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是一年開學季,不要忘記打包好自己的精神與夢想!

明天就是9月1日了, 是各學校的開學的日子!相信走出社會的你, 對第一次去大學報到還記憶猶新吧!新生入學報到畫面, 不僅成為大學校園裡一道別致風景, 也勾起不少“過來人”的歲月記憶。 下麵這幾天照片, 是今年新生開學剛拍的:

我問自己, 未來在哪裡?時光易老, 目標難覓, 我們還能存有多少孩子氣?

站在擁擠的人群, 看著家長期許的目光, 對孩子的寵溺。

我回憶著我的學業之旅, 卻不知為何此刻卻沒有如初那份滿懷的期許。

忙碌的背影下深藏的是一顆父母心!是不是又將你帶來了校園時光?是不是有所感觸?

相信這個時候, 大學新生都應該打包好自己的行李了吧!說到行李, 隨著時代的變遷, 每一個時代都有那一個時代的“三大件”:

60年代入學裝備:鋼筆、換洗衣服、大個的飯碗

那個時代的大學生鳳毛麟角, 國家包辦了很多裝備, 入學時學生們基本上都是輕裝上陣, 學習需要的一支鋼筆, 生活需要的換洗衣物幾乎就是全部的行李。

70年代入學裝備:臉盆、被褥、搪瓷缸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 高考剛剛恢復。 大學生每月生活費為10-16元, 是學校根據“家庭情況”分級發放的。 雖然物質匱乏, 但幸福度很高, 大學沒有學費, 且包分配。

80年代入學裝備:鋼筆、收音機、手錶

到了八十年代, 隨著生活水準的漸漸改善, 收音機也流行了起來, 愛時髦的同學手腕上基本上都會戴一塊表。 但由於當時通訊設備仍不發達, 與家人朋友的聯繫只能靠書信往來, 所以鋼筆幾乎是每個大學生入學的必備。

90年代入學裝備:小風扇、電暖壺、磁帶答錄機

見證了數碼的更新換代。大學生們帶的常規物品是小風扇、電暖壺、磁帶答錄機,奢侈品是大哥大、BP機。從免費到收費,從包分配到自己找工作,上學就有“鐵飯碗”成為歷史。

21世紀入學裝備:手機、筆記型電腦、單反相機等

進入新世紀後,社會的經濟水準迅速增長,電子產品逐漸普及。從早幾年的黑白屏手機、MP3、電子詞典、臺式電腦等到智慧手機、手提電腦、數碼相機,再到這兩年的iphone、ipad、單反相機等,學生們在“三大件”上的花費越來越多。

現如今,有人背著一袋蘋果上學,也有人集齊“蘋果”3件套;有人置辦行囊只花幾百塊,也有人“一擲萬金”,隨便一個手提包、幾瓶化妝品可能就要數千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不想讓孩子過苦日子,為孩子添備高檔生活學習物品,無可厚非。但也不可否認,個別新生行囊裡也潛伏著一些虛榮和跟風心理。

在某種意義上,行囊可以說是家底和“身份”的外衣。走入校園意味著走出家庭,但畢竟沒有完全脫離家庭的援助和父母的扶持。理性看待家庭背景的落差,對學生而言,是一堂心靈必修課,也都是一次成人禮。一位新生說得實在:“去大學重點是學習,哪有時間攀比。”放下攀比,放下自卑,擁抱學業,比拼夢想,校園裡的青春時光定會五彩繽紛。

行囊裡的物件在與時俱進,行囊裡的感情卻從未更移。從過去乘坐一二十個小時的綠皮車,到現在乘飛機坐高鐵開自家小汽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惜別中有父母的眷戀和期望,也有子女的不舍和成長。辣椒醬、醃黃瓜、鹹鴨蛋,帶著媽媽的“味道”去上學,將親情包裹在行囊裡;親人殷切的囑託、鄉鄰熱切的盼望、恩師真切的祝福,把感恩銘刻在心間,帶著鄉愁走進大學,莘莘學子自會用奮鬥書寫青春時光,把光和熱傳遞給更多人。

沒有征途就沒有行囊。打包行囊,不要忘記打包好精神與夢想的行囊。新的人生,就是從你走進大學校園開始!希望,接受一生教育,才不至於言之無味,行之有紕,願意自強自立,將學業進行到底。

看到此情此景,你又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樣的認識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關於開學季的想法!

見證了數碼的更新換代。大學生們帶的常規物品是小風扇、電暖壺、磁帶答錄機,奢侈品是大哥大、BP機。從免費到收費,從包分配到自己找工作,上學就有“鐵飯碗”成為歷史。

21世紀入學裝備:手機、筆記型電腦、單反相機等

進入新世紀後,社會的經濟水準迅速增長,電子產品逐漸普及。從早幾年的黑白屏手機、MP3、電子詞典、臺式電腦等到智慧手機、手提電腦、數碼相機,再到這兩年的iphone、ipad、單反相機等,學生們在“三大件”上的花費越來越多。

現如今,有人背著一袋蘋果上學,也有人集齊“蘋果”3件套;有人置辦行囊只花幾百塊,也有人“一擲萬金”,隨便一個手提包、幾瓶化妝品可能就要數千元。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不想讓孩子過苦日子,為孩子添備高檔生活學習物品,無可厚非。但也不可否認,個別新生行囊裡也潛伏著一些虛榮和跟風心理。

在某種意義上,行囊可以說是家底和“身份”的外衣。走入校園意味著走出家庭,但畢竟沒有完全脫離家庭的援助和父母的扶持。理性看待家庭背景的落差,對學生而言,是一堂心靈必修課,也都是一次成人禮。一位新生說得實在:“去大學重點是學習,哪有時間攀比。”放下攀比,放下自卑,擁抱學業,比拼夢想,校園裡的青春時光定會五彩繽紛。

行囊裡的物件在與時俱進,行囊裡的感情卻從未更移。從過去乘坐一二十個小時的綠皮車,到現在乘飛機坐高鐵開自家小汽車,“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惜別中有父母的眷戀和期望,也有子女的不舍和成長。辣椒醬、醃黃瓜、鹹鴨蛋,帶著媽媽的“味道”去上學,將親情包裹在行囊裡;親人殷切的囑託、鄉鄰熱切的盼望、恩師真切的祝福,把感恩銘刻在心間,帶著鄉愁走進大學,莘莘學子自會用奮鬥書寫青春時光,把光和熱傳遞給更多人。

沒有征途就沒有行囊。打包行囊,不要忘記打包好精神與夢想的行囊。新的人生,就是從你走進大學校園開始!希望,接受一生教育,才不至於言之無味,行之有紕,願意自強自立,將學業進行到底。

看到此情此景,你又會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樣的認識呢?歡迎在評論區一起交流關於開學季的想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