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各國點贊的小植物如何撬動大治沙格局?

隨著《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的持續進行, 各國代表陸續開始考察內蒙古的治沙經驗和創舉, 內蒙古日報對此進行了跟蹤報導,

下面請跟隨記者的腳步, 同各國來客一起重溫祖國北疆治沙的卓越功勳。

各國代表登上治理後的沙丘

經歷半個多世紀的不懈努力, 達拉特旗完成了由防沙、抗沙, 到治沙、用沙的理念性轉變, 曾經“不可治癒”的沙漠已經成為極具發展潛力的巨大資源寶庫。

9月10日,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參會代表實地考察以達拉特旗為代表的庫布其沙漠綜合治理區, 達拉特旗防治荒漠化所取得的成就讓參會代表們深感驚詫和震撼。

參會嘉賓合影留念

考察途中,

只見數萬平方公里的沙地都已經披上綠色, 沙柳、樟子松、沙棘等植物鬱鬱蔥蔥, 處處顯現出盎然生機。 高低起伏的沙丘和灘坡上, 大片的沙障牢牢鎖住了流沙, 成了一道讓人眼前一亮的標誌性風景。

“到處草木蔥蘢、滿眼綠色。 一不小心, 還以為走進了旅遊風景區呢。 ”同行的媒體記者打趣地說。

的確, 曾經漫天飛沙的銀肯塔拉綜合治理工程區現在就是一處旅遊景區。

瞭解銀肯塔拉綜合治理工程區治沙成果

銀肯塔拉, 蒙古語意為“和諧的草原”, 但這裡並沒有草原。 處於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其沙漠東端, 銀肯塔拉南北近20公里寬的沙海, 將達拉特旗西部近一半的國土面積分成南北兩塊。

從2000年開始, 圍繞天然綠洲保護, 銀肯塔拉實施了綜合治理工程。 通過工程區外沙丘迎風坡和沙丘間低地栽植楊樹的方式, 建成了2至3公里寬的防護林帶。 在天然綠洲周邊, 人工播撒楊柴、籽蒿, 利用道路設置沙障固定流沙, 沙障內栽植沙柳、檸條、楊柴等樹種。 目前, 銀肯塔拉共設置不同類型沙障700公頃,

累計治理面積1800公頃, 示範帶動周邊地區治沙造林6700公頃, 有效控制了風沙危害, 保護了天然綠洲。 銀肯塔拉也被打造成了一個國家4A級生態旅遊區, 遊客絡繹不絕, 旺季每天接待量達3000餘人次。

記錄治沙辦法

外行看熱鬧, 內行看門道。 來自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自然資源和旅遊部林業和養蜂處處長伊茲科爾對銀肯塔拉的治沙技術十分感興趣, 與當地治沙技術人員熱絡地攀談起來。

“當地人對治沙植被進行了大量研究,根據沙地特性選取相應的治沙植被,採取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喬灌草結合的治沙辦法。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伊茲科爾說,“內蒙古和坦尚尼亞氣候不一樣,但這裡的治沙技術有很強的借鑒性。”

治沙並不意味著完全消除沙漠,而是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沙和諧”。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治理,達拉特旗已基本消除了荒漠化的威脅,生態狀況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如何在繼續扎實推進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時,走出一條“生態、民生與經濟”平衡驅動的新路子,成為當地近兩年思考的問題。

目前,已經探索出不少成功的實踐,如圍繞沙漠觀光打造的響沙灣旅遊景區,圍繞沙柳種植與開發打造的發電和木型材項目,圍繞甘草種植發展起來的藥品和保健品生產,圍繞沙棘種植開發出的飲料加工等等。

響沙灣留影

立足于沙漠資源和蒙古族文化底蘊,從1984年起,響沙灣開始探索沙漠資源綜合開發治理,現在已經發展形成以大沙漠觀光和民族風情體驗為主的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吸納當地百姓就業,增加農牧民收入。

依託沙柳、沙棘等沙生植物,發展林業深加工產業,目前,達拉特旗已建成年產10萬立方米刨花板項目,種植1萬畝俄羅斯大果沙棘,沙棘飲品加工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

