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人物|紮克·行路難·拉文(下):從新飛人到

對拉文來說, “飛”似乎是更容易的事, 而一步步的腳踏實地則是一種磨練。 拉文也明白, “不積跬步, 無以至千里”。

年輕並不一定是肆無忌憚的, 相反的, 作為一個年輕球員, 一個充滿希望的年輕球員, 他所要忌諱的事情有很多, 比如說, 早早地被貼上標籤。 於球員本身而言, 在享受了標籤所帶來的回頭率和關注度後, 標籤會在他之後的生涯中成為阻礙他更進一步的枷鎖。 “喬丹傳人”們從來沒有得到如人所願的結果, 名字前帶上了“下一個”首碼的球員也都最終成了“東施效顰”, 而很多身體天賦驚人的球員,

終其一生也沒有擺脫世人贈予他的“扣將”名號。

“能飛善扣”成為了大家對拉文的刻板印象, 在潛意識裡, 我們都把“拉文”和“灌籃”劃上了等號。 我們的口味都被拉文那一記記驚世駭俗的灌籃養刁了, 以至於形成條件反射之後, 我們對他在其他方面的進步也選擇性忽視。

沒有了全明星賽的燈光和掌聲, 灌籃實力已經被無數球迷排進總統山的拉文也走下神壇, 在森林狼隊中, 他依然只是一個才打了三個賽季, 在科比、德文·韋德(Dwyane Wade)這些老前輩面前拼了命想表現的後生晚輩。 而且他身邊站了兩個和他一樣有著過人天賦的超級新人, 輪實力和受期待指數, 安德魯·維金斯(Andrew Wiggins)和卡爾·安東尼-唐斯(Karl Anthony Towns)甚至還要高過拉文, 在這支年輕又潛力無限的球隊中,

拉文更多的是扮演著配角。

但是帶著鋒芒的利錐終會脫穎而出, 2016-17賽季, 拉文以飛躍的賽場表現, 讓自己的名字進入到了“最快進步”的候選之中。 他儼然已經有一流得分手的風範, 賽季中他的場均得分一度超過了20分, 在他受傷之前, 他不僅有一半比賽得分能超過20, 單場40分以及單場射落7記三分球的表現已經足夠說明他在得分方面的爆炸力。 他的快下以及繞掩護的接球就投三分球已經日臻純熟, 變成他在球場上安身立命的最致命的武器, 而經過兩個賽季的磨礪, 他的持球進攻能力也變得更加犀利。 無論是一對一的順步突破, 還是運球後的急停跳投, 都已經是他的殺手鐧, 除了得分技巧更加豐富,

拉文在串聯隊友, 梳理進攻方面也大有進展。

拉文需要學著像卡特那樣, 不僅僅滿足於當一個扣將

短短的幾年時間, 我們看到了拉文從西雅圖默默無聞的瘦小後衛在短短幾年內飛速地成為了“當紅辣子雞”, 在稱讚他的過人天賦之餘, 我想, 我們也得認可拉文在人後所付出的汗水。

他的星途也並非一路坦蕩, 高中受到的冷落, 大學中收穫的偏見, 初入NBA被放在了控衛位置上從頭學起, 然後是不期而遇, 讓人心驚的膝蓋傷勢, 而在森林狼的未來宏圖之中, 他又成為了被犧牲的那個。

我們也曾擔心這一切的一切會讓他深陷於恐懼斗室中, 害怕他會在因為躥紅而迷失自我, 擔心他會在隊友的光環下褪去銳氣, 怕漫天的質疑聲和批評聲讓他喪失鬥志, 更怕這更來勢洶洶的挑戰——傷病和被交易——讓他產生自我懷疑。

“我應該得到更多認可, 我有證明自己的決心。 ”光想要一路“飛”著抵達終點是不切實際的, 拉文比誰都更清楚“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的道理, 而這些挫折似乎也是一種警醒,

時刻提醒著他想要跳出“扣將”標籤的圈限, 想要成為如他偶像那般偉大的傳奇, “欲速則不達”。 從西雅圖到洛杉磯到明尼阿波利斯再到芝加哥, 他已經走了不少路, 接下去的路還會更長。

“總有這種情況發生, ”拉文說道, “當事情發生, 你不該回過頭去抱怨, 不應如此。 當現實超出你控制範圍時候, 你必須保持前進, 充分利用這些事情, 我非常興奮, 我真的是興奮看到事情的發展。 ”拉文早早地回到了訓練館裡, 他的傷勢比預想中要恢復得更快, 他已經等迫不及待要走到聯合中心的場地中央, 每一步, 他都會踩得踏實無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