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村社一體、合股聯營 農村改革的“塘約經驗”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窮則思變, 不破不立這個自古以來為人所知的道理, 在貴州的貧困地區顯得更為珍貴。 塘約村——貴州省的一個普通村落, 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 通過改革創新, 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塘約的改變不僅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知曉, “塘約經驗”更是成為了西部貧困地區農村改革的樣板。

塘約村脫貧建設後的新面貌 顧思騏攝

三年前的塘約, 經濟落後, 人均收入極其微薄。 2014年, 塘約村經歷了一場百年不遇的洪災, 使這個人均收入不足4000元的二類貧困村雪上加霜。 面臨如此生存困境, 村民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 大膽探索, 兩年時間走出了貧困重圍。

塘約村前村支書曹友明 顧思騏攝

對塘約村的變化, 前村支書曹友明不無感慨地說:“2014年以前我們村沒有通組公路, 都是土路, 稍好一點的路也不過是墊一點沙石。 2014年以後我們就修了通組公路。 隨著村黨委領導改革建設, 全村經濟由2014年以前的人均年收入3500-4500元, 增加到現在的將近15000元, 生活品質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塘約村開創性地提出“村社一體、合股聯營”發展模式, 既加快了全村的脫貧進程, 也為全村村民抱團發展擰上了一股繩。

塘約村新貌 顧思騏攝

如今, 塘約村抓住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機遇、對全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等“七權”進行精準確權。 成立以村党支領導的合作社, 探索實施“村社一體, 合股聯營”發展模式, 創新鄉村治理“紅九條”, 推動農村產權改革, 啟動庫存資產, 資源變資本,

資金變股金, 農民變股民的“三變”措施, 村民分享了改革紅利, 實現了從二類貧困村向“小康示範村”的華麗嬗變, 為農村脫貧打造了“塘約經驗”, 成為西部貧困地區農村改革的樣板。

塘約村的紅白理事會會長孟性學 顧思騏攝

除此之外, 塘約村對亂辦酒席實施制度約束,

進一步保障了脫貧成果的持續與穩定。 “在這之前, 我們這個地方亂辦酒席, 基本就是兩三天辦一回, 每年計算下來900多戶人, 將近就要辦200多台酒席。 後來, 通過治理, 這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從2016年到2017年, 沒有亂辦酒席的人。 ”塘約村的紅白理事會會長對記者說。

通過三年的摸索與實踐。 塘約村合作社最終實現每年:合作社30%、村集體30%、村民40%的利益分配目標。 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13年不到4000元, 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 村集體經濟從不足4萬元增加到202萬, 創新的思路和嚴格的村紀, 令今天的塘約村這個二類貧困村華麗蛻變成為“貴州省十佳美麗鄉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