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WDC意欲成為橫跨晶片、磁片和系統的巨型公司

WDC公司首席執行官Steve Milligan的規則就是, 成為一家野心勃勃擴張晶片、磁片、系統和雲存儲的公司。 現在WDC正在嘗試收購東芝的快閃記憶體工廠合資公司, 並且剛剛宣佈將收購存儲陣列製造商Tegile以及個人雲存儲提供商Upthere。 Milligan打算做什麼?

Milligan從2012年開始擔任西數(WD)公司的首席執行官, 他來自被收購的磁片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公司HGST, 取代了即將退休的John Coyne。 從那時候開始他就一直在等待, 直到今年可以完全將HGST整合到自身的業務中。 與此同時, WDC在2015年10月以驚人的190億美元收購了SanDisk。

收購歷史顯示, 今天這個WDC的形成是多麼得複雜, WDC是:

- 在2017年8月收購了Tegile, 得到其磁片和快閃記憶體陣列

- 在2017年8月收購了Upthere, 得到其雲存儲

- 在2017年完全整合收購的HGST

- 在2015年10月以190億美元收購SanDisk

- 在2012年以48億美元收購了HGST

SanDisk在2013年7月收購了SMART Storage Systems。

HGST的收購歷史:

- 在2015年3月收購Amplidata

- 在2014年12月收購Skyera

- 在2013年6月以3.4億美元收購sTEC, 得到其企業級SSD

- 在2013年7月收購Velobit, 得到其緩存軟體, 金額大約是3500萬美元

- 在2013年9月以6.85億美元收購PCIe快閃記憶體卡初創公司Virident

- 在2009年3月以6500萬美元收購SiliconSystems, 得到其SSD技術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WDC需要將自己的磁碟機業務與HGST的磁片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業務, 還有SanDisk的快閃記憶體晶片和SSD業務相整合。

業務結構

現在我們看到這種業務結構的出現:

WDC業務結構

有三層, 底層是WDC實體, 有WDC Capital投資子公司。

往上第二層是兩個介質製造業務。 有一個垂直整合的磁碟機製造工廠, 每年生產數百萬個2.5英寸和3.5英寸磁碟機。

此外還有一個快閃記憶體代工廠業務, 是由東芝以及收購的SanDisk運作。 每年會生產數百萬的快閃記憶體晶片, 用於快閃記憶體驅動器, 這是另一個垂直集成的業務。

第三層是這三個單獨的業務在運作:

- 資料中心系統

- 客戶解決方案

- OEM驅動器

OEM業務主要是面向存儲陣列、系統和設備提供商售賣磁碟機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

由高級副總裁、總經理Jim Welsh負責的客戶解決方案業務, 主要是向消費者售賣磁片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 作為用於PC的外置驅動器, 用於家庭和小型企業的小型NAS驅動器存儲, 很快, 還會通過Upthere提供個人雲存儲。

在客戶解決方案業務下的雲服務業務, 是由Barbara Nelson負責的。

資料中心系統業務是由高級副總裁、總經理Phil Bullinger負責, 主要是售賣存儲陣列系統, 有兩個部分, 首先是在ActiveScale和ActiveArchive品牌下的大資料和雙活陣列——換言之就是二級存儲。

Tegile的混合陣列和全快閃記憶體陣列提供的主存儲是對這個二級存儲產品的補充。

Milligan帶領的WDC公司是垂直整合的狂熱信徒, 其磁片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是在內部用原始部件製造的, 售賣給OEM客戶, 並且在內部給資料中心業務和客戶解決方案業務開發產品。

競爭

WDC的核心還是一家磁片和快閃記憶體介質公司。 在快閃記憶體方面, WDC的競爭對手是美光-Intel、三星和海力士, 這其中只有美光有存儲陣列產品SolidScale, 使用OEM自Excelero的軟體。 WDC相比其他任何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商競爭對手來說, 更多地在做垂直集成。

在快閃記憶體驅動器方面, 有多家SSD提供商都使用商用晶片, 例如希捷, 它的競爭對手是垂直集成的SSD產品, 例如美光-英特爾、三星、東芝, 但是WDC表示,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看到需要與晶片製造商建立更緊密的關係。

