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企業家獎勵科學家百萬美元,划算嗎?

9月9日, 第二屆“未來科學大獎”在北京揭曉, 清華大學教授、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 北京大學國際數學研究中心教授許晨陽分別獲得“生命科學獎”、“物質科學獎”和“數學與電腦科學獎”, 獎金各為100萬美元。

此項大獎由中國企業家捐贈設立, 百度、騰訊、網易、真格基金多家知名企業是此項大獎的參與者。 企業家不只是掙錢的機器, 如何把手中的錢花好, 花出更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才是企業家們最大的心願、最大的貢獻和最大的價值。

而獎勵科學家則是企業家最划算的“買賣”。 如果沒有科學家做支撐, 沒有科研項目做保障, 沒有良好的技術做基礎, 哪個企業能夠生存下去, 又有哪個企業能夠與其他企業競爭。

獎勵科學家, 只是企業家們投資的一個更具前景和市場的項目。 因為誰也不知道, 在這些致力於科學研究的科學家隊伍裡, 會為企業家們提供多少有價值、有意義、有作用的好專案、好產品, 從而給企業家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 同時, 又能創造多少社會效益, 為人類做多大貢獻。

企業家與科學家原本就是共生共長、互相依託的, 特別是現代經濟下, 科學家沒有企業家, 很多科研成果難以轉化成生產力, 無法讓科研專案的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無法實現科研專案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企業家沒有科學家, 同樣無法讓企業得到很好的發展, 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 而科學家, 顯然不只是傳統意義上的科研機構、大學等專門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員, 企業的技術人員大多也是科學家的一員, 是未來科學之星的候選人。 因此, 一定程度上, 企業家和科學家就是一家人, 是在同一領域扮演的不同角色。

依靠科學技術、科研成果、科技手段等發展起來的企業家, 也就更有理由為科學家們做點什麼, 為科學家的成長和發展提供一些保障, 為科學家隊伍的不斷擴大創造一些條件。 今天的某些捐贈, 可能會在未來成倍成倍地得到回報。 現實生活中,

因為某次小小的捐贈行為、幫助行為、扶持行為, 而讓自身在今後大受裨益的事並不少見。

要讓這個大獎更好地發揮作用, 更好地服務科研人員和科研專案, 更好地推動科學技術向各個領域轉化, 不僅需要企業家們的大力支撐, 更需要科學家們的積極努力。 如果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科學研究的隊伍中來, 有更多的人能夠放棄各種誘惑潛心科學研究, 而不是離開科研隊伍去掙錢, 那麼, 這項獎的生命力也會更強, 就能吸引更多的企業家成為此項獎的參與者, 從而讓此項大獎的影響更大、範圍更廣、作用更強。 其中, 基金的管理使用、評獎過程的公平公正、獲獎人員的公信力等, 則是大獎能否持續有效地推動下去的關鍵。

企業家和科學家加強互動, 從利益關係轉向合作關係、從隔岸相望轉向同舟共濟, 企業家用創造的財富為科學家們增加研究動力, 科學家用研究的成果為企業家們提供新的財富源泉, 完全是“雙贏”甚至“多贏”格局, 沒有理由不將此項工作做好、做出影響和效率來。 如果能夠成為諾貝爾獎的重要補充, 與諾貝爾獎形成呼應, 那未來科學大獎的地位也會大幅提升, 成為真正的世界性科學大獎。 而參與此項大獎的企業家們, 也會因為此項大獎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而在歷史上留下更多痕跡。

留下的財富會用掉、會花光, 留下的影響則會永恆。 對企業家來說, 做一件能夠擴大影響、留下痕跡的事, 何樂而不為。 對科學家來說,

有企業家的全力支持, 從而拿出更多有價值的科研成果, 並在歷史上留下濃濃的一筆, 該是一件多麼有價值的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