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財富農觀察|水肥一體化商機來襲,你該如何抓住?

水肥一體化作為節水農業的重要方式, 多年來是國家重點宣導和推廣的農藝技術。 按照2016年農業部辦公廳發佈的《推進水肥一體化實施方案》的規劃:到2020年水肥一體化技術推廣面積將達到1.5億畝。 要完成這一目標, 意味著年均推廣速度要達到2000萬~3000萬畝。

推廣區域和目標作物擴張

目標作物

中國水肥一體化最先從華北、東北、西北等資源性嚴重缺水地區開始推廣, 並在果園、蔬菜和經濟作物上應用較多。 目前在一年一作地區主要應用在新疆的棉花、內蒙古和甘肅的馬鈴薯、東北的玉米。 在一年兩作地區, 設施蔬菜、果樹、花卉等經濟作物上應用較多。

推廣區域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新疆水肥一體化面積達3000多萬畝;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計畫發展3800萬畝。 此外, 相關報導顯示, 雲南、廣西、陝西、青海、河北、山東、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也在加大推廣力度。

目前,

水肥一體化正逐漸形成從旱區走向全國, 從設施走向大田, 從經濟作物發展到糧食作物。

我國水肥一體化技術與國際的差距

不過, 與國際發達水準相比, 中國水肥一體化技術從普及率和應用水準上並不算高。

資料顯示, 在以色列, 80%為水肥一體化灌溉;而在美國,

60%的馬鈴薯、25%的玉米、33%的果樹為水肥一體化灌溉。 很顯然, 在國際上, 水肥一體化不是貴族技術, 而是平民應用, 推廣和應用水準也遠高於中國。

問題原因

認識制約:絕大多數種糧農戶對水肥一體化技術缺乏認識和瞭解

成本制約:種地效益較低,

購置水肥一體化設備, 需要增加投入, 農民認為不合算。

耕作方式制約:輸水管帶與機播、機收互相影響, 每年都要更換一到兩次。 分散種植制約。 一家一戶的種植方式, 農戶生產地塊較小, 設施投入產出比不合適。

灌溉設備與肥料相脫節:導致設備企業不知道肥料怎麼用, 肥料企業不知道如何管理設備。 最終導致效果體現不出來, 農戶不認可, 進而棄用。

“肥水耦合”

水肥一體化推廣應用最重要的是做到“肥水耦合”, 目的是把肥料送到作物根區, 讓農業生產真正實現節本、增產、增收的目的。

“肥水耦合”涉及到設備、肥料、農藝、控制等各個環節的系統研究、協調配合與技術集成。 僅微噴頭選擇就需要考慮作物種類、用肥需求、土壤特性、灌溉要求等因素。 灌溉帶易堵塞、使用年限短的問題一直備受詬病, 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過濾問題, 而這一點就與肥料的溶解度密切相關。

從長遠看來, 水肥一體化是大勢所趨, 誰能抓住農業需求, 做好技術融合, 誰就能率先搶佔商機。

實習編輯:曹越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實習編輯:曹越

編輯:張程

責任編輯:張磊

《致富青年幫》廣播節目收聽: 中波收聽:AM720(華北、華東部分地區)

網上收聽:央廣網(www.cnr.cn或country.cnr.cn)

致富幫,助您

打開財富之門,點亮人生夢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