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3月16日淩晨,成都至龍潭寺的鐵路上有無數個光點在不停地移動

3月16日淩晨, 成都至龍潭寺的線路上有無數個光點在不停地移動, 這是成都工務段的換軌施工隊。 他們利用180分鐘的“大天窗”成段換軌。

當“天窗”命令下達, 施工人員立即忙碌起來, 機器的轟鳴聲、口號聲不絕於耳, 施工現場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 他們職責明確、配合默契, 有條不紊地進行各項作業。

據瞭解, 他們當晚要換掉900米的“疲勞”軌, 不僅如此, 還要在換軌的同時進行鋼軌應力放散, 使鋼軌達到標準鎖定軌溫, 最後進行鋼軌鋁熱焊接。

該段主管大修副段長印應全說, 這原本是3項施工作業, 為了節約成本、提高效率,

該段將3項施工揉合到一個“天窗”裡進行。

為打好這場“三合一”施工戰, 該段提前召開施工研討會, 從施工組織、人員安排、機械設備、施工安全等方面充分預想施工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風險。 針對存在的問題, 優化施工方案, 確保安全技術措施全面覆蓋、各環節銜接緊密。 針對這次換軌任務重、專案雜、人員多、戰線長、安全壓力大等實際, 該段加強安全風險預警, 強化施工組織, 包保領導、車間幹部全場盯控, 確保各環節穩步推進。

“這次施工作業有200多人參加, 為保證施工安全和施工效率, 我們將施工人員分成9個小組, 每個小組安排3名帶工人員, 負責安全和品質監督。 ‘天窗’命令下達, 各小組同時進行作業。 把900米的施工區段分成9段,

既方便了現場管理, 又確保了現場秩序, 避免了人員浪費, 提高了施工效率。 ”施工負責人張楊說。

施工現場, 有一支由20來人組成的撬軌組, 專門負責新舊鋼軌的更換, 他們動作嫺熟、敏捷, 跟著節奏一路翻撬鋼軌。 當新鋼軌被撬入卡槽時, 專門負責安裝聯結零件的人員迅速擺好所需零件, 然後緊固螺栓。 新鋼軌換好後, 負責鋼軌應力放散的人員就開始進行放散作業。 放散完成後, 焊接工緊接著進行鋼軌鋁熱焊接。 當線路左邊的900米鋼軌更換完成後, 右邊的按照同樣的步驟進行。

“這樣一來, 就實現了施工各個環節的無縫對接, 避免了‘打堆堆’‘你等我、我等你’的現象, 3項施工作業也能井然有序地進行, 大大提高了‘天窗’利用率。

”張楊繼續說。

印應全介紹, 以前的“天窗”時間短, 施工作業常常顧此失彼, 致使“天窗”利用率低, 想要完成換軌、應力放散、鋁熱焊接就需申請3個“天窗”點。 每一次“天窗”佔用勢必影響鐵路運輸, 降低路局全年運輸總量, 減少運輸收入。 同時, 對施工單位來說, 既增加了時間、物資成本, 又增加了勞務費用支出和安全風險係數。

“以這次施工為例, 一次完成3項施工作業, 換軌勞務用工費大約3.04萬元;鋼軌鋁熱焊接6處, 成本支出6600元, 共3.7萬元。 如果分3次施工, 勞務用工費增加至4.16萬元, 淨增加1.12萬元。 下次鋼軌焊接要開斷鋼軌進行應力放散後再焊接, 就白白增加2個焊頭, 成本淨增加2200元, 換1公里鋼軌要多開支1.34萬元。 今年, 我段計畫換軌200公里, 按以前的‘天窗’模式,

看得見、算得清的成本就要增加268萬元。 ”印應全簡單地算了一筆賬。

印應全說, 作為管理者, 不能算糊塗賬, 如今是“大天窗”, 想辦法把換軌、應力放散、焊接揉到一起施工, 節約了大量時間和物資成本, 讓職工把更多的時間放在提高設備品質上, 一年下來的經濟效益遠遠不止兩三百萬元。 (青堯)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