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來,“萌萌噠”故宮是靠這誕生的

一個懷揣文學夢的廚師, 炒了十幾年的菜後改寫網路小說, 成為年收入上千萬的白金級大神作家;


一個開咖啡館和當健身教練都不成功的少年, 靠著打電競成為“王者榮耀”的八強選手;


一個沒考上大學並“漂”了十年的群眾演員, 拍部小電影就獲得大獎, 成為年輕導演……


以上, 是互聯網世界裡的勵志故事。 因為在互聯網時代, 電腦、手機、平板前的億萬用戶都是“天才捕手”, 他們輕輕一點, 就可以造就一個個紅極一時的作家、漫畫家、明星主播、視頻製作者。


如今, 這一切有了官方名稱:創意者經濟。


近日,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正式提出“創意者經濟”這一新名詞,

其下屬中國經濟年鑒社聯合騰訊集團共同發佈《創意者經濟:“互聯網+文創”的新時代》報告, 首次對互聯網上的泛娛樂生態進行了學術化系統化表達。


“萌”故宮是個好案例


創意者經濟到底是什麼?如何體現它的價值?


網路上“萌萌噠”的故宮, 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黃斌等“創意者經濟”的研究者認為, 故宮能夠在起步較晚的情況下超過很多國際上老牌博物館、在文創產業上後來居上, 得益於“互聯網+”。 “互聯網+”讓年輕人中對文物感興趣的群體直接接觸到故宮文物,

並享有充分資訊, 彌補了原博館服務能力不強的劣勢。 更重要是, “互聯網+”打開了文物資源利用方式的“腦洞”, 各種與時代生活需要相結合、又能體現傳統文化要素的創意產品由此誕生。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 部分產品原版授權反而是受到了未經授權產品的啟發。 從這點看, 在“創意者經濟”中, 即便是普通人的創意, 也可能盤活眾多資源, 帶動一個產業。

所以說, “萌萌噠”故宮是因為增加了人的參與。 普通人的創意和需求, 使得傳統文化從符號、素材和死物變成了IP, 變成了可以演化出不同形象、演繹出不同故事的資源, 從而讓全社會, 尤其是青少年建立認知, 並培養出濃厚的興趣。

“故宮能火、故宮火了, 不僅僅是文創產品賣得好, 而是故宮文創作品的故事講得好。 ”黃斌補充說, 《我在故宮修文物》能火, 得益於嗶哩嗶哩網;而未來的故宮IP能火, 也離不開故宮與騰訊的合作。 2016年7月, 故宮博物院開放一系列經典IP形象及相關傳統文化內容原型,

包括《雍親王題書堂深居圖屏》(又稱胤禛十二美人圖)、《韓熙載夜宴》(局部)、《海錯圖》(節選)、明朝皇帝畫像, 以及文創衍生品《皇帝的一天》、《故宮大冒險》等, 與“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騰訊創新大賽”合作, 讓更多的創意者探索傳統文化的活化模式。 目前, 已經陸續推的故宮個性化表情包、遊戲創意(如“天天愛消除”博物院特別版)等, 用流行的表達方式將故宮文化和互聯網做一次混搭。 “可以想像, 未來八億人將會使用故宮表情包, 年輕人對於傳統文化將不再陌生。 ” 《創意者經濟:“互聯網+文創”的新時代》報告如此預測。


新概念就在身邊


“創意者經濟”是個新概念, 但專業人士眼裡, 這個新概念和每個人都密切相關, 堪稱“就在身邊”。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指出, 文化產業裡有三個關鍵字,分別是“人”“技術”“制度”,三位一體,共同形成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生態系統。在“人”中,消費者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新提出的“創意者經濟”,就是強調了包括消費者在內的“人”是如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


黃斌指出,以前經常談“互聯網+文創”,但隨著消費者在互聯網時代的活動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互聯網+文創”已不局限于傳統的“管道+內容”,也不僅僅是新技術革命下產業的轉型升級拓展,而是將互聯網的創新與文化產業的創意相結合,通過互聯網更好地連接創意者、生產者、生產用戶(消費者)等各個相關的文創主體,從而擴大創意來源、提高生產效率、強化社群互動、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並在這一基礎上實現全民參與,從而共同提煉能夠反映新時代價值觀念,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培育和提升我國文創競爭力。


中國經濟年鑒社社長李明認為,“創意者經濟”是“新生態、新表達、共治理”,因為文化創意強調內容本身,內容的生產者同時也是智慧財產權的創造者。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所有資本運作的基礎就是優秀的內容產品。能否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要看內容生產者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是創意者經濟的根基和生命,更應該在互聯網生態的發展當中枝繁葉茂。研究和提煉“創意者經濟”,不僅可以更好地瞭解當下的泛娛樂產業,也能更好地瞭解互聯網以及中國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


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庹祖海很看好“創意者經濟”的未來。他表示,“互聯網+文創”的基礎是“互聯網+文化”,也就是通俗所說的網路文化。網路文化如今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也成為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產生出了新的文化傳播方式,並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這一大背景中,不論是內容生產者、內容發佈者,都會更加注重使用者的想法和創意,從而鼓勵相關從業人員用網路文化這一新載體樹立中國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


文/任翀

文化產業裡有三個關鍵字,分別是“人”“技術”“制度”,三位一體,共同形成一個“互聯網+文創”的生態系統。在“人”中,消費者是重要的組成部分。最新提出的“創意者經濟”,就是強調了包括消費者在內的“人”是如何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


黃斌指出,以前經常談“互聯網+文創”,但隨著消費者在互聯網時代的活動形式更加豐富多樣,“互聯網+文創”已不局限于傳統的“管道+內容”,也不僅僅是新技術革命下產業的轉型升級拓展,而是將互聯網的創新與文化產業的創意相結合,通過互聯網更好地連接創意者、生產者、生產用戶(消費者)等各個相關的文創主體,從而擴大創意來源、提高生產效率、強化社群互動、凝聚社會共識的過程,並在這一基礎上實現全民參與,從而共同提煉能夠反映新時代價值觀念,進一步傳承弘揚中華文明,培育和提升我國文創競爭力。


中國經濟年鑒社社長李明認為,“創意者經濟”是“新生態、新表達、共治理”,因為文化創意強調內容本身,內容的生產者同時也是智慧財產權的創造者。在“內容為王”的時代,所有資本運作的基礎就是優秀的內容產品。能否從競爭中脫穎而出,要看內容生產者的創造力,這種創造力是創意者經濟的根基和生命,更應該在互聯網生態的發展當中枝繁葉茂。研究和提煉“創意者經濟”,不僅可以更好地瞭解當下的泛娛樂產業,也能更好地瞭解互聯網以及中國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


中國動漫集團董事長庹祖海很看好“創意者經濟”的未來。他表示,“互聯網+文創”的基礎是“互聯網+文化”,也就是通俗所說的網路文化。網路文化如今已經成為主流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網路也成為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產生出了新的文化傳播方式,並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在這一大背景中,不論是內容生產者、內容發佈者,都會更加注重使用者的想法和創意,從而鼓勵相關從業人員用網路文化這一新載體樹立中國的文化自信、講好中國自己的故事。


文/任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