在磁碟機方面,

WDC主要的競爭對手是規模更小一些的希捷和東芝。 看起來似乎對WDC不構成威脅, 除非它在即將推出的HAMR技術型驅動器中遇到了麻煩。

在存儲陣列系統方面, WDC與很多它自己的磁片和快閃記憶體驅動器OEM客戶相競爭。 希捷也面對類似情況, 但是它有基於Dothill的陣列業務。

細節

希捷的處境好一些, 但是也剛剛把ClusterStor陣列業務給了Cray。

希捷還有自己的EVault資料保護業務, 與WDC的資料中心系統和客戶解決方案業務一樣, 對它自己的驅動器來說是一個專屬的市場。 但是它在2015年12月僅以1400萬美元就把這個業務賣給了Carbonite, 在2006年收購的時候可是花了1.85億美元。

希捷吸取的教訓就是, 運作一個存儲系統級的業務是與運作一個企業級存儲介質製造業務截然不同的。

WDC也會學到這個代價高昂的教訓嗎?

消費者和個人雲存儲

WDC、希捷和東芝是在消費級存儲驅動器業務上的競爭對手,與磁片製造的垂直集成被視為自然而然的契合。

隨著WDC售賣基於快閃記憶體的消費級驅動器越來越多,它也將推動相同的理念,而沒有自己工廠的希捷不會這麼做。我們推測最終WDC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比希捷少一些。

WDC與眾不同的一點是,它提供基於自己資料中心的個人雲存儲。這將需要全新的技能;構建、部署和運作大規模資料中心,具有非常高的可用性,並且是盈利的。

這也是希捷放棄EVault業務的部分原因。因為這需要大量資金以行程規模,才能成功地參與競爭。

Barbara Nelson沒有這樣的經驗,我們猜猜WDC要麼是聘請有必要經驗的人才,要麼進一步收購一個已經成功這樣運作的公司。我們可以提名BackBlaze嗎?

我們建議,除非WDC真的有一套大規模資料庫打造和運作人才和技能,否則它的雲服務業務將無法完全發揮潛力,冒著重蹈EVault覆轍的風險。

下一步何去何從

如果WDC把自己視為一家存儲公司,那麼它會停止收購其他業務以及擴展到新領域。

但如果它把自己視為一家存儲系統公司,那麼資料管理軟體的誘惑就在那裡,並且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雷區。在進入該市場之前,最好先讓它發展成熟。

看看Tegile在WDC家族中是如何發展的,這將是具有啟發性的。業界觀察人士將會密切關注Gartner未來幾個存儲陣列魔力象限以及IDC的存儲季度追蹤報告。

我們認為,Milligan還沒有完成,WDC仍然處於擴張階段,大老闆希望所有主要產品都成為積極的市場競爭產品。充氦氣的HAMR磁碟機可能讓WDC比希捷更快出位。

WDC也會學到這個代價高昂的教訓嗎?

消費者和個人雲存儲

WDC、希捷和東芝是在消費級存儲驅動器業務上的競爭對手,與磁片製造的垂直集成被視為自然而然的契合。

隨著WDC售賣基於快閃記憶體的消費級驅動器越來越多,它也將推動相同的理念,而沒有自己工廠的希捷不會這麼做。我們推測最終WDC要付出的代價可能比希捷少一些。

WDC與眾不同的一點是,它提供基於自己資料中心的個人雲存儲。這將需要全新的技能;構建、部署和運作大規模資料中心,具有非常高的可用性,並且是盈利的。

這也是希捷放棄EVault業務的部分原因。因為這需要大量資金以行程規模,才能成功地參與競爭。

Barbara Nelson沒有這樣的經驗,我們猜猜WDC要麼是聘請有必要經驗的人才,要麼進一步收購一個已經成功這樣運作的公司。我們可以提名BackBlaze嗎?

我們建議,除非WDC真的有一套大規模資料庫打造和運作人才和技能,否則它的雲服務業務將無法完全發揮潛力,冒著重蹈EVault覆轍的風險。

下一步何去何從

如果WDC把自己視為一家存儲公司,那麼它會停止收購其他業務以及擴展到新領域。

但如果它把自己視為一家存儲系統公司,那麼資料管理軟體的誘惑就在那裡,並且是一個快速發展的雷區。在進入該市場之前,最好先讓它發展成熟。

看看Tegile在WDC家族中是如何發展的,這將是具有啟發性的。業界觀察人士將會密切關注Gartner未來幾個存儲陣列魔力象限以及IDC的存儲季度追蹤報告。

我們認為,Milligan還沒有完成,WDC仍然處於擴張階段,大老闆希望所有主要產品都成為積極的市場競爭產品。充氦氣的HAMR磁碟機可能讓WDC比希捷更快出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