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德法兼修 跟上依法治國的腳步——專訪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樊崇義

樊崇義說:“每天都是幹不完的事, 但做教師已經一輩子了, 閒不住。 ”嘴裡似抱怨, 但語氣裡卻藏不住作為一個人民教師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樊崇義現任中國政法大學訴訟法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法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他的教學生涯已走過了53個年頭, 正在向第54個年頭進發。

樊崇義教了一輩子, 研究了一輩子, 心裡對法學的執念也堅持了一輩子。 他說:“我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我們國家強盛, 依法治國能得到落實和實現。 把國家按照法治的軌道建設好, 這也是我每天都在想的事情。 ”

樊崇義

53年見證法大興衰

樊崇義在1965年畢業後直接留校, 同年7月1日成為了一名教師。 談起自己的執教經歷, 樊崇義目光低垂, 他經歷的太多了, 他在中國政法大學執教了半個多世紀, 見證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坎坷與重建。

“文革中, 政法大學被砸了”, 樊崇義的聲音哽咽。

文革時期, 政法大學的老師們被下放勞動, 樊崇義的教學生涯也就此中斷。

1978年政法大學複辦, 當時文革的餘威尚在, 樊崇義不怕再次遭到下放, 放棄了穩定的工作, 返回了心心念念的校園。

“人要有信念, 我的信念就是‘法是治國之本’, 國家肯定要依法治國的, 那麼就需要人才, 就需要教師來做教學工作。 ”樊崇義說。

日後, 教師的地位越來越高, 直至1985年, 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建立教師節的議案, 確定了1985年9月10日為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對於樊崇義而言, 國家確定教師節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他認為國家開始重視教育, 是走向穩定和富強的一個標誌。 “重視教育, 重視老師, 重視人才是治國之策。 ”樊崇義堅定的說。

人不正不能執法

今年5月,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政法大學視察並作出重要指示。

樊崇義認為, 從此可以看出國家在依法治國進程中對人才培養的重視, 特別是習總書記提到的法和德要兼修, 不光要學好知識, 德育也要並列發展。

對此, 樊崇義很認同習總書記的觀點, “我們培養人才, 首先要教做人, 然後再談執法。 這也是我們法學教育今後的方向。 ”樊崇義說, 人不正不能執法, 德是法的基礎, 沒有良知怎能做好政法工作?所以他說, “作為一個政法人才, 首先需要的是良知和良心, 而且心裡必須得有一個公正的理念。 ”

樊崇義認為, 在今後法學教育的發展道路上, 應該要求學生德法兼修, 既治本又治標, 這也是今後教學的基本內容和根本任務,

“最近, 我們的主要任務便是在德育上加以研究並落實, 對政法教材重新修訂、重新出版, 教材更新、科研專案都要跟上依法治國的腳步。 ”

當談到法學教育的未來時, 樊崇義帶著信心說:“依法治國是目前我國的基本國策, 我認為未來的法學教育形勢很好。 ”

“父親”盼雛鳥歸巢

樊崇義教學生, 重視理論聯繫實際, 不僅要學好理論, 還要善於結合實際。 他帶過的博士生近百, 碩士生好幾百;學生遍佈十幾個省, 大部分都在各公檢法機關、律師事務所工作。

樊崇義一直關注著學生的成長和工作。 他靠在沙發背上, 很是放鬆, 笑著談到自己的學生:“我的博士生陳士渠, 現在是全國打拐辦主任, 他主要做兩件事:一件是抓全國拐賣婦女兒童的,

一件是抓電信詐騙的。 現在已從世界各國押回好幾批涉嫌詐騙的犯罪嫌疑人。 我的學生們, 各個單位系統都知道, 沒畢業呢, 就都來要。 ”

當學生們來探望他時, 他就像個期盼雛鳥歸巢的老父親, 會對學生們“嘮叨”個不停:“在實際工作當中, 要聽黨的話, 要忠於職守, 要認認真真的努力工作, 要把自己的法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當中去。 我們國家在轉型時期, 各種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很多, 要按照總書記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把工作搞好。 在創新中勇於承擔風險, 不要不作為。 ”

作為一名教師, 樊崇義最驕傲的就是他見證了一屆又一屆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而後步入社會, 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我這輩子唯一的愛好大概就是趴在桌子上寫文章了。”樊崇義笑著說,晚上備課、寫文章,白天講課、搞科研,空下來就伏在案桌上寫稿子。他說:“累是累,但是甘之如飴。”樊崇義以自己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以及他的學生們,雖已年逾古稀,但他仍年複一日的堅持著自己的事業,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從不懈怠。 

文/王雪 南方

“我這輩子唯一的愛好大概就是趴在桌子上寫文章了。”樊崇義笑著說,晚上備課、寫文章,白天講課、搞科研,空下來就伏在案桌上寫稿子。他說:“累是累,但是甘之如飴。”樊崇義以自己的行動感染著身邊的人以及他的學生們,雖已年逾古稀,但他仍年複一日的堅持著自己的事業,無論是教學還是教研,從不懈怠。 

文/王雪 南方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