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以綠色為底色打造美麗生態城市

本報記者 曾譯萱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佈局, 從此“美麗中國”成為中華民族奮力追求的新目標。 邊陲明珠防城港也順勢而為將“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新高度, 大步向建設美麗防城港、生態防城港的目標邁進。

城市之美, 在於城市品質提升

城市之美, 不僅在於“顏值”和“面子”, 還在於“內涵”和“氣質”。 城市品質, 是城市外在形象和內在精神的統一體, 防城港從多方面想方設法提升城市環境品質。

依海而建的城市步行綠道蜿蜒在西灣海岸, 勾勒出海灣城市的生態美景的同時,

進一步優化了防城港的城市功能, 提升著城市品質。

8月29日, 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審議並表決通過了《防城港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這為提高我市城市管理水準, 建設整潔、優美的城市環境, 促進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更加翔實的法律保障。

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金湘軍表示, 《防城港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是我市行使地方立法權後進行的首部實體法立法, 對推進“七城同創”和海灣新區建設, 更好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防城港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在市容管理方面, 對包括臨街建(構)築物設置標準及設施管理、城市管線管理、道路挖掘管理、水域容貌、城市步行綠道管理、城市綠化管理在內的十多個方面都有詳細的規定。

在環境衛生方面, 則包括了垃圾處理標準制定與投放管理、環境衛生管理行為規範、便民餐點行為規範等十多條詳細規定。

城市之美, 在於綠色紅利共用

生態文明是城市文明的核心靈魂, 綠色生態是防城港最具影響力的品牌。 防城港目前正在大力推進的“七城同創”中, 有“雙城”(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與綠色生態環境有直接關係, 防城港對生態環境方面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2014年3月, 防城港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序幕正式拉開。 2015年2月, 我市又吹響了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的號角。 從此, 防城港踏上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雙城同創”的征程,

以生態魅力刷新城市顏值。

近年來, 防城港市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為載體, 全面實施公園綠地、道路景觀、生產綠地建設, 綠化普及率越來越高, 城市園林綠地品質與數量得到全面提升。 接下來還會重點建設沙潭江濕地公園、蜈蚣嶺公園、金花茶公園、堤路園(包含園博園項目)、西岸公園等, 預計至2018年底,新增城區綠地面積220公頃以上。 最終形成“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生態城市格局, 讓市民隨意盡享綠色紅利。

發展之美,

在於堅守生態保護紅線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生態福利便是民生福祉。

我市以持續改善環境品質為立足點, 積極貫徹落實大氣、水和土壤污染防治三個“國十條”,

努力營造我市“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的優良生態環境。 同時,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產業政策, 對高能耗、高污染、資源型企業和不符工業園區准入條件的項目嚴格環評審批, 從源頭控制和防止污染。

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自治區環保廳最新監測資料顯示, 今年上半年我市主要河流水質總體保持良好;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成率100%;城市環境空氣優良天數共174天, 優良率達96.1%, 環境空氣品質繼續領跑全區。 在此之前, 我市已經創下環境空氣品質“三年連冠”的記錄。

防城港並沒有因為空氣品質排名第一而沾沾自喜、放鬆警惕, 而是全市形成合力, 持續推進環境空氣品質改善工作。 我市成立了以副市長蹇興超為組長、市直14個單位為成員的環保專項行動領導小組,

加強對空氣品質的監管, 不定期對兩城區進行巡查檢查, 對城區主要施工工地、道路清掃灑水和露天燒烤攤點等開展巡查檢查, 發現問題及時通報相關部門迅速解決。

保護生態環境多管齊下。 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環境保護監管責任, 運用《環境保護法》配套辦法, 創新“錯時執法”精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 針對違法企業大多選擇在環保部門休息日或者夜間進行違法排汙的特點, 市環保部門成立專項執法檢查組, “不按常規出牌”, 通過夜間暗查和突擊檢查, 成功地查獲了多起偷排偷放的環境違法行為。 去年10月至今年6月, 市環保局作出環境保護行政處罰37起, 其中適用新《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案件12起,包括按日連續處罰2起,總罰款金額達160.418萬元。

自然界的精靈,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要求最高也最為敏感。今年5月22日,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監測人員拍攝到了我國罕見鳥類——紫水雞。這是今年繼發現全球瀕危鳥類小青腳鷸後,該保護區發現的又一罕見鳥類。近年來,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鳥類種數已上升至269種,今年以來新增3種。

從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再到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實現良性互動,一個充滿希望、信心滿懷的美麗防城港、生態防城港新畫卷正在全面鋪設。

其中適用新《環境保護法》四個配套辦法案件12起,包括按日連續處罰2起,總罰款金額達160.418萬元。

自然界的精靈,對自然生態環境的要求最高也最為敏感。今年5月22日,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鳥類監測人員拍攝到了我國罕見鳥類——紫水雞。這是今年繼發現全球瀕危鳥類小青腳鷸後,該保護區發現的又一罕見鳥類。近年來,廣西北侖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記錄鳥類種數已上升至269種,今年以來新增3種。

從綠色發展理念融入生產生活,再到經濟發展與生態改善實現良性互動,一個充滿希望、信心滿懷的美麗防城港、生態防城港新畫卷正在全面鋪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