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環保稅開徵進入最後倒計時!你的企業要交多少稅?

《環境保護稅法》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制定的第一部稅法,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單行稅法,

對於充分發揮稅收在控制和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的積極作用, 具有重要意義。

環境保護稅法承載著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態環境保護的重任, 社會各界高度關注。

那麼環保稅即將開徵, 將會是對誰徵收?如何徵收?用於何處呢?

環保稅將由誰徵收

徵收方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規定了稅務部門和環保部門的分工。

稅務機關依法徵收管理, 環保主管部門則負責依法對污染物監測管理, 環保主管部門和稅務機關應當建立涉稅資訊共用平臺和機制, 定期交換有關納稅資訊資料。

現行的排汙費是實行中央和地方1:9分成, 考慮到地方政府承擔主要污染治理責任, 為了調動地方的積極性, 環境保護費改稅以後, 開徵之後, 環境保護稅收入全部作為地方稅收入, 納入一般公共預算。

環保稅將向誰徵收

依據《環境保護稅法》, 以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為納稅人。

其中,

依法設立的城鄉污水集中處理、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場所排放相應應稅污染物, 不超過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排放標準的, 將暫予免征環境保護稅。

這也就是說, 環保稅將不向普通居民徵收。

環保稅的徵收專案

徵稅專案指《環境保護稅法》所附《環境保護稅稅目稅額表》、《應稅污染物和當量值》規定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雜訊4類應稅污染物。

據介紹, 待條件成熟後, 將把有關污染物如揮發性有機物等也列入, 擴大徵稅範圍。

環保稅:讓污染者付費

環境保護稅是將環境污染排放外部性損害內部化的一種重要稅種, 環保稅的徵稅目的主要是為了降低污染對環境的破壞, 增加污染企業的稅收負擔, 提高其生產成本, 迫使企業技術創新, 加大環保投入, 用法律明確“污染者付費”。

大規模的環境稅徵收對重工業高污染高排放行業衝擊最大。

徵收環保稅的核心目的不是為增稅

2007年6月, 開徵環境保護稅的研究工作正式啟動。

縱觀十年出臺之路, 稅種名稱經歷了由“環境稅”到“環境保護稅”的變化,

更加凸顯環境保護稅的環境保護目的。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甯曾表示, 徵收環保稅的核心的目的不是為了增加稅, 是為了更好地建立一個機制, 鼓勵企業少排污染物, 多排多付稅, 少排少付稅。

因此開徵環保稅對於企業來說, 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環保稅徵收對環境治理是正向激勵

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傳遞資訊表示,把環保作為機遇,下決心解決產業、能源、規劃、交通等問題,能為好的企業和地區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提升經濟品質和城市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對排汙費明確專款專用,絕大部分給地方用於污染治理。未來環境保護稅法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也備受關注。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好的環境品質和好的經濟品質是一致的。

環境保護稅的徵收不僅有利於污染防治,還在促進稅制綠化、優化稅制結構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綠色稅制”醞釀近十年,環保制度將迎來新里程碑。

詳情可諮詢環保分局,諮詢電話:22323733。

環保稅徵收對環境治理是正向激勵

3月19日,“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7”傳遞資訊表示,把環保作為機遇,下決心解決產業、能源、規劃、交通等問題,能為好的企業和地區拓展新的發展空間,提升經濟品質和城市的競爭力。

目前,我國對排汙費明確專款專用,絕大部分給地方用於污染治理。未來環境保護稅法如何更好發揮作用,也備受關注。

保護環境,人人有責。好的環境品質和好的經濟品質是一致的。

環境保護稅的徵收不僅有利於污染防治,還在促進稅制綠化、優化稅制結構等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

“綠色稅制”醞釀近十年,環保制度將迎來新里程碑。

詳情可諮詢環保分局,諮詢電話:22323733。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