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生党收藏,5個最實用的文獻搜索方法

大家都知道, 現在的文獻量越來越大, 關鍵字檢索, 結果裡會有太多的文獻, 讓我們無從選擇。 怎麼從浩如煙海的資料庫中準確快速地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文獻, 是我們科研工作者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如何在不通讀全文的前提下, 快速定位自己最感興趣的文獻呢? 希望各位能夠分享自己檢索文獻和閱讀文獻內容的經驗, 以便大家相互學習, 提高自己的文獻檢索能力和閱讀水準。

1.從導師、師兄、師姐那裡, 得到幾個自己研究領域的Number Ones的名字。

2.檢索到Number Ones的課題組主頁, 一般Google搜索第一個就是。

3.下載Number Ones主頁上所有的Publications的PDF全文, 並下載Citations , 整理好在Endnote庫中。

4.從EndNote庫的Journal欄, 看Number Ones的文章發表於哪些期刊上, 使用RSS閱讀器訂閱這些期刊。

5、堅持只要要閱覽完閱讀中新增的條目。

6.仔細閱讀EndNote庫中整理好的文獻, 一天一篇就夠。

7.提煉出自己研究領域"獨一無二的關鍵字"。 比如碳氫活化或官能化,

猜猜關鍵字是什麼不是"C-H Activations" , 也不是"C-H Functionalizations"。

8.在SciFinder中檢索“獨一無二的關鍵字”並設置"Keep Me Posted" Results , 發現新的文章,同時以防RSS閱讀器流覽時錯過重要的文章。

以上僅僅只是入門級別的文獻檢索方法。

最近剛好在看一些文獻, 也把經驗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文獻查找是有技巧,

但是最重要的還是要靠積累、要靠耐心與對專業的熱情。

首先找到一些綜述性的文章, 搜索關鍵字可以為review、progress、recent development+(你所在領域); 然後就是仔細閱讀, 找到本領域的發展趨勢, 從遠至近將相關的文章整理好, 整理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律將不同類型的文章分類, 比如可以按照結構分類, 按照效率改進趨勢分類。 每個類別的文章按照時間排序; 最後就是不斷地去添加你發現的新文章, 並且寫下每篇文章的主題, 你所收穫的。

想想現在這些都可以在電腦上完成, 已經比過去拿上厚厚本子, 各種列印文章, 各種便簽貼, 各種記號方便多了。 希望大家通過檢索和閱讀文獻都能有所收穫, 不斷完善自己的論文, 當然要是工作了的蟲友也可以不斷充實自己。

1.學校發的電腦上自帶了endnote這款文獻整理軟體, 這說明這款軟體在國外高校還是比較流行。 通過搜索關鍵字, 可以選擇在文獻的題名、摘要、全文範圍內檢索, 可以比較精准地得到需要的文獻。 搜索的資料庫可以選web ofscience,這樣幾千篇文獻的摘要和題目等等都在你的電腦裡了,

然後再建立smart小組, 通過自訂關鍵字, 來精確定位你感興趣的文獻, 然後下載。

2.很多endnote裡面不能下載的文獻, 都可以通過穀歌學術來搜索, 找到正確的文獻, 兩者結合起來就是神器。

老闆找我要我所有的文獻, 我就把我的endnote圖書館直接甩給他, 幾千篇文獻, 多種分組類別, 感覺很有面子。

1.進入一個領域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是, 找一本這個領域最早的論述專著或教材。

2.當你把這個領域的基本概念和內涵以及相互之間的關係搞清楚了之後, 再去讀這個領域的論文。

3.另外web of science提供文章的弓|用報告, 對於一篇文章可以查到其引用的詳情, 通過引用可以到瞭解導這篇文章的分量。 當文章看到一定數量之後,你也會發現其實一個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幾個到十幾個小組。

4.如何找牛人? 下面幾個辦法我覺得還不錯,大家試試如何。

(1)看本專業的主流期刊,裡面的編委都是在本領域成名的人物。

(Q )看本專業的會議的顧問名單,再爛的會議也能找幾個牛人來充充場面,至於他們來不來開會就另當別論了。

(3)一般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會有國際的學術團體、學會,像APS,ACersS,IEEE等。這些學會一般每年都會有年會,會上一般都會發幾個大獎來肯定牛人鼓勵後進,找到這樣的獲獎名單,一個一個地看,也會找到不少已經是牛人或者快要成為牛人的人。對於本專業的牛人,尤其是國際上認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們的名字,更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成名。用web of很容易找到某個人最高引的文章。不science,管懂不懂先下載下來看看,如果你能從文章裡面看出來該文為何高引,你的水準也就很不錯。

研究生應當常去的網站:

1.小木蟲(

http://muchong.com/) 推薦理由裡邊有不少學術科研用得到的資料,且全部為免費的。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http://www.nsfc.gov.cn/) 推薦理由: 堪稱中國科學研究的風向標。

3.臺灣博碩士論文網(

http://etds.ncl.edu.tw/

)推薦理由: 有近10萬的博士、碩士畢業論文全文可以下載。當然,下載的前提是你得搞到一個臺灣身份證號來註冊一個帳號。

4.中國學術會議線上(

http://www.meeting.edu.cn/) 推薦理由

大量學術會議徵文資訊,有的被三大檢索收錄。

對於文獻檢索:

