萬朝輝幹了半年, 便辭職去武漢闖蕩。

萬朝輝告訴記者, 當時他在武漢一家企業上班。 2013年, 他的大學同學告訴他,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教師資源匱乏, 他毅然選擇去那裡支教。

在支教組織的安排下, 萬朝輝在當年3月去了涼山。 “涼山那邊山路險要、資源匱乏, 人們受教育程度低, 我想讓那裡的孩子走出大山。 ”萬朝輝說。

萬朝輝回憶說, 他去支教的第一個學校是昭覺縣的一個山村小學, 因為交通不便, 第一次去的時候,

冒雨徒步4個小時才到學校。 “路上要喝水, 我背了4個暖水壺。 ”

三門峽市愛心之家志願者協會會長孫梅麗告訴大河報記者, 萬朝輝是在支教前加入愛心之家的, 他是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因為他長期在涼山, 但只要放假回來, 都會去獻血, 愛心之家組織的捐款活動, 他都會通過網路捐款。 ”

近日, 三門峽小夥萬朝輝支教四川涼山的事蹟刷爆網路, 這是他和學生的合影。

感動腳摔骨折, 休養中委託村支書給學生佈置作業

萬朝輝說, 因為工作原因, 他在涼山彝族自治州的昭覺縣和美姑縣共5個學校支教過。

提起剛去支教的感受, 萬朝輝說:“苦”。

幾間破舊的瓦房就是整個學校的教室, 牆上的裂縫隨處可見;由於時常停電, 教學經常在一片漆黑中艱難進行……

“許多學生家離學校很遠, 有些學生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上學, 還要經常幹農活, 我們只能加班加點給學生補課, 一個知識點反復地講。 ”萬朝輝說, 剛開始, 學生成績普遍不理想, 有個學生考了個不錯的成績, 他和志願者們激動得出錢買了輛自行車對學生進行獎勵。

去年11月份萬朝輝在美姑縣支教, 一天去學生家中家訪, 返回時天色已晚, 在狹窄的小路上不留神滑倒了, 導致右腳嚴重骨折, 不得不暫時中斷支教生活, 回到三門峽的家中休養。

萬朝輝說, 休養中, 他仍放心不下即將畢業的學生。 為此, 他還專門委託村支書每天給學生佈置作業, 並把學生的近況拍成小視頻發給他。 “讓我感動的是, 我在家休養期間, 總有學生詢問我的病情, 問我什麼時間回去。 ”

除了教知識外, 萬朝輝還教會孩子們諸多良好的行為習慣, 排隊、洗手、按規矩吃飯

……

學生的成績提高了, 生活也養成了好習慣, 一些原本不重視教育的家長也紛紛把孩子送來上學, 當地百姓的教育觀念漸漸改變,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校園。當地一些學生家長得知萬朝輝生活比較苦,也會送來一些臘肉、土雞蛋給他吃。

幸福善良打動當地人,把彝族姑娘娶回家

2017年4月9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政局,萬朝輝與一位美麗的彝族姑娘領了結婚證。

“今年2月底,我放不下快要畢業的6年級學生,便和母親說想回學校上課。”萬朝輝說,當時他母親就說,想回學校可以,趕緊找個媳婦。

回到涼山後,因為萬朝輝的善良,經當地一位村支書介紹,他結識了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的一位彝族姑娘,並於今年4月領了結婚證,今年7月在三門峽辦了婚禮,許多支教老師及萬朝輝的親戚、朋友去參加婚禮。

9月10日,在三門峽萬朝輝家中,其父萬鐵漢從櫃子中拿出了那件彝族服裝,他告訴記者,雖然是在三門峽辦婚禮,但萬朝輝結婚那天專門穿上了女方家為他訂做的彝族服裝。

萬鐵漢還說,當初他們全家都反對萬朝輝去涼山支教,因為離家太遠,後來拗不過孩子,便答應了。

“今年我到他支教的學校呆了兩天,那裡條件太苦,但是孩子們對他都特別好,幫他打掃衛生,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萬鐵漢說,每次假期結束後,他都會買些牙膏、牙刷以及棉鞋、衣服給那裡的孩子。

如今,萬鐵漢明白自己的孩子和涼山的孩子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再反對孩子支教。

萬朝輝說,他的妻子在雷波縣經營一家飯店,而他在昭覺縣支教,兩地雖然只有150公里路程,但是開車要5個小時。“我們各有各的事,都比較忙,結婚後我們只見過一次面。”

對於今後的打算,萬朝輝笑著說:“這幾年我會繼續留在涼山支教。”

當地百姓的教育觀念漸漸改變,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校園。當地一些學生家長得知萬朝輝生活比較苦,也會送來一些臘肉、土雞蛋給他吃。

幸福善良打動當地人,把彝族姑娘娶回家

2017年4月9日,在涼山彝族自治州民政局,萬朝輝與一位美麗的彝族姑娘領了結婚證。

“今年2月底,我放不下快要畢業的6年級學生,便和母親說想回學校上課。”萬朝輝說,當時他母親就說,想回學校可以,趕緊找個媳婦。

回到涼山後,因為萬朝輝的善良,經當地一位村支書介紹,他結識了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的一位彝族姑娘,並於今年4月領了結婚證,今年7月在三門峽辦了婚禮,許多支教老師及萬朝輝的親戚、朋友去參加婚禮。

9月10日,在三門峽萬朝輝家中,其父萬鐵漢從櫃子中拿出了那件彝族服裝,他告訴記者,雖然是在三門峽辦婚禮,但萬朝輝結婚那天專門穿上了女方家為他訂做的彝族服裝。

萬鐵漢還說,當初他們全家都反對萬朝輝去涼山支教,因為離家太遠,後來拗不過孩子,便答應了。

“今年我到他支教的學校呆了兩天,那裡條件太苦,但是孩子們對他都特別好,幫他打掃衛生,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萬鐵漢說,每次假期結束後,他都會買些牙膏、牙刷以及棉鞋、衣服給那裡的孩子。

如今,萬鐵漢明白自己的孩子和涼山的孩子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再反對孩子支教。

萬朝輝說,他的妻子在雷波縣經營一家飯店,而他在昭覺縣支教,兩地雖然只有150公里路程,但是開車要5個小時。“我們各有各的事,都比較忙,結婚後我們只見過一次面。”

對於今後的打算,萬朝輝笑著說:“這幾年我會繼續留在涼山支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