特別是以沙柳刨花為主的沙柳平茬物綜合利用模式,引起了參會代表的關注。

沙產業產品很不錯

“沙柳在治沙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還延伸出了相應的產業鏈,激發了人們參與治沙的熱情,形成了良性的迴圈,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很讓人驚歎。”來自奈及利亞的代表顧克特表示。

“沙漠之中隨處可見綠色。中國人確實在治理荒漠化過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難,做了大量的工作。”來自克羅埃西亞的瑪麗薩在參觀結束時豎起了大拇指。她介紹說,克羅埃西亞雖然沒有大面積的荒漠,但土地退化和乾旱成為他們面臨的難題,在這些方面克羅埃西亞有許多東西需要向中國學習,在這些領域可以開展更多合作。

“中國的荒漠化防治,尤其是內蒙古防治荒漠化的實踐成果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地政府通過多種激勵機制,鼓勵引導企業、農牧民參與防沙治沙。政府加大投入,引導企業、農牧民密切合作,開展了防治荒漠化的大量基礎性工作,讓沙塵暴和流動沙地止住腳步,荒漠化面積不再進一步擴大。真的很了不起!”伊茲科爾說。

與當地治沙技術人員熱絡地攀談起來。

“當地人對治沙植被進行了大量研究,根據沙地特性選取相應的治沙植被,採取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喬灌草結合的治沙辦法。這一點尤其值得我們學習。”伊茲科爾說,“內蒙古和坦尚尼亞氣候不一樣,但這裡的治沙技術有很強的借鑒性。”

治沙並不意味著完全消除沙漠,而是維護生態平衡,實現“人沙和諧”。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至今,經過近半個世紀的治理,達拉特旗已基本消除了荒漠化的威脅,生態狀況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如何在繼續扎實推進防沙治沙工作的同時,走出一條“生態、民生與經濟”平衡驅動的新路子,成為當地近兩年思考的問題。

目前,已經探索出不少成功的實踐,如圍繞沙漠觀光打造的響沙灣旅遊景區,圍繞沙柳種植與開發打造的發電和木型材項目,圍繞甘草種植發展起來的藥品和保健品生產,圍繞沙棘種植開發出的飲料加工等等。

響沙灣留影

立足于沙漠資源和蒙古族文化底蘊,從1984年起,響沙灣開始探索沙漠資源綜合開發治理,現在已經發展形成以大沙漠觀光和民族風情體驗為主的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吸納當地百姓就業,增加農牧民收入。

依託沙柳、沙棘等沙生植物,發展林業深加工產業,目前,達拉特旗已建成年產10萬立方米刨花板項目,種植1萬畝俄羅斯大果沙棘,沙棘飲品加工產業園正在規劃建設。

特別是以沙柳刨花為主的沙柳平茬物綜合利用模式,引起了參會代表的關注。

沙產業產品很不錯

“沙柳在治沙中發揮了巨大作用,還延伸出了相應的產業鏈,激發了人們參與治沙的熱情,形成了良性的迴圈,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很讓人驚歎。”來自奈及利亞的代表顧克特表示。

“沙漠之中隨處可見綠色。中國人確實在治理荒漠化過程中克服了很多困難,做了大量的工作。”來自克羅埃西亞的瑪麗薩在參觀結束時豎起了大拇指。她介紹說,克羅埃西亞雖然沒有大面積的荒漠,但土地退化和乾旱成為他們面臨的難題,在這些方面克羅埃西亞有許多東西需要向中國學習,在這些領域可以開展更多合作。

“中國的荒漠化防治,尤其是內蒙古防治荒漠化的實踐成果讓我印象特別深刻。當地政府通過多種激勵機制,鼓勵引導企業、農牧民參與防沙治沙。政府加大投入,引導企業、農牧民密切合作,開展了防治荒漠化的大量基礎性工作,讓沙塵暴和流動沙地止住腳步,荒漠化面積不再進一步擴大。真的很了不起!”伊茲科爾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