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父母的千萬別在子女面前說這些話

—問:你愛你父母嗎?

答:廢話, 當然愛了, 我有一千種一萬種方式證明我愛他們。

—問:你父母愛你嗎?

答:應該是愛的, 不敢想, 我甚至把他們的打罵、責備都看作是對我的激勵, 能把我養這麼大肯定是愛我的。

—問:要是給你一次重新選擇父母的機會, 你會選擇什麼樣的?

答:我不知道, 應該不會重新選吧。

以上是我朋友大鴻做的一份調查問卷, 我原本以為絕大多數人都會像我一樣答案比較模糊。

但實際上至少有60%的人明確自己的想法, 他們很一致認為:

“要是可以選擇, 我肯定不會當他們的兒子。 ”

02

當我驚訝這個結果的時候, 大鴻給我講了一個故事。

在他老家有個小男孩, 提前了一周出生。

醫院裡女人難產, 醫生問他爸:“保大人, 還是保孩子?”的時候, 他爸斬釘截鐵的說:“保孩子。 ”

手術完後, 他媽來不及看孩子一眼就撒手人寰了。

“這是個災星。 ”這句話, 小男孩從小聽到大。

他沒有朋友, 整天活在周邊人的鄙視裡, 而這句話正是他父親傳出去的。

當初叫囂著“保孩子”的男人, 每逢喝酒發悶, 工作不順總會把男孩擰到大街上當著全街坊的面, 打他, 罵他是個“克死媽”的災星。

就這樣, 他在孤獨和自卑裡發奮學習, 他發誓以後一定要逃離這裡越遠越好。

當他拿到大學通知書的時候, 以為自己解脫了, 可沒想到他父親又在寢室故技重施。

好恨, 他真的好恨啊!所以他更加努力。

現在那個男孩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 可以獨當一面, 但他始終無法接受自己的父親。

都說時間可以沖淡一切, 男孩也試著去緩和這段關係, 他問父親:“為什麼要這麼做?”

他父親卻說, 不想他忘本, 想讓他努力。

呵呵, 當初要保孩子的那人是你啊!

這個男孩就是大鴻。

他如果有選擇的權利, 一定不會選擇這樣的父親, 或者根本不會讓母親離開。

我們身邊有大鴻這類經歷的人不多, 但幾乎每一個都或多或少被父母的一些行為所影響, 或多或少都遭受了父母的語言、肉體暴力。

父母總說,

我們是第一次當父母, 你們要體諒。

可誰又不是第一次當孩子呢?

03

1

你真是弱智、白癡、廢物!

這些話不知道你們接觸過沒有, 反正我是從小聽到大的。

——考了96分要挨打, 我爸罵我白癡;

——被同學欺負了要挨打, 他們說我是廢物;

——小時候貪玩誤了時間要挨打, 罰我跪在凳子上, 我就是他們口中不愛學習的弱智。

但那時我覺得很正常, 因為周邊我不是挨打挨駡最厲害的。

還有個哥們只要是犯了錯, 就會被他爹吊在樹上用皮鞭抽打, 每次聽到他鬼哭狼嚎的慘叫, 我總會發自內心的感謝父親的不殺之恩。

2

你為什麼連XX家的孩子也比不過?

別人家的孩子成為了我們的仇恨對象, 因為父母拿無數存在或者不存在的人來和我們作比較。

——為什麼XX都考100分, 你考98?

——為什麼XX放學馬上就回家了, 你要這麼久?

——為什麼XX字寫得那麼好, 你寫的像鬼畫符?

——為什麼XX一星期只用200塊, 你要用400?

——為什麼......

這麼多的為什麼, 曾讓許多人不再相信自己。

父母只告訴了你, 別人比你強, 卻沒告訴你他為什麼強。

——可能比你成績好的小紅, 是她全家都是老師, 環境決定一切;

——可能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小明, 不過只是在書香門第家庭學了點皮毛;

——可能那個一周只用200的小剛, 只是把零花錢存著用去買遊戲機。

孩子從來沒有把自己父母和別人家對比過, 你又憑什麼對比自己的孩子呢?