1.首先輸入你研究方向關鍵字(先在中文網上,瞭解你研究的到底是什麼);

2.篩選幾篇相關性最大的文章仔細閱讀(最好是綜述,博士論文);

3.通過上述兩步能夠基本瞭解你的研究內容,再進行二次文獻檢索,對關鍵字進行重新整理後再次檢索(如熱休克蛋白,讀文獻後發現其簡稱為HSP,此時檢索詞為熱休克蛋白or HSP); 4.再進行外文的檢索,可以先用中文在FMJS翻譯後再在pubmed上檢索,有主題詞時儘量使用主題詞檢索(相關參見pubmed檢索相關內容,推薦使用gopubmed,其分析功能還是很強大必要時也要進行二次檢索,完善檢索的),詞。其他外文資料庫也一樣。

小結: 總之文獻檢索是一項好大的工程,我們要邊閱讀邊檢索,通過檢索,閱讀相關文獻,通過閱讀文獻,再完善檢索詞,並注意檢索入口的把握,一般選用主題詞和關鍵字。

對於文獻閱讀:

看題目與摘要,看是否與自己研究內容相關;

2.看前言、討論;

3.看圖表(通過上述三步基本上對文章就大致瞭解了);

4.最後看方法與結論。

小結: 對於初讀者,一定要認認真真先看幾篇綜述、博士論文(中文的),再讀外文,外文一定要讀影響因數高的文章,開始時會很慢,不過一定要堅持,按上述順序堅持讀,慢慢就會發現讀文獻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這是我的小小經驗,大家有什麼好的經驗,歡迎分享,有什麼不好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讓我們共同進步。

當文章看到一定數量之後,你也會發現其實一個方向,做的最好的往往就是那幾個到十幾個小組。

4.如何找牛人? 下面幾個辦法我覺得還不錯,大家試試如何。

(1)看本專業的主流期刊,裡面的編委都是在本領域成名的人物。

(Q )看本專業的會議的顧問名單,再爛的會議也能找幾個牛人來充充場面,至於他們來不來開會就另當別論了。

(3)一般一個成熟的學科都會有國際的學術團體、學會,像APS,ACersS,IEEE等。這些學會一般每年都會有年會,會上一般都會發幾個大獎來肯定牛人鼓勵後進,找到這樣的獲獎名單,一個一個地看,也會找到不少已經是牛人或者快要成為牛人的人。對於本專業的牛人,尤其是國際上認可的那些人,要知道他們的名字,更要知道他們為什麼成名。用web of很容易找到某個人最高引的文章。不science,管懂不懂先下載下來看看,如果你能從文章裡面看出來該文為何高引,你的水準也就很不錯。

研究生應當常去的網站:

1.小木蟲(

http://muchong.com/) 推薦理由裡邊有不少學術科研用得到的資料,且全部為免費的。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http://www.nsfc.gov.cn/) 推薦理由: 堪稱中國科學研究的風向標。

3.臺灣博碩士論文網(

http://etds.ncl.edu.tw/

)推薦理由: 有近10萬的博士、碩士畢業論文全文可以下載。當然,下載的前提是你得搞到一個臺灣身份證號來註冊一個帳號。

4.中國學術會議線上(

http://www.meeting.edu.cn/) 推薦理由

大量學術會議徵文資訊,有的被三大檢索收錄。

對於文獻檢索:

1.首先輸入你研究方向關鍵字(先在中文網上,瞭解你研究的到底是什麼);

2.篩選幾篇相關性最大的文章仔細閱讀(最好是綜述,博士論文);

3.通過上述兩步能夠基本瞭解你的研究內容,再進行二次文獻檢索,對關鍵字進行重新整理後再次檢索(如熱休克蛋白,讀文獻後發現其簡稱為HSP,此時檢索詞為熱休克蛋白or HSP); 4.再進行外文的檢索,可以先用中文在FMJS翻譯後再在pubmed上檢索,有主題詞時儘量使用主題詞檢索(相關參見pubmed檢索相關內容,推薦使用gopubmed,其分析功能還是很強大必要時也要進行二次檢索,完善檢索的),詞。其他外文資料庫也一樣。

小結: 總之文獻檢索是一項好大的工程,我們要邊閱讀邊檢索,通過檢索,閱讀相關文獻,通過閱讀文獻,再完善檢索詞,並注意檢索入口的把握,一般選用主題詞和關鍵字。

對於文獻閱讀:

看題目與摘要,看是否與自己研究內容相關;

2.看前言、討論;

3.看圖表(通過上述三步基本上對文章就大致瞭解了);

4.最後看方法與結論。

小結: 對於初讀者,一定要認認真真先看幾篇綜述、博士論文(中文的),再讀外文,外文一定要讀影響因數高的文章,開始時會很慢,不過一定要堅持,按上述順序堅持讀,慢慢就會發現讀文獻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這是我的小小經驗,大家有什麼好的經驗,歡迎分享,有什麼不好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

讓我們共同進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