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主播全掃描|農村養老問題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焦點

央廣網北京3月12日消息 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導, 主播全掃描《鄉村夜話》主持人慧思帶您關注農村養老問題。

慧思:我曾經在節目中做過一個“農民需不需要職業規劃”的選題, 有很多聽眾留言, 他們提到:“我們農民是沒有退休一說的, 幹活兒幹到再也動不了的時候, 大概就叫退休吧”。 也有聽眾的話深深觸動了我:“我們年輕的時候, 在外務工多賺點錢, 為的就是老了回到農村老家, 能夠活下去”。 聽眾的話非常質樸, 這背後也反映出他們對於養老的焦慮。

我國目前擁有世界上數量最多的老年人口,

其中75%在農村。 傳統家庭養老, 也就是“養兒防老”已經不能承擔農村老人全部生活, 兒女很多都不在身邊, 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 村裡剩下的多是留守老人, 這種“空心村”又增加了老年人的孤獨感和焦慮感。 現行的農村社區養老保障還存在許多問題, 如建立程式不規範、覆蓋面窄、保障水準低等。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務總公司海澱分公司副經理朱良玉建議提高60歲以上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標準, 加大鄉村養老公寓建設, 讓更多的老人集中居住, 推進探索居家養老、醫養結合新路徑, 讓老年人安享晚年。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萬果園商貿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黃玉清在今年兩會上呼籲: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推行醫養服務中心經營管理模式,

建立或完善鄉鎮敬老院, 讓農村“空巢老人”老有所醫、老有所樂。 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承德縣朝梁子村黨支部書記楊秀華建議, 在農村開展集中養老, 由留守的婦女充當工作人員, 既可解決家門口就業問題, 又能方便不願進城的老人。

今年兩會, 農村養老問題也成為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 新華社在視頻節目中開設了《老人的今天,我們的明天》專題內容。 另外, 新華社記者採訪中, 還關注到了農村養老的外延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史書娥建議, 在增加基層養老院的同時, 加強職業院校老年養護專業的設置, 加大對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培養, 並提高待遇, 吸引年輕、專業化的人才加入。 全國人大代表錢念孫還提到:“告老還鄉”的問題,

他認為, 解決農村“空心化”就是解決“人”的問題, 而社會上一批老年人有回鄉的需求。

慧思:關於農村養老問題這幾年也是基層代表關心的熱點。 《鄉村夜話》節目帶來了讓人欣慰的消息, 比如,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遂溪縣吾良村婦女主任劉小權曾經提到的關於加大農村養老投入的建議, 今年已經在當地落實了, 他們村裡建設了農村養老院, 很多老年人得到了更好的照顧和醫療條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