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創富故事:相見恨晚,他一年買下13台山河設備

“相見恨晚!”

作為深圳宏達基礎施工公司總經理, 李天仁是這樣評價山河智慧設備的!

深圳宏達基礎施工公司成立於2002年, 成立以來陸續採購了起重機、旋挖鑽機、挖掘機等全系列產品, 承接大、中、小型各類工程項目, 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

2016年, 經朋友推薦, 李總首次試探性地將四台山河智慧施挖鑽機添加進自己的“武器庫”, 沒想到就此一發不可收拾, 之後不到一年時間, 他接二連三地買進了1台起重機、6台中大型挖掘機和2台旋挖鑽機, 將自己“武器庫”內的山河智慧設備迅速擴展到13台, 儼然已成為山河智慧的鐵杆粉絲!

深圳宏達基礎施工公司總經理李天仁

追逐夢想永遠不嫌晚

李總是重慶開州人, 上世紀80年代, 迫於生活壓力, 他不得不背井離鄉, 孤身一人前往廣州打工, 為了肩頭上妻兒老小的生計重擔, 沒日沒夜地幹活賺錢。

“說句實話, 那時候能維持生計就不錯了,

哪顧得上什麼夢想呢!”李總說道。

不過對於當年打工的那段坎坷經歷, 李總沒有絲毫遺憾, 他更願意把它們當作成功路上的一種歷練。 “人生就是這樣, 成長過程除了快樂, 也伴隨著艱辛, 也只有經歷過逆境, 一個人才能真正成熟起來。 ”

到了90年代, 隨著國內經濟全面邁向騰飛。 作為南方經濟中心, 廣州開始率先發展起來, 尤其是城市建設更是如火如荼, 遍地都是在建的高樓大廈。 也就是在這段時間裡, 李總在這場轟轟烈烈的城市建設中找到了他此生的發展方向——樁基礎施工領域。

“剛入行的時候, 因為缺少啟動資金, 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地拼命做自己份內的工作——人工打孔, 那時候也根本不敢想自己買機械設備的事兒。

”李總說道。

皇天不負有心人。 經過不斷的積累沉澱、艱苦打拼, 到2002年, 攢夠第一桶金的李總終於迎來了創業路上的首個重大里程碑——成立自己的公司, 深圳宏達基礎施工公司。 之後他陸續採購了起重機、旋挖鑽機、挖掘機等全系列產品, 開始承接大、中、小型工程項目, 開啟人生的新征程。

放飛夢想 山河智慧來助力

隨著事業逐步做大, 宏達承接的工程項目越來越多, 遇到的工程難題也越來越多。

“廣州地質很複雜, 岩石硬度大, 還有溶洞, 許多工地施工難度非常高, 有時候就會發現設備不給力, 無計可施!”設備不給力的煩惱困擾了李總很長時間。

後來經過與同行交流, 李總瞭解到山河智慧旋挖鑽機在當地使用情況與口碑都挺不錯,

就試探著買了四台。 結果這四台設備不負重望, 在具體施工中, 以穩定的性能、堅固平整的底盤、強勁的扭矩輸出和極佳的入岩效果, 攻克了一系列施工難題, 大幅度提高了整體施工進度。

除了性能過硬, 李總表示, 山河智慧健全、高效的後市場服務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是導致他如今高度信賴山河智慧的另一個關鍵因素。 “無論何時何地, 不管颳風下雨, 只要我們提出要求, 總能得到山河智慧的迅速回饋, 這讓我們可以放心大膽承接各類複雜的工程項目。 ”

創業多艱辛, 成功須打拼

對李總來說, “創業多艱辛, 成功須打拼”這句話是他創業之旅的最真實寫照。

從一個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成長為一個年產值達十幾億的大企業領導者,

他感慨頗多, 認為做人要誠信, 做事必須腳踏實地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同時, 做人不能忘本, 飲水要思源。 ”作為重慶開州區的人大代表, 事業成功後的李總對慈善事業傾注了更多的心血, 先後投入鉅資為家鄉修路, 修學校等, 開州一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學校就是他全資贊助的。

如今已年近60, 兩個兒子已經長大成材, 子承父業, 可以獨當一面, 所以李總說他打算逐步退居二線, 把事業交給兩個兒子去打理, “讓他們繼承與山河智慧的傳統友誼, 用趁手的設備, 開創屬於下一代年輕人的輝煌事業!”(本文來自山河智慧)

版權聲明:

本文屬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www.21-sun.com)原創, 若需轉載務必以超連結的形式注明出處, 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修改。

嚴禁任何有悖原文的修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