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開放發展的內涵需要與時俱進

開放發展的內涵需要與時俱進

白 明

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包括開放發展在內的五大發展理念, 內涵比以往的對外開放概念更為豐富。 隨著自身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在培育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新優勢過程中, 中國正努力推進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的跨越, 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現階段開放發展的內涵也需要與時俱進。

按照當前的開放發展理念, 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範圍勢在必行。 入世後, 我國雖然在擴大市場准入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 但這種付出更多是為了履行世貿組織成員的義務。

從現階段來看, 我國開放的範圍進一步拓寬。 在外資准入方面, 我國不僅在11個自貿試驗區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而且從2016年10月1日起, 對外資全面實行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模式。 按照最新版本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 限制性措施僅剩63條, 比2011年版縮減了將近三分之二。 這一系列開放並不是做給外界看的, 而是帶有更多的自主性, 在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提升自身參與全球資源優化配置的水準。

毫無疑問, 進一步擴大開放範圍是必須的, 但作為發展理念, 開放發展的內涵不僅僅限於在“門口”拓寬開放的大門, 而且還要在“門外”與“門內”多做文章。

一方面, 新的開放發展理念會更多考慮到“門外”拓展國際發展空間。

與以往的對外開放不同, 現階段我國正在由經濟全球化的配角演變為主角, 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不斷提升。 近些年來, 我國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贏得了許多國家的積極回應。 中國在G20、APEC、金磚國家等重要國際合作機制中發揮的影響越來越大, 人民幣也加入了特別提款權的“一籃子貨幣”。 同時, 我國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 探索國際產能合作, 努力實現合作共贏。 我國一步一個腳印地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 使互利共贏的“蛋糕”做得更大。

另一方面, 新的開放發展理念也更要求在“門內”練好內功。 以往, 我國在擴大開放上“心有餘”, 但在練好內功上卻“力不足”, 這種狀況現在也逐步好轉。

迄今, 國家已經設立了11個自貿試驗區, 在12個地方開展的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試點也已完成中期評估, 在推進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實行“放管服”改革等方面不僅先行先試, 而且還有序推廣成功經驗。 結合打造製造業強國的現實需求, 我國也從品質、技術、品牌、服務等環節入手, 積極培育國際貿易競爭新優勢。 在利用外資方面, 我國也從以往側重比拼政策優惠轉向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從而打造利用外資的“制度高地”。

作為五大發展理念之一, 今後開放發展的範圍會越來越大, 內容會越來越多, 水準會越來越高, 開放的內涵也因此而與時俱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