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探訪,神奇的溪口苗龍塘

《探訪》(神奇的溪口苗龍塘)

一根捶衣棒居然從貴州的印江縣通過暗河流到了秀山平陽蓋的苗龍塘?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走進了位於秀山平陽蓋上的溪口鎮苗龍村去探個究竟。

前往的道路雖然窄一點但都已經硬化, 開車還是比較通暢。 到了苗龍村, 苗龍塘就在一個四面環山像盆地似的底部, 離主路大概有五、六百米遠, 高度大概四、五十米高。

走下車一陣清風吹來不由得深深的吸一口氣感覺空氣特別的清新富養含量極高。

放眼望去一片金黃色的稻田出現在我們眼前, 幾幢老木房子點綴其中極富詩意, 於是拿出相機就開始哢、哢、哢起來。

這時看見一位六十幾歲的老漢正從塘邊過來, 我們就迎上去問了這個故事是不是真的?老漢很肯定的回答了我們的疑問, 是的, 確實有這個故事, 他也是聽爺爺輩說過。

據老人介紹, 苗龍塘的水是當地主要飲用水源,

養育了當地四五百戶、兩千多人, 塘水冬暖夏涼, 就是遇到大乾旱也從來就沒有乾枯過, 當地老年人居多飲用此水也沒得什麼怪病。

塘裡有一些叫不出品種的魚, 經常有村民在此釣魚, 釣的魚用來熬湯肉質細膩, 鮮美無比。 來到塘邊發現傳說中的苗龍塘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呈橢圓形,直徑約二十米左右,塘邊長滿了水草,水的顏色呈淡藍色,有一種深不見底的感覺,我順勢撿起一塊小石頭往中間一扔,就看見水裡一直冒泡。

確實不知道到底有多深。用手捧起水品嘗了一下水的味道,很甘甜爽口,這就是天然的礦泉水啊。塘邊還有幾個人悠閒釣著魚,我笑著問:”搞到著了沒有?”一個年輕人順口答道:“得幾個小的,今晚打湯夠了。”

回來後我們為了證實這個捶衣棒的故事,特地找到了苗龍村老書記的電話號碼,致電詢問了此事,與沒有見面的老書記通電話,老書記說得相當的肯定。

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幾個村婦在塘邊洗衣服,發現塘水一陣一陣的翻滾了起來,突然從塘裡冒出了一根洗衣服用的捶衣棒,上面還刻得有“印江”二字。

村民們都前來圍觀感歎神奇,由此就斷定這塘裡的水是從貴州印江縣的地下暗河裡流過來的,真的是從印江流過來的嗎?還有待考證。這塘水到底有多深呢?當時也有水性好的村民曾經潛水去探深淺,只發現像一個雷缽似的沒有底深不可測。

聽老書記電話裡說,當時有一個村民淹死在塘裡了,村民們用一根長竹子捆了一把搭耙去撈,一根不夠長就用兩根三根還是不夠長,也沒有把屍體撈上來,於是老輩們還用羅兜繩(大概一根7、8米長)捆一個石磨盤用了七十二根也沒有落到底,到底有多深?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測量過。

還有一個更神奇的故事,村民們曾經在塘裡看見過犀牛,是現在人們知道的那麼大的犀牛嗎?村民們當時也沒有看見犀牛的頭和尾,也只看見了犀牛的背在水裡遊蕩。

老書記還說在一九九幾年村民們也曾看見過,直到二零零二、三年澳大利亞援建飲水工程以後到現在也沒有看見過了,當地一些村民還流言說是被澳大利亞修飲水工程的時候被他們用高科技弄起走了。

是真的嗎?真的有那麼神奇嗎?不妨你也去探訪一下。

呈橢圓形,直徑約二十米左右,塘邊長滿了水草,水的顏色呈淡藍色,有一種深不見底的感覺,我順勢撿起一塊小石頭往中間一扔,就看見水裡一直冒泡。

確實不知道到底有多深。用手捧起水品嘗了一下水的味道,很甘甜爽口,這就是天然的礦泉水啊。塘邊還有幾個人悠閒釣著魚,我笑著問:”搞到著了沒有?”一個年輕人順口答道:“得幾個小的,今晚打湯夠了。”

回來後我們為了證實這個捶衣棒的故事,特地找到了苗龍村老書記的電話號碼,致電詢問了此事,與沒有見面的老書記通電話,老書記說得相當的肯定。

大概意思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幾個村婦在塘邊洗衣服,發現塘水一陣一陣的翻滾了起來,突然從塘裡冒出了一根洗衣服用的捶衣棒,上面還刻得有“印江”二字。

村民們都前來圍觀感歎神奇,由此就斷定這塘裡的水是從貴州印江縣的地下暗河裡流過來的,真的是從印江流過來的嗎?還有待考證。這塘水到底有多深呢?當時也有水性好的村民曾經潛水去探深淺,只發現像一個雷缽似的沒有底深不可測。

聽老書記電話裡說,當時有一個村民淹死在塘裡了,村民們用一根長竹子捆了一把搭耙去撈,一根不夠長就用兩根三根還是不夠長,也沒有把屍體撈上來,於是老輩們還用羅兜繩(大概一根7、8米長)捆一個石磨盤用了七十二根也沒有落到底,到底有多深?直到現在也沒有人測量過。

還有一個更神奇的故事,村民們曾經在塘裡看見過犀牛,是現在人們知道的那麼大的犀牛嗎?村民們當時也沒有看見犀牛的頭和尾,也只看見了犀牛的背在水裡遊蕩。

老書記還說在一九九幾年村民們也曾看見過,直到二零零二、三年澳大利亞援建飲水工程以後到現在也沒有看見過了,當地一些村民還流言說是被澳大利亞修飲水工程的時候被他們用高科技弄起走了。

是真的嗎?真的有那麼神奇嗎?不妨你也去探訪一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