3

我就是因為不行,所以要求你行。

很多孩子一出生,父母便對他寄予無限的希望,他們會告訴孩子:

——以前我沒努力學習,所以希望你成績好;

——以前我不會彈鋼琴,所以你應該會;

——以前我就是太貪玩,所以希望你不這樣。

在我的潛意識裡,一直認為這句話是一種道德綁架。

自己不行的東西憑什麼強加給自己的孩子?

你用了大半輩子沒做成功,這十多年就想孩子一蹴而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因為他是你生的,就感覺自己可以左右他的未來,孩子可沒要求你生他。

4

我們這樣做,不都是為了你好?

父母什麼都是對的。

——強行阻止了孩子的初戀,告訴他情和愛不屬於這個年紀;

——打壞了兒子的遊戲機,告訴他,除了學習一切都是不務正業;

——偷偷改掉孩子的高考志願,告訴他,我們不會害你的;

——不顧孩子意見決定相親物件,告訴他,父母的經驗就是選擇這個女孩子。

這過的到底是誰的人生?

——學生時代對他的感情萬般阻攔,二十多歲又開始著急孩子的感情;

——毀掉孩子對玩的天性,長大後又嫌他們悶得很;

——讓孩子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又在畢業後對他工作指指點點;

——胡亂介紹女孩給兒子,到時候分手,又責備兒子沒有責任感。

其實就算再好,不是真心實意選擇的也過不下去,

而且你們自認為好的東西,回首看看自己一生,到底怎樣,心裡沒數嗎?

04

這麼多想重置父母的朋友,無非是在對自己的青春、童年感到一絲不甘。

他們只是覺得,要是當初父母能多聽聽自己,也許他們現在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

當然,父母並不能完全影響孩子的進程,“完全”這個詞太絕對了,最多90%吧!

他們也許到今天也不會認為“打孩子”、“罵孩子”、“以為孩子好名義逼他”這些東西有什麼錯,畢竟父母錯的最多的不是改掉孩子什麼,而是毀掉了孩子什麼。

願我們都不要成為被孩子所恨那類父母!

3

我就是因為不行,所以要求你行。

很多孩子一出生,父母便對他寄予無限的希望,他們會告訴孩子:

——以前我沒努力學習,所以希望你成績好;

——以前我不會彈鋼琴,所以你應該會;

——以前我就是太貪玩,所以希望你不這樣。

在我的潛意識裡,一直認為這句話是一種道德綁架。

自己不行的東西憑什麼強加給自己的孩子?

你用了大半輩子沒做成功,這十多年就想孩子一蹴而就?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能因為他是你生的,就感覺自己可以左右他的未來,孩子可沒要求你生他。

4

我們這樣做,不都是為了你好?

父母什麼都是對的。

——強行阻止了孩子的初戀,告訴他情和愛不屬於這個年紀;

——打壞了兒子的遊戲機,告訴他,除了學習一切都是不務正業;

——偷偷改掉孩子的高考志願,告訴他,我們不會害你的;

——不顧孩子意見決定相親物件,告訴他,父母的經驗就是選擇這個女孩子。

這過的到底是誰的人生?

——學生時代對他的感情萬般阻攔,二十多歲又開始著急孩子的感情;

——毀掉孩子對玩的天性,長大後又嫌他們悶得很;

——讓孩子選擇不喜歡的專業,又在畢業後對他工作指指點點;

——胡亂介紹女孩給兒子,到時候分手,又責備兒子沒有責任感。

其實就算再好,不是真心實意選擇的也過不下去,

而且你們自認為好的東西,回首看看自己一生,到底怎樣,心裡沒數嗎?

04

這麼多想重置父母的朋友,無非是在對自己的青春、童年感到一絲不甘。

他們只是覺得,要是當初父母能多聽聽自己,也許他們現在的人生就會完全不同。

當然,父母並不能完全影響孩子的進程,“完全”這個詞太絕對了,最多90%吧!

他們也許到今天也不會認為“打孩子”、“罵孩子”、“以為孩子好名義逼他”這些東西有什麼錯,畢竟父母錯的最多的不是改掉孩子什麼,而是毀掉了孩子什麼。

願我們都不要成為被孩子所恨那類父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